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瑪格麗特·德·安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瑪格麗特·德·安茹
《什魯斯伯里書》中展現安茹的瑪格麗特的插圖,是從一本插圖手稿中提取的,大約1445年。
安茹的瑪格麗特,《塔爾博特·什魯斯伯里書》中的細節
英格蘭王后
第一次1445年4月23日 – 1461年3月4日
加冕1445年5月30日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法蘭西王后
第二次1445年4月23日 – 1453年10月19日
出生(1430-03-23)1430年3月23日
蓬阿穆松巴爾公國神聖羅馬帝國
逝世1482年8月25日(1482歲—08—25)(52歲)
羅亞爾河畔當皮耶爾,安茹公國,法蘭西
安葬
配偶亨利六世 (英格蘭)
1445年結婚—1471年喪偶)
子嗣威爾斯親王威斯敏斯特的愛德華
王朝瓦盧瓦王朝(父家)
蘭開斯特王朝(夫家)
父親勒內,那不勒斯國王
母親伊莎貝拉,洛林女公爵
宗教信仰天主教

安茹的瑪格麗特(法語:Marguerite d'Anjou;1430年3月23日—1482年8月25日)是英格蘭國王亨利六世的妻子,於1445年 - 1461年和1470年 - 1471年為英格蘭王后和1445年 - 1453年間名義上的法蘭西王后。瑪格麗特是那不勒斯國王兼安茹公爵勒內一世洛林女公爵伊莎貝拉的次女,於1430年3月23日出生於隸屬法國瓦盧瓦-安茹家族洛林公國穆松

瑪格麗特是玫瑰戰爭蘭開斯特派的主要人物之一。與她同時代的一些人如薩福克公爵稱讚「她勇敢無畏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16世紀史學家愛德華·霍爾這樣描述她的性格:「這個女人在美貌、風度、才智和政策方面都勝過其他所有人,而且她有勇氣,更像是男人,而非女人。」[1]

由於亨利六世經常精神病發作,瑪格麗特時常代替他統治王國。1455年5月,她召集排除以約克公爵理查為首的約克派的大國會,這成為歷時30年的內戰的導火索,十分之九的舊貴族和數千人喪命,其中也包括她的兒子,在1471年的蒂克斯伯里戰役中陣亡的威爾斯親王威斯敏斯特的愛德華

蘭開斯特軍於1471年5月在蒂克斯伯里戰敗後,瑪格麗特被獲勝的約克軍所俘,1475年被表兄法國國王路易十一贖回,作為其窮親戚在法國度過餘生,享年52歲。

家庭

[編輯]

童年

[編輯]

1430年3月23日,[2]瑪格麗特生於法王室支系瓦盧瓦-安茹家族管下的法國東部神聖羅馬帝國封地洛林公國的穆松。瑪格麗特是那不勒斯國王和安茹公爵勒內一世與洛林女公爵伊莎貝拉的次女。她有五個兄弟和四個姐妹,及其父與情婦所生的三個兄弟姐妹。她被稱作「好國王勒內」的父親是安茹公爵和名義上的那不勒斯西西里耶路撒冷國王,被描述為「有很多王冠但沒有一個王國的人」。瑪格麗特在洛林的圖爾受洗,由其父的老護士蒂奧法尼·拉馬日納照看,早年在普羅旺斯羅納河上的塔拉斯孔城堡和近於西西里王國那不勒斯的卡普亞的老王宮度過。她的母親負責她的教育,並安排她和教育她的兄弟們的學者安托萬·德拉薩萊一起上課。童年的瑪格麗特被稱作「小傢伙」。[3]她對法國的愛情故事和打獵很感興趣。[4]

她的家族包括了幾位顯赫的女性,她們在政治、戰爭和行政管理中作為攝政者和女領主行使權力。她的母親,洛林的伊莎貝爾,在丈夫1431-1432和1434-1436年間被勃艮第公爵好人腓力囚禁期間代表他作戰,並以自己的權利統治著洛林公國;她的祖母,阿拉貢的尤蘭達,在瑪格麗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作為她的兒子的攝政統治安茹公國,驅逐英格蘭的軍隊並支持被剝奪繼承權的法國太子。[5][6]有人認為,她家庭的例子為她後來作為兒子的攝政所採取的行動提供了先例。[5][7]西歐對女性行使權力的態度與英格蘭不同,當時的英格蘭更反對女性行使權力。[8]

婚姻、割讓曼恩和隨後的統治

[編輯]

瑪格麗特於1444年5月4日在圖爾會見了英格蘭使節,討論了她和亨利六世的婚事。[7]5月24日,她通過代理人正式與亨利訂婚。在百年戰爭的最後,可能將這場婚姻作為英法談和的一部分的她的姑父法蘭西國王夏爾七世也在場。[7][9]這場婚姻主要是由薩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爾協商達成的,協議包括一筆非常小的嫁妝,由2萬法郎和瑪格麗特通過母親的未得認可的對被阿拉貢王國占領數世紀的馬約卡和米諾卡的領土的宣稱權組成。[10]該婚約也包含了與法國停戰23個月的承諾。[6][10]人們對這樁婚姻是否明智眾說紛紜,[11]但普遍的理解是,這代表了一種真正的和平努力。[6]

馬提亞爾·奧弗涅所作的微縮畫《夏爾七世之夜》中描繪的亨利六世和安茹的瑪格麗特的婚姻
2014年的蒂奇菲爾德教堂

政府貸款以支付運送瑪格麗特前往英格蘭的大筆費用。貸款請求強調了這段婚姻以及瑪格麗特本人在尋求與法國和平方面的作用。這是貫穿她婚禮籌備過程的主題。她於1445年4月9日抵達英格蘭,並在眾多貴族和朝臣的陪同下前往倫敦。[6]她於5月28日抵達倫敦,在那裡她見到了倫敦市長和市議員。預計她到達時和遊行的人數如此之多,5月8日倫敦被下令對屋頂和陽台進行檢查,因為預期觀眾們會利用它們作為觀看她前行的有利位置。[12]

她穿過城市的儀式持續了兩天,按照慣例,最中間的一夜是在倫敦塔度過的。這一過程伴隨著八場戲劇盛會。其中有五場是關於與法國的和平,把瑪格麗特塑造成和平的象徵或代理人。另三場談到了她作為一個救贖者和代禱者的精神角色。[6]不詳這些盛會代表的是王室的宣傳努力[11]還是反映了民眾的情緒。[6]

1445年4月23日,瑪格麗特在漢普郡蒂奇菲爾德教堂嫁給亨利六世。她15歲,他23歲。5月30日,瑪格麗特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坎特伯雷大主教約翰·斯塔福德英語John Stafford (bishop)加冕為英格蘭王后。[3]那些預計英格蘭對法國領土的宣稱權會被歸還的人相信,她已經明白自己有義務熱心保護王室的利益。[6] The wedding and her transport were very expensive, estimated by some historians at more than £5000.[13]婚禮和她的交通費用非常昂貴,據一些歷史學家估計超過5000英鎊。[14]

加冕後不久,安茹的勒內進入了與英格蘭王室的談判,試圖確立終身聯盟和20年的休戰換取英格蘭控制的曼恩領地被割讓給安茹,以及亨利同意放棄對安茹的宣稱權。[6]最終協議沒有與安茹結盟,但割讓了曼恩。[10]瑪格麗特和亨利一起就協議與夏爾七世進行了密切通信,試圖充當調解人。

曼恩的失去被認為是一種背叛,英格蘭公眾對此極不滿,[6]他們已經因為瑪格麗特的法國血統而傾向於不信任她。[8]威廉·德拉波爾因在談判中的角色而被譴責,瑪格麗特的婚姻的聲譽也因此受損,儘管她本人並沒有公開為曼恩丟失受到譴責。[6]

在他們結婚的最初幾年,在亨利生病之前,瑪格麗特和亨利在一起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自願的。他們對教育和文化有共同的興趣。1448年3月30日,她被授予成立許可證,建立劍橋大學王后學院[10]在1453年之前,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她意圖介入公共政治。[4]她現存的大部分信件都是在這一時期寫的,而且大多數都是關於她按要求實施的調解和干預行為,如安排婚姻、歸還被非法占有的財產,以及收集救濟金。這些都被認為是貴族女人或王后的重要角色。一些成功了,而另一些則被認為是專橫的或考慮不周的;有一次,她推薦一個名叫亞歷山大·曼寧的人擔任紐蓋特監獄的獄卒;不久之後,他為了抗議自己被謠傳因疏忽而被解職而將囚犯們放走,然後自己被判入獄。[6]

產子

[編輯]

相比於戰事,亨利對宗教和學習更感興趣,他不是一個成功的國王。[15]亨利早年的作為完全由保護人和權貴這些實際上的攝政們作主,他在婚前精神已經不穩定,當1453年10月13日他們的獨子威爾斯親王威斯敏斯特的愛德華出生時,亨利已經精神完全崩潰。

瑪格麗特為人雖然有攻擊性且偏護、封建、易怒,[5]但在撫養兒子時表現得很有修養,也和丈夫分享學習的樂趣,於1448年資助創立了劍橋大學王后學院。[16]

內戰前奏

[編輯]

瑪格麗特和約克公爵的敵對

[編輯]

瑪格麗特起初離開倫敦,在格林尼治普拉森舍宮退居並照顧年幼的兒子,並未表現出政治意願,直到她沮喪地得知野心勃勃的第三代約克公爵理查在亨利六世精神失常的1453 - 1454年間被任為護國公。[17]約克要求王位,當他的攝政任期將滿時,很多貴族都支持他對王位的要求。約克有野心且能幹,亨利(被腐敗的顧問包圍)輕信且柔順,情況越來越不穩定;瑪格麗特本人的名聲並不好,卻堅決而大膽地決定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捍衛丈夫的王冠。有學者認為蘭開斯特王朝最終垮台與其說是約克派的野心所致,不如說是由於瑪格麗特對約克欠思考的敵意,及對名聲不好的盟友過於放縱。[18]總之,在當時的政界,瑪格麗特王后是一股有力的力量,當她想採取行動時,亨利如同被她置於鼓掌之間。[19]

給瑪格麗特作傳的海倫·毛勒卻不同意早期史學家的觀點,認為他們誇大了約克攝政期間和王后的矛盾。她認為他們的矛盾是在2年後1455年第一次聖奧爾本斯戰役後開始的,從此瑪格麗特將約克視為挑戰王權者。根據海倫的研究,15世紀50年代早期瑪格麗特曾給約克和埃德蒙·博福特(索默塞特)送了很多禮物,證明她當時對他倆都有好感。海倫還認為瑪格麗特支持約克攝政、亨利六世康復後約克派被排除出大國會之事並非像人們長期認為的那樣是瑪格麗特的責任(見)。[20]

後來的學者和史學家保羅·穆雷·肯德爾則堅持,瑪格麗特的盟友埃德蒙·博福特(索默塞特)和薩福克伯爵威廉·德拉波爾很輕鬆地就說服她,當時已成為得到亨利六世信任的顧問之一的約克使她名聲不佳,且大權在握不可信任。瑪格麗特不僅說服亨利把約克從法蘭西總督的位置上召回來放逐到愛爾蘭,還試圖在他往返於愛爾蘭和英格蘭之間時暗殺他(1449年和1450年各一次)。[21]埃德蒙·博福特(索默塞特)和薩福克要對1448年曼恩的秘密投降負責,1449年諾曼第的剩餘部分也丟失了,這使瑪格麗特和亨利的朝廷陷入騷亂,貴族起事,要求彈劾和處決這兩個瑪格麗特最強有力的盟友。約克就此得到下議院的認可,這使瑪格麗特和約克派的大戰不可避免。1450年,約克從愛爾蘭安然返回,面見亨利,重新成為一名受信任的顧問。不久,亨利同意召開議會,進行改革。議會召開後,提出的要求讓瑪格麗特不能接受:不但埃德蒙·博福特(索默塞特)和薩福克將因為在法國事務上失策和顛覆正義而受到彈劾,已成為公爵的薩福克還被指控對抗國王和約克。這些改革措施還要求約克成為國王的第一委員,下院議長甚至熱切到愚蠢地提出讓約克當王儲。[22]幾個月內,瑪格麗特重新控制了亨利六世,解散議會,將下院議長投入監獄,約克在威爾斯退隱。[23][24]

1457年,英格蘭再次失控,有權勢且追隨瑪格麗特的法國將領皮埃爾·布雷熱被發現率領四千法軍從翁弗勒爾出發登陸英格蘭海岸,燒毀了桑德維奇,想趁英格蘭國內混亂撈一把。桑德維奇市長約翰·德魯里被殺。從此,桑德維奇建立了一項傳統,市長穿黑袍以紀念這次卑鄙行為。因為布雷熱的緣故,瑪格麗特成為下流的流言和粗野的民歌的攻擊對象。由於民眾的不滿太過激烈,瑪格麗特極不情願地任用約克的內侄子沃里克伯爵理查·內維爾保護海域,任期三年。這時沃里克已經擔任加來將軍。[25]

成為蘭開斯特派領袖

[編輯]

約克派和蘭開斯特派彼此的敵意終於演化為軍事衝突。1455年5月,距離亨利六世從精神病中康復、約克結束攝政才5個月,瑪格麗特和亨利召開大國會,排除約克派。這次國會召集貴族到萊斯特集會,目的是保護國王不受敵人的攻擊。約克擔心議會的目的是摧毀他,於是做好了戰鬥準備,很快向南進軍,迎接向北進軍的蘭開斯特軍隊。[26]在5月22日的第一次聖奧爾本斯戰役中,蘭開斯特軍慘敗。[11]埃德蒙·博福特(索默塞特)、諾森伯蘭伯爵、克利福德男爵被殺,威爾特從戰場逃跑,亨利被得勝的約克公爵俘虜。[27]1458年3月,她和丈夫和交戰派系的領銜貴族們一同參與了倫敦的愛日遊行。[28]

在1459年的布洛希思之役中,雙方的敵意仍在延續,第五代奧德利男爵詹姆斯·圖切特第五代索爾斯伯里伯爵理查·內維爾率領的約克軍擊敗殺死。[29][30]

戰鬥才剛剛開始。

玫瑰戰爭

[編輯]

早期軍事行動

[編輯]
安茹的瑪格麗特肖像獎章,由皮埃特羅·迪·馬蒂諾·達米拉諾創作,1463年

[31]

當瑪格麗特在蘇格蘭為蘭開斯特派尋求支持時,[32]1460年12月30日,她的主帥索默塞特公爵亨利·博福特[33]韋克菲爾德戰役中擊敗約克和索爾斯伯里的聯軍,約克和索爾斯伯里都被殺,懸首約克城門。由於瑪格麗特正在蘇格蘭,處決他們的決定不可能是她做出的。[34]1461年2月17日,瑪格麗特在親自參與的第二次聖奧爾本斯戰役中擊敗沃里克伯爵,救回了丈夫亨利六世。戰後,她下令處決兩位約克派戰俘——忠誠的蘭開斯特派德文伯爵的敵人威廉·邦維爾男爵托馬斯·基列爾爵士。兩人都看守被沃里克俘虜的亨利國王,在戰鬥中不讓他受到傷害。國王答應赦免二人,但瑪格麗特仍然否決了,下令斬首他們。據說她在兒子陪同下審判這兩人。「好兒子,」她問,「這些騎士應該怎樣死?」愛德華王子稱他們應該被砍頭,不顧國王求情。[35]

旅居法國

[編輯]

但在3月29日的陶頓戰役中,蘭開斯特派被約克之子未來的愛德華四世國王所敗,後者廢黜亨利六世,登基稱王。為了讓兒子得到繼承權,瑪格麗特攜子逃往威爾斯蘇格蘭法國,和表兄法國國王路易十一結盟,並在其撮合下與沃里克伯爵結盟,此時因為愛德華四世娶伊莉莎白·伍德維爾,沃里克失寵,希望對愛德華予以報復以挽回政治影響。為了鞏固聯盟,愛德華王子娶了沃里克的女兒安妮·內維爾。瑪格麗特堅持要求沃里克先期回英格蘭證明他的立場。1470年10月3日,沃里克短暫復辟了亨利六世。

最終兵敗蒂克斯伯里

[編輯]

然而,當瑪格麗特攜兒子和兒媳(安妮)返回英格蘭時,形勢已經倒向約克派,沃里克已於1471年4月14日的巴內特戰役中被回國的愛德華四世所殺。5月4日,瑪格麗特被迫率軍參加蒂克斯伯里戰役,戰敗,她17歲的獨子愛德華被殺。愛德華身亡的具體情況不明,不知是戰死還是在戰役結束後被克拉倫斯公爵喬治所殺。雖然她在過去10年曾贏得「侵略性、冷酷」的稱譽,但此時隨著戰敗和兒子的身亡,她已意志消沉。在戰役的尾聲,她被威廉·斯坦利俘虜,被愛德華四世下令囚禁在沃林福德城堡,後轉移到更安全的倫敦塔。亨利六世也在蒂克斯伯里戰役後被囚禁於倫敦塔並在5月21日夜去世,死因不明,被懷疑遇弒,特別是在睡夢中被悶死。1472年,瑪格麗特被前侍女薩福克公爵夫人愛麗絲·喬叟監管,直至1475年被路易十一贖回。[36]

晚年和去世

[編輯]
瑪格麗特出現在1422年出版的《斯金納公司書籍》中的一幅插圖中。1475年,它被列入聖母兄弟會的花名冊。

作為國王的表妹,瑪格麗特在法國度過了最後的七年時光。瑪格麗特通常在信的開頭寫「王后親筆(By the Quene,其中Quene不是筆誤而是瑪格麗特特有的簽名)」。[37]她由弗朗西斯·德維尼奧爾斯招待,1482年8月25日,在安茹他的羅亞爾河畔丹皮爾城堡在赤貧中去世,享年52歲,[38]安葬在昂熱大教堂她父母身邊。在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中,她的遺體遭到毀壞。

瑪格麗特的信件

[編輯]

現存有很多瑪格麗特作為王后時所寫的信件。有一封信是寫給倫敦公司的,內容是關於她在恩菲爾德的莊園的佃戶受到的傷害,該莊園是她嫁妝的一部分;[39]還有一封信是寫給坎特伯雷大教堂的。[40][41]這些瑪格麗特以「王后(Quene)親筆」開頭的信件被收集在塞西爾·蒙羅於1863年在卡姆登協會出版的一本著作中。[42][43]

和伊莉莎白·伍德維爾可能的聯繫

[編輯]

後來成為她敵對國王愛德華四世的王后的伊莉莎白·伍德維爾(約生於1437年)據說當時是她的侍女。但對史學家來說,此事證據不足,當時在瑪格麗特的宮廷有數名叫伊莉莎白·格雷或伊莎貝拉·格雷的婦女。[44]

小說形象

[編輯]

在威廉·莎士比亞著作

[編輯]

瑪格麗特是莎士比亞的歷史劇四部作《亨利六世》上、中、下和《理查三世》的主要角色。她是唯一在四部劇中都活著出場的角色,但為了讓戲劇的長度符合現代觀眾的口味,她的許多台詞通常被刪掉。[45]莎士比亞將瑪格麗特描繪成一個聰明、冷酷的女人,輕易主導丈夫,猛烈地與敵人爭奪權力。在《亨利六世》(中)中,瑪格麗特和薩福克公爵產生曖昧,並隨身攜帶他斷裂的頭顱以哀其死。在《亨利六世》(下)中,約克公爵有句名言稱她「她是法國的狼/但比法國的狼更壞/她的舌頭比蝰蛇的牙齒更毒!」她在羞辱性地嘲諷約克公爵後在戰場上手刃之,而在兒子愛德華在她面前被殺時變得自我毀滅。儘管事實上她在丈夫和兒子死後在英格蘭之外度過餘生,莎士比亞卻安排她在《理查三世》中重返宮廷。瑪格麗特成為卡珊德拉式的女先知;首次出場,她便戲劇性地為絕大多數貴族在蘭開斯特王朝的垮台中所扮演的角色而詛咒他們。她所有的詛咒都隨著那些貴族遭格洛斯特公爵理查背叛和處決而實現了,且每個人在被處決前都憶起她的詛咒。莎士比亞曾著名地描述瑪格麗特:「無論你的性別有多不合適/像亞馬遜娼妓一樣勝利/在被運氣迷惑的人的困境上。」[46]

瑪格麗特在莎士比亞戲劇中的突出地位使許多劇作家以她為中心,根據她為主角的戲劇來詮釋這個故事。由伊莉莎白·謝弗菲利普·凱利改編的《安茹的瑪格麗特》於2016年在倫敦由喬夫戲劇公司演出,[47]2018年,由《亨利六世》三部曲和《理查三世》改編而成的《玫瑰之戰》由埃里克·廷和菲利帕·凱利在加利福尼亞莎士比亞劇院主演,使瑪格麗特備受矚目。[48]2018年,曼徹斯特的皇家交易所劇院(Royal Exchange Theater)首演了《瑪格麗特王后》並用劇作家珍妮·奧黑爾的附加材料用了瑪格麗特在四部劇中說的所有台詞。[45]

在歷史小說中

[編輯]

安茹的瑪格麗特在很多歷史小說出現。

作為主角的:

瑪格麗特在以下影片中也作為次要或小角色出現:

  • 菲利帕·格雷戈里《里弗斯家的女主人》
  • 菲利帕·格雷戈里《造王者的女兒》

在電視劇中

[編輯]

其他

[編輯]

瑪格麗特是賈科莫·梅耶貝爾在1820年所作的歌劇《安茹的瑪格麗特》的標題主角。

  • 安茹的瑪格麗特在第一代利頓男爵愛德華·巴爾沃-利頓於1843年所著《最後一位男爵》中扮演重要角色。
  • 安茹的瑪格麗特是巴納比·羅斯1966年所著小說《激昂的王后》的主角。巴納比·羅斯為一出版商的品牌,為包括該小說作者唐·特雷西在內的不同作者的歷史小說署名。
  • 安茹的瑪格麗特為貝蒂·金於1974年所著傳記小說《安茹的瑪格麗特》的主角,為受人同情的形象。
  • 安茹的瑪格麗特為莎倫·凱·彭曼於1982所著小說《光輝的太陽》前期部分的主要角色,直至蒂克斯伯里戰役。
  • 安茹的瑪格麗特為阿蘭·薩維奇於1994年所著小說《獅子的王后》的主角,該作的描述想像她具有非常積極的性生活。
  • 安茹的瑪格麗特為安妮·鮑爾斯所著歷史浪漫小說《王室的配偶們》的主角之一。
  • 安茹的瑪格麗特為魯思·S. 佩羅於2000年所著小說《紅王后》主角。
  • 安茹的瑪格麗特為孔恩·伊格爾登玫瑰戰爭三部曲中的2013年小說《雷鳥》和2014年小說《血統》的主角之一。
  • 安茹的瑪格麗特出現在2014年利維·麥可關於安茹的瑪格麗特和未來亨利七世之母瑪格麗特·博福特和玫瑰戰爭的小說《繼承》中。

她也是R. F. 德爾德菲爾德的關於德文郡一所公立學校的一位威爾斯校長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1940年代的「不列顛戰役」的經歷的小說《To Serve Them All My Days》的虛構主角大衛·鮑萊特-瓊斯的虛構傳紀《王室的母老虎》的主角。德爾德菲爾德以大衛·鮑萊特-瓊斯的人格很好把握了瑪格麗特的一生和玫瑰戰爭,書中的內容和發展給讀者提供了對主敘述而言的一種有趣的次要情節。

她在德國歷史小說《國王的遊戲》(涵蓋1455年—1485年,從第一次聖奧爾本斯戰役博斯沃思平原戰役)中被作者麗貝卡·加布萊描述。

2020年,菲利帕·斯特法尼在基於《玫瑰戰爭》的音樂劇《母親的戰爭》的演員錄音中飾演安茹的瑪格麗特。

注釋

[編輯]
  1. ^ Margaret of Anjou. BBC Radio 4. 2018-05-24 [2020-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4). 
  2. ^ Brooke, C.N.L.; Ortenberg, V. The Birth of Margaret of Anjou. Historical Research. June 1988, 61 (146): 357–358. doi:10.1111/j.1468-2281.1988.tb01072.x. 
  3. ^ 3.0 3.1 Margaret Lucille Kekewich, The Good King: René of Anjou and Fifteenth Century Europe,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101.
  4. ^ 4.0 4.1 Dockray, Keith. Henry VI, Margaret of Anjou, and the Wars of the Roses from Contemporary Chronicles, Letters, and Records. Fonthill Media. 2016. ISBN 978-1-78155-469-2. 
  5. ^ 5.0 5.1 5.2 Kendall, p.19.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Maurer, Helen E. Margaret of Anjou: Queenship and Power in Late Medieval England. Woodbridge: Boydell. 2004. ISBN 978-1-84383-104-4. 
  7. ^ 7.0 7.1 7.2 Johnson, Elizabeth. Shadow King: The Life and Death of Henry VI. Head of Zeus. 2019: 190. ISBN 9781784979645. 
  8. ^ 8.0 8.1 Earenfight, Theresa. Queenship in Medieval Europe. Palgrave Macmillan. 2013. ISBN 9780230276468. 
  9. ^ Brie, Friedrich (編). The Brut; or, the Chronicles of England. London: Early English Text Society. 1908: 486. 
  10. ^ 10.0 10.1 10.2 10.3 Johnson, Elizabeth. Shadow King: The Life and Death of Henry VI. Head of Zeus. 2019. ISBN 9781784979645. 
  11. ^ 11.0 11.1 11.2 Griffiths, Ralph Alan. The reign of King Henry VI. Sutton. 2004: 740–741. ISBN 0-7509-3777-7. OCLC 474634628. 
  12. ^ Corporation of London Records Office, Journal IV.
  13. ^ Wolffe, Bertram Percy. Henry VI.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80. ISBN 0-300-08926-0. OCLC 1039082963. 
  14. ^ Wolffe, Bertram Percy. Henry VI. 2001: 180. ISBN 0-300-08926-0. OCLC 1039082963. 
  15. ^ Sellar, W. C.; Yeatman, R. J. 1066 And All That需要免費註冊. Methuen. 1930: 46. 
  16. ^ Margaret of Anjou. [2021-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30). 
  17. ^ ib. Kendall, pp. 30-31.
  18. ^ ib. Kendall, pp. 18, 19, 24: 「過度的貪婪和野心——他同時代的貴族們擾人的罪惡——在他身上卻看起來很少。這需要王后持續不斷的敵意來提醒他,他對王位的要求比亨利六世更優先。」 id. at 18. 「看起來,約克公爵理查既不要求王位,也不要求更多地參與政府事務。在當時的很多英格蘭人看來,王國正在無序的沼澤和罪惡的統治中掙扎,他是拯救這一切的唯一希望。」 Id. at p. 517n8.
  19. ^ Fraser, Antonia, The Lives of the Kings and Queens of England, p. 139.
  20. ^ Review of Maurer, Helen (2003). Margaret of Anjou: Queenship and Power in Late Medieval Englan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1 March 2011
  21. ^ ib. Kendall, pp. 21-23, 引用 The Paston Letters, vol. 4.
  22. ^ ib. Kendall, pp. 21-23.
  23. ^ 當約克和國王、王后於1452年在布萊克希思和談時,遭到伏擊被擒,埃德蒙·博福特(索默塞特)復出。
  24. ^ ib. Kendall, pp. 13-14.
  25. ^ ib. Kendall, p. 32.
  26. ^ Griffiths, Ralph Alan. The reign of King Henry VI: the exercise of royal authority, 1422 - 1461.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1: 742. ISBN 978-0-520-04372-5. 
  27. ^ Goodman, Anthony. The Wars of the Roses: military activity and English society, 1452-97.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1: 24. ISBN 978-0-7100-0728-5. 
  28. ^ Maurer, Helen. Margaret of Anjou: queenship and power in late medieval England. Woodbridge: Boydell Press. 2003: 147. ISBN 978-1-84383-104-4. 
  29. ^ Hicks, Michael. Wars of the Roses. Oxford Bibliographies Online Datasets: 143. 2012-02-06 [2023-12-18]. doi:10.1093/obo/9780199791279-0066. 
  30. ^ Hicks, Michael. "Chapter 9: The First War (1459-1461)" Wars of the Roses. Oxford Bibliographies Online Datasets: 137–164. 2012-02-06 [2023-12-18]. doi:10.1093/obo/9780199791279-0066. 
  31. ^ Italian Art Society, Pietro di Martino da Milano. [2022-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31). 
  32. ^ Haigh, Philip A., The Military Campaigns of the Wars of the Roses Stroud, Alan Sutton Publishing Ltd, 1995, p. 32. ISBN 978-0938289906.
  33. ^ Wagner, J.A., Encyclopedia of the Wars of the Roses, Santa Barbara: ABC-CLIO Inc., 2001, p. 26. ISBN 1851093583.
  34. ^ Kendall, p..39 – 40
  35. ^ Thomas B. Costain, The Last Plantagenets, p.305, published by Popular Library, New York, 1962
  36. ^ Maurer
  37. ^ Munro, pp.89–165.
  38. ^ Hookham, Mary Ann The life and times of Margaret of Anjou, queen of England and France; and of her father René "the Good," king of Sicily, Naples, and Jerusalem, Tinsley brothers eds. London, 1872, pp. 369–71, retrieved on 17 December 2016.
  39. ^ Letters of Queen Margaret of Anjou and Bishop Beckington and Others, edited by Cecil Munro, Esq., published for the Camden Society, MDCCCLXIII (1863), p. 98, Google Books, retrieved on 24 February 2010
  40. ^ Munro, p. 99-100
  41. ^ 這封信沒有日期,故無法查證她的信是寫給哪位大主教。根據塞西爾·蒙羅的說法,這位大主教最可能是約翰·斯塔福德(1443年5月13日 - 1452年5月25日在任)或約翰·肯佩主教(1452年7月21日 - 1454年3月22日在任)
  42. ^ Munro, pp. 89–165
  43. ^ Letters of Queen Margaret of Anjou and Bishop Beckington, and Oth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塞西爾·蒙羅編輯, Esq., 卡姆登協會出版, MDCCCLXIII (1863), Google Books, retrieved on 24 February 2010.
  44. ^ Smith, George (1975). The Coronation of Elizabeth Wydeville. Gloucester: Gloucester Reprints. p.28
  45. ^ 45.0 45.1 Ian Youngs. Bringing Shakespeare's neglected women out of the shadows. BBC News. 2018-09-20 [2018-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0). 
  46. ^ Castor, Helen. She-Wolves: The Women Who Ruled England Before Elizabeth.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2011: 31. ISBN 978-0-06-143076-3. 
  47. ^ Margaret of Anjou. By Jove Theatre. [2018-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2). 
  48. ^ Alicia Coombes. Introducing Margaret of Anjou. California Shakespeare Theater. [2018-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1). 
  49. ^ The Wars of the Roses (TV Mini Series 1965–1966) - IMDb. [2024-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16) –透過www.imdb.com. 
  50. ^ The White Queen (Drama, History, Romance), Aneurin Barnard, Rebecca Ferguson, Amanda Hale, BBC Drama Productions, BNP Paribas Fortis Film Finance, Company Pictures, 2013-08-10 [2024-09-16] 
  51. ^ BBC Two - The Hollow Crown - Margaret. BBC. [2024-09-16] (英國英語).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瑪格麗特·德·安茹
卡佩王朝的分支
出生於:1430年3月23日逝世於:1482年8月25日
英格蘭王族
空缺
上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瓦盧瓦的凱薩琳
英格蘭王后
愛爾蘭王后

1445年4月23日 – 1461年3月4日
空缺
下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伊莉莎白·伍德維爾
前任者:
伊莉莎白·伍德維爾
英格蘭王后
愛爾蘭王后

1470年10月3日 – 1471年4月11日
繼任者:
伊莉莎白·伍德維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