段復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段復興(?—1643年),仲方山東陽穀縣人。明末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段復興於天啓七年(1627年)中式山東鄉試第八十名舉人,崇禎七年(1634年)登甲戌科進士 [1],工部觀政後,八年授戶部山東司主事,十年升浙江司郎中,不久養病歸鄉。後歷官陝西布政使司右參議,分守慶陽府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月,李自成占據西安,傳檄諭降。段復興撕裂檄文,集眾防守。月餘之後,李自成軍靠近府城,重重圍困,段復興發炮抗敵,堅守良久,漸漸難以支撐。段復興拜辭其母,將妻妾子女聚集於樓上,堆積好木柴,又登城督戰。城陷,段復興回家點燃樓閣,其母也赴火而死。段復興手持鐵鞭,前往北門,擊殺數名敵人之後自刎。士民將其安葬於西河坪,立祠祭祀。慶陽推官靳聖居安化知縣袁繼登也同時死難。《明史》有傳。[2][3]

注釋[編輯]

  1. ^ 《崇禎七年甲戌科進士履歷便覽》:段復興,曾祖以中,主簿;祖逢吉,訓導;父魯望,儒官。字仲方,號□繩,詩三房,丙午年正月二十日生,兗州府東平州陽穀縣人,丁卯鄉試,會一百八十四名,二甲四十三名,工部觀政,乙亥授戶部山東司主事,丁丑升浙江郎中,養病。
  2. ^ 《陝西通志》:崇禎十六年十一月,李自成攻慶陽四日,陷;兵備副使段復興、知府董琬、太常寺少卿麻僖死之。賊屠慶陽,執韓王。
  3. ^ 明史·卷二百九十四》:段復興,字仲方,陽穀人。崇禎七年進士。歷右參議,分守慶陽。十六年十月,李自成據西安,傳檄諭降。復興裂其檄,集眾守。逾月,賊薄城,圍數匝,發炮石殺賊滿濠。久之,勢不支。拜辭其母,聚妻妾子女於樓,置薪其上,復乘城督戰。城陷,趨歸火其樓,母亦赴火死。乃持鐵鞭走北門,擊殺數賊,遂自刎。士民葬之西河坪,立祠祀之。同時死難者,慶陽推官靳聖居、安化知縣袁繼登。

參考文獻[編輯]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二百九十四》,出自《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