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普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普仁(1870年—1927年)俗姓白,名光法,字普仁以字行熱河東蒙古人,中華民國藏傳佛教人物。[1]

生平[編輯]

白普仁出生於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清末民初,長期居住在北京雍和宮。由於他俗姓白,又是喇嘛,故被社會各界俗稱作「白喇嘛」。據傳說,他曾經到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薩,獲文殊菩薩點化,此後便精通佛法,心境通明,在蒙古各部享有盛名。[1]

民間傳說,民國三年(1914年),北京郊區發生洪災,白普仁察知此次洪災乃是蟄龍作祟,便集合白俊峰喇嘛等六位喇嘛,共同設壇修降龍法。白普仁入定後,見一條龍來到壇前,便用供佛的酥面塔放在龍的頭上,龍乃姍姍退去,次日洪水就退了。但同時修降龍法的六名喇嘛,則一死、一跛、一盲,另外三位後來得了大病,只有白普仁安然無恙,但也被關入監獄一年。[1]

白普仁常修藥叉大將法、《金光明最勝王經》。熱河平泉地區民眾由於信仰白普仁,故均念誦《金光明經》。民國十一年(1922年),潰敗的軍隊襲擾熱河,熱河各縣均遭搶掠,只有平泉縣安然無恙,據說就是念誦《金光明經》的感應。白普仁的法緣在熱河,熱河全地區皈依白普仁者達十多萬人。[1]

民國十三年(1924年),在日本學習東密釋大勇自武漢來到北京,在北京開壇傳法。釋大勇原打算赴廬山閉關修煉,此時聽說白普仁精通藏密,便向白普仁請益,而且還想赴西藏求法。釋大勇北京慈恩寺創辦了藏文學院,為赴西藏求法做準備。民國十四年(1925年),釋大勇將該學院改組為「留藏學法團」,準備赴西藏。據民間傳說,這時白普仁為釋大勇請護法神保護其赴西藏,意外地請到了廣濟寺護法的狐仙,狐仙附體在學僧釋天然釋超一身上,二人當即獲得了洞察他人心思的能力。狐仙勸釋大勇留在北京,阻止其赴西藏,並稱願為其護法;若釋大勇不聽勸阻,狐仙聲稱將全力阻撓。後來,通過許多方法才驅走了狐仙。[1]

民國十四年(1925年)春,九世班禪額爾德尼來到北京,派人問候白普仁,白普仁遂拜訪九世班禪額爾德尼,獲九世班禪額爾德尼賜予堪布法位。當時,北洋政府執政段祺瑞請白普仁集合108名喇嘛,在雍和宮修「《金光明最勝王經大白傘蓋法會」21天,由白普仁主修。同年六月,白普仁應上海信眾的邀請,集合28名喇嘛赴上海,在上海覺園淨業社修金光明法會。此時,居士范古農正在浙江嘉興任商業學校校長,便也來到上海參加該法會,為白普仁護法。在上海的法會結束後,白普仁獲得各地信眾禮請。在范古農居士的陪伴下,白普仁先後赴杭州嘉興長沙武漢九江南京等地舉辦金光明法會,皈依他以及接受其灌頂的信徒非常多。白普仁赴江南修法後回到北京,仍駐在雍和宮[1]

民國十六年(1927年),白普仁圓寂,世壽58歲。[1]

參考文獻[編輯]

相關條目[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