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濟難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修建於1009年的米米藏濟難塔法語Bornes_de_sauveté_de_Mimizan加盧什砂岩法語Garluche,米米藏(Mimizan)

中世紀的濟難所 (在奧克語中 , 寫做sauvetat 或salvetat)指在中世紀的法國南部,教堂周圍圈畫出的避難區。在此範圍內,禁止追捕逃犯。

介紹[編輯]

這些濟難所在當地被稱為「獲救之地「(Sauveterre),在奧克語中稱為Salvetat,是治外地區,受天主教會保護,世俗法律將不再適用。 」frangitas「 一詞使用於1009-1032年, salvitas (sauvetat)一詞出現於1270 [1]

避難區是由教堂周圍數個標記分隔而成的自由空間,起源於11到12世紀的法國南部,彼時正值鄉鎮城市發展形成[2] 。他們是由教會在庇護權和實行上帝的和平制度的框架下發起的,享有不被侵略的保證。

十一世紀,法國的公社運動(Le mouvement communal)發展壯大起來。在此期間,加斯科涅地區(Gascogne)的濟難所從1027增加至1141間[1]

殖民化和增值土地,是濟難所的首要目的。庇護所由僧院或修道院掌管,是尊重個人豁免權的清白之地。濟難所被認為是上帝治世運動的餘音。

一些濟難所[編輯]

注釋和參考[編輯]

  1. ^ 1.0 1.1 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de Borda法語Société_de_Borda, no 486, p. 217
  2. ^ Dictionnaire encyclopédique Le Petit Larousse Illustr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