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奔龍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洪奔龍屬
化石時期:阿爾比階113–112 Ma
骨骼示意圖,展示了洪奔龍的已知殘骸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鳥臀目 Ornithischia
亞目: 鳥腳亞目 Ornithopoda
演化支 薄板類 Elasmaria
屬: 洪奔龍屬 Diluvicursor
Herne et al., 2018
模式種
皮氏洪奔龍
Diluvicursor pickeringi

Herne et al., 2018

洪奔龍屬屬名Diluvicursor,意為「洪水奔跑者」)是澳洲早白堊世(下阿爾比階)一屬小型鳥臀目恐龍。其屬下僅有一個種,模式種皮氏洪奔龍D. pickeringi)。兩件己知標本,即一塊椎骨和一具亞成體顱後骨骼英語postcranium皆在2005年發現於意莫瑞拉組英語Eumeralla Formation,並於2018年上半年進行命名。[1]

發現與命名[編輯]

地圖展示了意莫瑞拉組的位置(C中的EF)與地層中化石發現地的位置(B)

2005年,在澳大利亞東南部維多利亞州奧特韋角海灘,人們在海岸上發現一具被海浪侵蝕的殘骸。此地位於意莫瑞拉組英語Eumeralla Formation,而該地層又位於著名的恐龍灣英語Dinosaur Cove附近,可追溯到阿爾比階早期,在這一地區,人們先前已發現了其他幾種鳥臀目化石以及其他物種的殘骸。當時的新地點被命名為「埃里克西部紅砂岩」(Eric the Red West Sandstone,簡稱ETRW)。這一發現在科學文獻中由托馬斯·里克(Thomas Rich)等人在2009年一項關於ETRW化石的研究報告中提到,文獻上亦提到了哺乳動物的一新屬、新種,稱為畢氏獸英語Bishops (mammal)。作者嘗試性地將其歸類於鳥腳類。此地還發現了一種棘龍科的脊椎,NMV英語National Museum of Victoria P221081。在2013年,對維多利亞州鳥腳類進行的一次審查中對其進行了初步鑑別和描述。[1][2][3]

正模標本,保存了部分尾巴和前肢

2018年1月通過ZooBank註冊,Matthew C. Herne、Alan M. Tait、Vera Weisbecker、Michael Hall、Jay P. Nair、Michael Cleeland和Steven W. Salisbury對這些樣本進行了在線敘述和命名,研究中,敘述者還調查了現場的沉積學地質學古生態學地層學。該分類單元的屬名來源於拉丁語diluvi~,意為「洪水」,此名稱是依據模式標本沉積於高能量河流中,而此物種可能生活在史前漫灘的事實而選擇的;而拉丁語單詞cursor則意為「奔跑者」,指其是一種小型兩足動物。種名pickeringi紀念澳大利亞古生物學家、維多利亞博物館收藏經理大衛·A·皮克林,他對澳大利亞的古生物學研究做出了卓著貢獻,曾參與該物種的研究與準備工作,但在完成之前便於2016年12月的一場交通事故中喪生。[1][4]

NMV P229456

正模標本NMV P221080由一條幾乎完全連接在一起的尾巴組成,只缺少第一、第二和第十二節尾椎以及部分右下肢:脛骨和腓骨的下端、完整的踝骨、跖骨、第一趾和第二、第三和第四趾的第一趾骨。這件標本保存於一塊石板中,分成五塊。它可能沉積在了一條深而高能量的河流中,屍體被認為是被一個直立樹樁上的植物殘骸所掛住,因此形成了化石。它代表一個未成年個體。標本NMV P229456足一具較大個體的部分尾椎,在同一沉積層附近發現,也歸類於該分類單元。[1]

該屬可能與阿特拉斯科普柯龍相同,在同一類岩層構造中發現,但一個偏離的尾椎(編號NMV P228342)表明該地點至少有兩隻鳥臀目。[1]

當地的砂岩可能是由一條相當大的河流沉積的,這條蜿蜒的河寬1公里,深25米。動植物屍體會被水流帶走,且很快沉積在一層厚厚的泥里。這具骨架一開始可能相當完整,只是在侵蝕作用下才縮小到現在的大小。[1]

敘述[編輯]

洪奔龍在其生存環境中的生命復原

正模標本個體被認為是一隻年齡較大的亞成年恐龍,利用棱齒龍的比例填充未知區域,其長度估計為1.2公尺(3.9英尺);因此其大小與現代野火雞相當。然而,有人指出,由於難以測量椎間隙,以捲曲方式保存的尾巴使其確切長度不確定;因此上述尺寸估計不確定。根據一個孤立的尾椎,即NMV P229456,是正模標本尾椎長度的兩倍,估計成年恐龍至少長達2.3公尺(7.5英尺),接近於美洲鴕的尺寸,但對於鳥腳類動物來說仍然很小。[1]在Herne的博士論文中指出,此分類單元明顯比該地區其他假定的親緣動物更健壯。[3]根據正模標本,敘述者確定了其10個獨有衍征,即獨特的衍化特徵。[1]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Herne, M.C.; Tait, A.M; Weisbecker, V.; Hall, M.; Nair, J.P; Cleeland, M.; Salisbury, S.W. A new small-bodied ornithopod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a deep, high-energy Early Cretaceous river of the Australian–Antarctic rift system. PeerJ. 2018, 5: e4113. PMC 5767335可免費查閱. PMID 29340228. doi:10.7717/peerj.4113. 
  2. ^ Rich T.H., Vickers-Rich P., Flannery T.F., Pickering D., Kool L., Tait A.M., Fitzgerald E.M.G. 2009. "A fourth Australian Mesozoic mammal locality". Museum of Northern Arizona, Bulletin 65: 677–681
  3. ^ 3.0 3.1 Herne, M. (2013). "Anatomy, systematics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ornithopod dinosaurs of the Australian-Antarctic rift syste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hD Thesis.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4. ^ Kool, Lesley. Farewell David Pickering. Dinosaur Dreaming. [2018-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0).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