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派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派卡
一把印有派卡(上)和Agate(下)刻度的木尺
單位信息
單位制字體排印單位
物理量名稱長度單位
單位換算
1 派卡相當於
   字體排印單位   12 
   英制/美制 單位   1/6 in
   國際制(SI)單位   4.2333公釐

派卡(英語:pica)是印刷行業中字體排印長度單位。1派卡約為1/6英寸,即168173 英尺;1派卡並可進一步細分為12

歷史

[編輯]

正如傳統長度計量單位需要「尺」「寸」等具有固定進制的一系列單位配套使用一樣,在金屬鉛字時代,字體排印只用過於細小的「」作為唯一單位會有很多不便,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會再選用「12點大小的鉛字」為「點」的上一級單位。而由於歷史原因,歐洲大陸與英美的字體排印分別採用了使用不同的系統,12點大小的鉛字,在歐洲被稱作西塞羅,在英美稱作派卡,歐陸的即為1/12西塞羅,英美的即為 1/12派卡。

在歐洲大陸,約西元1785年左右,弗朗索瓦-安布魯瓦斯·迪多(François-Ambroise Didot)對皮埃爾-西蒙·富尼耶單位制改良,制定了歐陸標準的西塞羅及歐陸的長度。1 西塞羅約為 4.5116 mm,約為 0.1776 英寸。

美國則沿用了英國的派卡活字,但各個廠家的活字大小並不一致。根據1886年美國鑄字協會的定義[1][2],美國印刷業界同意統一使用 MS&J (Mackellar, Smiths and Jordan, Letter Founder) 公司的「詹森派卡」 (Johnson pica) 為共通的標準派卡,進而將其 1/12 定為美式點 (American point, ap) 。標準派卡為 0.16604 英寸,也就是說 6 標準派卡=72 美式點=0.99624 標準英寸(而並非精確等於 1 英寸);其與公制單位折算的定義是 83 picas = 35 cm;依照這個定義,1 標準派卡約為 4.2169 mm。

另外,由於現代電腦里的已經從美式點改為DTP點,因此按照 1 派卡 = 12 點的進制規則,當代電腦排版裡使用的 1 派卡為 12DTP點,精確等於 1/72英尺,相當於 4.23 mm = 0.16 in。PostScript採用了這個定義,所以在一般印表機裡也使用這個定義。鉛字時代的美式點相對電腦時代的 DTP 點之間有 0.0170% 左右的誤差。看似差異很小,但是在排版之後的累積誤差不可忽略,會導致版式錯亂。在Adobe InDesign等專業排版軟體里,提供「DTP 點/美式點」切換功能。

使用

[編輯]

在美國字體排印業界,通常用大寫字母P表示派卡,有時會在後面加上斜線,而「點」使用小寫字母p表示。同時使用派卡和點時,在P/之後加上點數,多數場合還會再加上p表示「點」,例如:5p表示5點,6P/2p表示6派卡2點(74點)。

在編輯排版工作中,為了方便計算一行內能排多少字符,往往使用「字符每派卡」(cpp,characters per pica)描述字體的大小。由於西文字體多為比例寬度,cpp 多帶有零碎的小數、分數數值,比如某個版本 11 點大小的 Helvetica 會被記做 2.4 cpp,意即「1派卡里可排 2.4 個字符」。有了這個數值,排印人員就可以方便地計算,在通常一本八開(6×8 英寸)的書籍里排5英寸長的字行(5英寸=30派卡)可以容納 2.4 × 30 = 72 個字符。

在現代網頁設計中,層疊樣式表(CSS) 中使用 pc 作為派卡的縮寫,精確等於16英寸,而 pt 是「點」的縮寫(精確等於172英尺)[3]

需要注意,美式打字機裡有一款字體名為 pica,其字號為精確的 0.1 inch,不應與本篇所述派卡單位混淆。

  1. ^ Legros, Lucien Alphonse; Grant, John Cameron. Typographical Printing-Surfaces.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n, Green, and Co. 1916: 57–60 [2020-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2. ^ Hyde, Grant Milnor. Newspaper Editing: A Manual for Editors, Copyreaders, and Students of Newspaper Desk Work. New York and London: D. Appleton and Company. 1920: 226–227. 
  3. ^ Syntax and basic data types. W3.org. [2016-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