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簡王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潞簡王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潞王墳鄉墳上村
分類古墓葬
時代明朝
編號4-74
認定時間1996年

潞簡王墓位於中國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潞王墳鄉墳上村的鳳凰山南麓,為明潞簡王朱翊鏐及其次妃趙氏的墓,是中國目前保存現狀最好,占地面積最大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 [1][2][3]

結構[編輯]

潞簡王墓陵由神道、東陵區朱翊鏐的潞簡王墓、西陵區趙次妃墓(中國現存明代最大的王妃墓)共同組成[2][3]

兩墓東西並列,均座北朝南。面積13公頃。墓區建築分兩組,第一組導神道部分,即石雕俑群到正門。第二組是主體部分,從正門至寶城。其總體制度與明定陵相仿。墓建有牌坊、石雕俑群、三孔券御河橋、門樓、稜恩門、稜恩殿、明樓,寶城組成,外建二城牆。外城牆南北324米,東西寬147米,高6米,青石砌築。次妃趙氏墓與王墓大體相同。[1][2][3]

歷史[編輯]

陵墓建成於萬曆年間,完全仿照萬曆皇帝在北京的定陵[1]明朝滅亡後,清朝順治13年(公元1656年),高僧真息以480兩白銀將其買下,將潞王墓改佛殿,趙氏墓改庵堂[2]

從1953年起,西陵趙次妃墓被作為豫北監獄(直至2005年)[2][3]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紅衛兵無法進入監獄,西陵基本未再遭破壞,而東陵三座石牌坊、石獸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神道石獸群也有不少被紅衛兵砸得傷痕累累[2][3]。石獸群後面還有一對文臣武將石像,其中文臣的頭被紅衛兵砸掉、不知去向[3]。1979年後,在祁英濤的倡議下,潞簡王陵開始修繕[3]

現為中國國家AAAA級景區,被譽為中原定陵。[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中原文物. 新乡明潞简王墓调查简报. [1978年03期].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6). 
  2. ^ 2.0 2.1 2.2 2.3 2.4 2.5 冬夏. 凤凰山上潞王陵 明代传奇藩王墓. 《河南日報》. 2018-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4) (中文).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王站營. 潞王陵的“前世今生”“探访中原石头城——潞王陵”系列之四. 印象河南網. 《大河報》.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4)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