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紐西蘭關係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澳洲-紐西蘭關係
雙方在世界的位置

澳洲

紐西蘭
澳洲紐西蘭的國旗並排飄揚

澳洲-紐西蘭關係,也被稱為跨塔斯曼關係,這兩個國家都有英國的殖民遺產,都是地球另一端的自治領和殖民地居民,都屬於更廣泛的英語圈,因此關係非常密切。[1]紐西蘭派代表參加澳洲的制憲會議,這導致了澳洲六個殖民地的聯合,但紐西蘭選擇不加入。在布爾戰爭和兩次世界大戰中,紐西蘭士兵和澳洲士兵並肩作戰。近年來,更緊密的經濟關係——自由貿易協定及其前身——激發了不斷趨同的經濟一體化。儘管有一些相似之處,澳洲和紐西蘭的文化也有自己的一套不同之處,有時意見上的分歧被一些人認為是兄弟姐妹間競爭的症狀。[2]這往往集中在體育[3]和商業經濟緊張局勢上,比如澳洲安捷航空的失敗,以及澳洲此前長期禁止紐西蘭蘋果進口所引發的緊張局勢。[4]

這兩個國家都是君主立憲制大英國協國家——由同一個人擔任主權獨立的國家元首——都是基於西敏制的議會民主。他們唯一的陸地邊界是羅斯屬地的西部和澳洲南極領地的東部。雙方承認2004年《澳洲-紐西蘭海洋條約》確定的兩條明顯的海洋邊界。 澳洲和紐西蘭擁有共同的君主,即查爾斯三世

澳洲(粉紅色)和紐西蘭(綠松石色)的南極領土主張。這些主張分別自1933年和1924年以來一直存在,並被相互承認對方主權。[5]

2017年,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在澳洲進行的一項重大民意調查顯示,紐西蘭被認為是澳洲的「最好的朋友」,而此前這一位置是由美國占據的。[6]

國家對比[編輯]

 澳洲  紐西蘭
國徽
國旗 澳洲 紐西蘭
人口 25,220,000[7] 5,000,000[8]
面積 7,692,024 km2(2,969,907 sq mi) 268,021 km2(103,483 sq mi)
人口密度 3.2/km2(8.3/sq mi) 18.1/km2(47/sq mi)
首都 坎培拉 惠靈頓
最大城市 雪梨 奧克蘭
政府 聯邦制君主立憲議會制 單一制君主立憲議會制
君主 查爾斯三世
總督 大衛·赫利 辛迪·基羅
總理 安東尼·艾巴尼斯 傑辛達·阿德恩
官方語言 英語 英語
毛利語
紐西蘭手語
GDP(國際匯率) US$13,760億[9] US$2040億[9]
人均GDP(國際匯率) US$53,825[9] US$40,634[9]
GDP(購買力平價) US$11,370億 US$2100億
人均GDP(購買力平價) US$55,899 US$40,950
GDP增長率 2.50% 2.70%

歷史[編輯]

西蘭大陸的南半部地圖

西蘭洲微大陸,即今天的紐西蘭是最大的未被淹沒的部分,可能在1.3億至8500萬年前從南極洲分離出來,[10]然後在6000萬至8500萬年前,在白堊紀和古近紀早期地質時期發生的東岡瓦納分裂中,從單獨的澳洲大陸分離出來。西蘭洲和澳洲都是大洋洲和澳大拉西亞的一部分。澳洲、紐西蘭的北島和南島的西北部在印度-澳洲板塊上,南島的其餘部分在太平洋板塊上。

澳洲原住民通常被認為擁有豐富的歷史,至少持續了4萬到4萬5千年,而毛利人作為玻里尼西亞人的一支在1300年之前通過民族特色的小艇分好幾波到達了奧特亞羅瓦或紐西蘭。[11]在17和18世紀歐洲人探索澳洲之前,澳洲原住民和紐西蘭原住民玻里尼西亞毛利人並沒有見過面或交流。關於各自的原住民,雖然可以說只有一種毛利語言,並且本民族能夠作為一個君主所代表的統一人口而存在,但澳洲原住民的語言或其相應的人口群體卻從來沒有存在過。[12]

詹姆斯·庫克船長的航行路線。第一航次用紅色表示,第二航次用綠色表示,第三航次用藍色表示

1605-1606年,歐洲人首次登陸澳洲大陸。在1642-1644年的兩次不同的航行中,阿貝爾·塔斯曼被記錄為第一個沿海探索了包括范迪門斯地(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為澳洲的塔斯馬尼亞州)在內的各個地形地區的人。詹姆斯·庫克的首次航行對1769年的紐西蘭環球航行,以及1770年4月至8月的歐洲發現和第一次在澳洲東部沿海航行都具有重要意義。1788年澳洲日,第一支艦隊抵達卡迪/傑克森港,歐洲人在澳洲和紐西蘭定居,當時被稱為新南威爾斯州殖民地。

1840年,紐西蘭從新南威爾斯州的殖民地分離出來,當時其紐西蘭白人人口約2000人,是基督教傳教士、海豹捕獵者和捕鯨者(與之相對的是澳洲大陸更多的是流放者)的後裔。[13]

愛德華·吉本·韋克菲爾德對英國的殖民計劃產生了重大影響

雖然紐西蘭從來都不是一個流放地,但澳洲的一些殖民地也不是。特別是,南澳洲的建立和定居方式與紐西蘭相似,都受到愛德華·吉本·韋克菲爾德思想的影響。[14]

這兩個國家都經歷了關於原住民和移民人口的持續內部衝突,儘管這種衝突採取了非常不同的形式,最明顯的表現分別是紐西蘭戰爭和澳洲邊境戰爭。在1807-1839年間,毛利人在紐西蘭經歷了一場火槍戰爭,在此之前,澳洲原住民沒有類似的戰爭經驗,在他們自己與歐洲定居者社會對抗之前或之後,彼此使用歐洲引進的現代武器。[12]這兩個國家都經歷了19世紀的淘金熱,在19世紀,殖民地之間有廣泛的貿易和旅行。[15]

這幅1900年的漫畫顯示,紐西蘭和斐濟的殖民地拒絕了加入澳洲聯邦的提議,紐西蘭認為澳洲是一個流放地
1899年澳洲聯邦委員會的最後一次會議

從1885年起,紐西蘭作為澳大拉西亞聯邦委員會成員參加了1890年會議和1891年《澳洲聯邦公約》,並充分參與了其他自治殖民地。實際上,它拒絕接受澳洲聯邦的邀請,澳洲聯邦於1901年成立,一直是自治殖民地,直到1907年成為紐西蘭自治領,後來的其他領土實際上成為紐西蘭這個獨立國家。1908年的奧運會、1911年的帝國節和1912年的奧運會,這兩個國家至少在體育競賽中被稱為統一的「澳大拉西亞」。

兩國在20世紀繼續進行政治合作,都尋求與英國建立更密切的關係,特別是在貿易領域。這得益於冷藏船運的發展,這使得紐西蘭的經濟建立在向英國出口肉類和奶製品的基礎上,而這兩種食品澳洲都有大量的供應。

兩國在1944年1月簽署了坎培拉條約,目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功地對軸心國發動戰爭,並在其後果中提供停戰和領土託管的管理。該協定預示著將設立一個常設的澳洲-紐西蘭秘書處,它規定就共同關心的事項進行協商,它規定維持單獨的軍事指揮部,並規定「在提出兩國的意見時保持最大程度的統一」。[16]

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2007年底,跨塔斯曼貿易額以每年9%的速度增長,[17]1983年簽訂的《更緊密經貿關係自由貿易協定》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部分原因是英國在上世紀70年代初加入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從而限制了兩國進入各自最大的出口市場。

軍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NZ, Australia 'should consider merger'.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4 December 2006 [20 March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4).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Standing Committee on Legal and Constitutional Affairs [found] "While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are of course two sovereign nations, it seems to the committee that the strong ti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 the economic, cultural, migration, defence, governmental and people-to-people linkages – suggest that an even closer relationship, including the possibility of union, is both desirable and realistic..." 
  2. ^ Moldofsky, Leora. Friends, Not Family: It's time for a new maturity in the trans-Tasman relationship. Time. 30 April 2001 [29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16 March 2010). 
  3. ^ Swanton, Will. 25 years along, Kiwi bat sees funnier side of it. The Age. 23 January 2006 [27 June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May 2006). 
  4. ^ Australian loses NZ apple appeal.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21-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8). 
  5. ^ Joint Standing Committee on the National Capital and External Territories (Parliament of Australia) "Communications with Australia's External Territories", March 1999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5 October 2009.
  6. ^ 存档副本. [2021-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8). 
  7. ^ Population clock.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websit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15 Dec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1).  The population estimate shown is automatically calculated daily at 00:00 UTC and is based on data obtained from the population clock on the date shown in the citation.
  8. ^ Population clock. Statistics New Zealand. [14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2).  The population estimate shown is automatically calculated daily at 00:00 UTC and is based on data obtained from the population clock on the date shown in the citation.
  9. ^ 9.0 9.1 9.2 9.3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October 2019. IMF.org.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5 October 2019 [3 Septem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8). 
  10. ^ Keith Lewis; Scott D. Nodder; Lionel Carter. Zealandia: the New Zealand continent. Te Ara – the Encyclopedia of New Zealand. 11 January 2007 [22 Februar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5). 
  11. ^ Rat remains help date New Zealand's colonis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23 June 2008. New Scientist.
  12. ^ 12.0 12.1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Convictcreations.com. 1 April 2005 [2021-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13. ^ "New Zealand – The Youngest Count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ew Zealand Tourism
  14. ^ Wakefield's influence on the New Zealand Company: Wakefield and the New Zealand Company. Early Christchurch. Christchurch City Libraries. [21 March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March 2008).  and in relation to Wakefield's connection with South Australia: Edward Gibbon Wakefield. The Foundation of South Australia 1800–1851. State Library of South Australia. [20 March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30 July 2008). 
  15. ^ There were shipping connections between relatively minor ports and New Zealand, for example "the schooner Huia, which carried hardwood from Grafton on the north coast of New South Wales to New Zealand ports and softwoods in the other direction until about 1940." + "Trans-Tasman passenger shipping operated as an extension of the Australian interstate services, most intensively between Sydney and Wellington, but also connecting other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ports. Most of the Australian coastal shipping companies were involved in the trans-Tasman trade at some stage" per Deborah Bird Rose. Chapter 2: Ports and Shipping, 1788–1970. Linking a Nation: Australia's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1788–1970. Australian Heritage Commission. 2003 [2021-02-03]. ISBN 0-642-235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0).  Also illustrating the point are the many wrecks of the Union Steam Ship Company "scattered around New Zealand, Australia and the South Pacific, but nowhere more thickly than in Tasmania and the dangerous bar harbours of Greymouth and Westport" per McLean, Gavin. Union Steam Ship Company – History & Photos. NZ Marine History. New Zealand Ship and Marine Society. [20 March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1 June 2008). 
  16. ^ Australia–New Zealand Agreement of 21 January 1944. Info.dfat.gov.au. 21 January 1944 [2021-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7). 
  17. ^ New Zealand Country Brief – January 2008.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January 2008 [21 April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相關條目[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