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比薩」號裝甲巡洋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32年2月的「比薩」號,可明顯看到20世紀20年代加裝的前桅
歷史
義大利王國
艦名 Pisa
艦名出處 比薩
建造者 里窩那奧蘭多船廠英語Cantiere navale fratelli Orlando
動工日 1905年2月20日
下水日 1907年9月15日
完工日 1909年9月1日
退役日 1937年4月28日
重新歸類 岸防戰艦,1921年7月1日
結局 拆解
技術數據
艦級 比薩級
艦型 裝甲巡洋艦
排水量 9,832公噸(9,677長噸)
全長
  • 130公尺(426英尺6英寸)(pp
  • 140.5公尺(460英尺11英寸)(o/a
全寬 21公尺(68英尺11英寸)
吃水 7.1公尺(23英尺4英寸)
動力輸出
動力來源
速度 23(43公里每小時;26英里每小時)
耐力 12節(22公里每小時;14英里每小時)航速下可達2,500海里(4,600公里;2,900英里)
武器裝備
裝甲
  • 側舷:200公釐(8英寸)
  • 甲板:51公釐(2.0英寸)
  • 指揮塔:180公釐(7英寸)
  • 254公釐口徑砲塔:160公釐(6.3英寸)
  • 190公釐口徑砲塔:140公釐(5.5英寸)

「比薩」號裝甲巡洋艦義大利語Pisa[a]是一艘20世紀初為義大利皇家海軍建造的裝甲巡洋艦,也是在其旗下服役同級艦中的首艦。1911年至1912年間,本艦參加了意土戰爭。在戰爭期間,該艦支援占領圖卜儒格利比亞多德卡尼斯的幾個島嶼,並轟炸了守衛達達尼爾海峽入口的防禦工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比薩」號的活動受到奧匈帝國潛艦的威脅。儘管如此,該艦還是參加了1918年底對阿爾巴尼亞杜拉佐的轟炸。戰後,本艦被改成為一艘訓練艦,並最終於1937年被除籍,之後被報廢拆解

設計和描述[編輯]

「比薩」號的垂間長度為130公尺(426英尺6英寸),總長度為140.5公尺(460英尺11英寸),舷寬21公尺(68英尺11英寸),吃水深7.1公尺(23英尺4英寸)。在正常負荷時,該艦排水量為9,832公噸(9,677長噸),滿載時排水量為10,600公噸(10,400長噸)[2]。常規下,比薩級巡洋艦配備有32名軍官和652至655名士兵[3]

該艦由兩台立式三脹蒸汽機提供動力,每台蒸汽機驅動一根螺旋槳軸,由22台貝爾維爾鍋爐供應蒸汽。設計上的最大輸出功率為20,000匹指示馬力(15,000千瓦特),速度22.5(41.7公里每小時;25.9英里每小時)。然而在海試期間,「比薩」號輕而易舉地超過了設計時速,以20,808匹指示馬力(15,517千瓦特)的功率達到了23.47節(43.47公里每小時;27.01英里每小時)[4]。本艦可以在時速12節(22公里每小時;14英里每小時)下達到約2,500海里(4,600公里;2,900英里)的巡航航程[2]

這是停泊在的黎波里的「比薩」號船尾上層建築和砲塔的照片。最左邊的砲塔是該艦的後方主砲塔,而右邊的砲塔則是其副砲塔之一。

比薩級戰艦的主要武器裝備包括4門254/45 V型1906年式加農砲,分別安裝在上層建築前後的雙聯砲塔[b]。本艦還裝備了8門190/45 V型1906年式艦砲作為副砲,本別安裝在兩舷各兩座雙聯砲塔中[5]。為了防禦魚雷艇,艦上裝載了16門76/50 V型1908年式速射加農砲來以930公尺每秒(3,100英尺每秒)砲口初速發射6.5公斤(14英磅)砲彈[6]。此外,本艦還裝備了8門47/40 V型1908年式速射加農砲,以及3具450公釐(17.7英寸)水下魚雷發射管[2]。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比薩」號的76和47公釐砲被20門76/40砲所取代,其中6門是防空砲[2]

「比薩」號是由艦舯部厚度為200公釐(7.9英寸)的裝甲帶保護,艦首和艦尾減少到90公釐(3.5英寸)[4]。裝甲甲板厚度為51公釐(2.0英寸)。指揮塔裝甲厚180公釐(7.1英寸)。254公釐砲塔由160公釐(6.3英寸)厚的裝甲保護,而190公釐砲塔的裝甲厚140公釐(5.5英寸)[3]

建造和服役[編輯]

1912年10月,利比亞城市德爾納附近的「比薩」號

「比薩」號得名自義大利同名城市[7]。1905年2月20日,該艦在位於里窩那的奧蘭多造船廠開工[3]。1907年9月15日,本艦下水,並最終於1909年9月1日竣工[2][7]。因工期過長,建成的同時期世界上其他國家已經建成了更強大的戰鬥巡洋艦,本艦自問世起就已經落後於時代。

在1911年9月29日意土戰爭爆發時,「比薩」號是海軍少將埃內斯托·普雷斯比特羅義大利語Ernesto Presbitero旗艦,他是地中海艦隊第一分艦隊第二總隊的指揮官。「比薩」號和其姊妹艦「阿馬爾菲」號[a]是被選中成為首批參與封鎖的黎波里的艦隻之一。10月2日,練習艦隊的加入接替了第一分艦隊的封鎖任務,這使得兩艦加入義大利海軍主力艦隊。[8]

經過對鄂圖曼帝國主力艦隊的徒勞搜尋和對圖卜魯克的和平占領後,最新建成的「聖馬可」號裝甲巡洋艦[c]與三艘驅逐艦及兩艘魚雷艇加入了「比薩」號、「阿馬爾菲」號和戰艦「那波利」號英語Italian battleship Napoli[d]組成的艦隊[11]。這支艦隊在1911年10月15日護送幾艘義大利運輸艦抵達德爾納。在意土雙方關於投降的談判破裂後,「比薩」號砲轟了土軍軍營和一座堡壘。然而德爾納並沒有還擊,於是義大利方面派出了一艘提出休戰的艦隻。然而這艘船當受到了一連串的步槍掃射的迎接後,「比薩」號與其他裝甲巡洋艦以190公釐口徑艦砲向該鎮開火,依據當時的記錄,在30分鐘內「完全摧毀」了該鎮[12]。之後,意軍另一支登陸部隊由於洶湧的海浪和來自海岸的砲火而無法到達海岸。「比薩」號等艦隻隨後砲轟了海灘兩個小時。由於天氣原因,直到18日才成功派遣1500人上岸占領了德爾納[12]

「比薩」號此後一直留在北非海域,直到當年12月中旬隨第一分艦隊的大部分艦隻返回義大利。「比薩」號隨後從西西里島奧古斯塔護送了幾艘運兵船試圖在聖誕節前不久占領祖瓦拉港口,但因惡劣的天氣而失敗[13]。1912年4月中旬,義大利艦隊在「比薩」號和「阿馬爾菲」號的帶領下突襲愛琴海東部,試圖引誘鄂圖曼艦隊出擊。行動失敗後,義大利艦隊砲轟防禦達達尼爾海峽的防禦工事,然而直到主力艦隊19日返回義大利前都收效甚微。「比薩」號、「阿馬爾菲」號和其他各種各樣的小型艦隻則留下繼續摧毀電報和無線電台,並切斷水下電纜。兩艘巡洋艦的水手於4月28日登陸占領了阿斯蒂帕萊阿島,以便義大利軍隊將其用作補給基地[14][15]。一周後的5月4日,該艦又參與了支援對羅德島的占領活動。9月,「比薩」號返回義大利,並在戰爭結束後留在君士坦丁堡和愛琴海度過了1913年上半年,直到同年6月24日才返回塔蘭托。[16]

1925年5月15日,「比薩」號在平靜的水面上低速航行中

1915年5月23日義大利向同盟國宣戰時,本艦正駐紮在布林迪西基地。當晚,奧匈帝國海軍砲擊了義大利海岸,企圖擾亂義大利的動員。在眾多目標中,安科納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本地天然氣、電力和電話服務中斷,煤炭和石油庫存被燒毀。之後,奧匈帝國艦隻都安全返回港口並向義大利海軍施加壓力,以阻止反擊。6月中旬,奧地利軍隊繼續轟炸義大利海岸,作為回應,保羅·塔翁·迪雷韋爾上將派出「比薩」號和其他裝甲巡洋艦到威尼斯進行支援[17]。然而在這幾艘軍艦抵達威尼斯後不久,「阿馬爾菲」號就在7月7日被一艘潛艦擊沉。「阿馬爾菲」號的損失嚴重限制了其他在威尼斯的義大利海軍艦隻的活動[18][19]。1916年4月,「比薩」號移駐阿爾巴尼亞夫羅勒[16],並參加了1918年10月2日對杜拉佐的轟炸,期間炸沉了一艘商船,並炸毀了另外兩艘[20]

1921年7月1日,比薩號從一艘二級戰艦降級為岸防戰艦,並最終成為一艘訓練艦[2]。1925年,本艦被改裝以整備Macchi M7型飛行艇[2]。1925年到1930年間,該艦被用來訓練海軍學員上尉。「比薩」號最終在1937年4月28日被除籍,隨後報廢拆解[2]

腳註[編輯]

注釋[編輯]

  1. ^ 1.0 1.1 譯名參考自《義大利巡洋艦史》[1]
  2. ^ /45意指砲管長度,在本例中,砲管是45倍徑,這意味著砲的長度是它的直徑的45倍。
  3. ^ 譯名參考自《義大利巡洋艦史》[9]
  4. ^ 譯名參考自《戰艦與航空母艦》。[10]

引文[編輯]

  1. ^ 日本海人社出版 2014,第52頁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Gardiner & Gray,第261頁
  3. ^ 3.0 3.1 3.2 Fraccaroli,第32頁
  4. ^ 4.0 4.1 Silverstone,第290頁
  5. ^ Friedman,第236–238頁
  6. ^ Friedman,第242頁
  7. ^ 7.0 7.1 Silverstone,第302頁
  8. ^ Beehler,第9, 19頁
  9. ^ 日本海人社出版 2014,第56頁
  10. ^ 史蒂夫,第237頁
  11. ^ Stephenson,第115–116頁
  12. ^ 12.0 12.1 Beehler,第30頁
  13. ^ Beehler,第47, 50, 53頁
  14. ^ Beehler,第67–68, 71頁
  15. ^ Stephenson,第262–265頁
  16. ^ 16.0 16.1 Marchese,第72頁
  17. ^ Sondhaus,第274–276, 279頁
  18. ^ Halpern,第148, 151頁
  19. ^ Sondhaus,第289頁
  20. ^ Halpern,第176頁

參考書目[編輯]

期刊來源[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