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晶片短缺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晶片短缺(英語:Chip shortage,別稱半導體短缺晶片荒)是電子工業中半導體積體電路(晶片)供不應求的現象,在歷史上曾多次發生。

一些經濟與社會因素會造成需求上漲、產量下降,或影響工廠的建設速度,導致晶片供不應求。1988年,電腦需求上漲,受此前市場危機影響的半導體公司未能及時提升產能,引發1988年主記憶體晶片短缺。2004年,行動通訊企業大力在美國印度推廣分碼多重進接技術造成了CDMA晶片短缺。[1]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後一些國家轉向居家經濟,全球對個人電腦的需求增加了約30%,引發2020年至今的全球晶片危機[2]

技術革新後,生產遇到的技術問題也會導致晶片短缺。由於新一代晶片的生產難度大,早期的技術缺陷使良品率低下,產能會嚴重受限,還可能導致本可用於舊晶片的產能無法用於新晶片。此外,客戶通常將希望將最新晶片運用在產品中,可能不願使用既有晶片,因此只能苦苦等待。[3]1988年,新一代1Mb主記憶體晶片生產遇到技術困難,而1994年晶片短缺再度發生[來源請求],這都是因為較新的製造製程需要更純淨的淨室環境,大批的積體電路由於製造缺陷被廢棄。

相反,舊型號晶片也可能會受到晶片短缺的影響。由於舊晶片的成熟生產線已經被徹底最佳化,已接近滿負載執行。如果此時需求激增,晶片代工廠往往難以提升舊晶片的產能。建立或擴大晶片生產線的資本支出巨大,以至於只有採用最新技術的新生產線在經濟上才是合理的。這就是導致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全球舊晶片短缺的原因。[4]

此外,自然災害與生產事故也都會導致晶片短缺。1993年住友化學塑料工廠爆炸事件引發了DRAM晶片荒,該工廠為晶片製造商提供六成用於晶片封裝環氧樹脂[5][6]2011年的日本三一一地震後,NAND快閃記憶體和顯示器晶片嚴重短缺。製造商一度難以採購電子系統所需的各種部件。

晶片短缺會衝擊電子行業並可造成巨額損失,製造商還可能不得不改變晶片採購計劃,修改產品設計更換晶片,或者在產品設計中加入不同型號的晶片作為備選[來源請求]。例如,1988年主記憶體晶片短缺導致電腦整機與主記憶體模組價格大幅上漲,電腦供貨期明顯延長,一些公司還被迫推遲了新產品的發布,任天堂遊戲《林克的冒險》也延遲發售[7][8]。2000年,個人電腦製造商桀威因以超威半導體微處理器取代英特爾的同類產品而造成損失。2007年,Wii積體電路短缺而引發全球缺貨。[9]

實例[編輯]

1988年主記憶體晶片短缺[編輯]

1988年,以美國為首的電子工業界出現的一次嚴重隨機存取記憶體積體電路(主記憶體晶片)短缺問題。[10][11][12]短缺的晶片以動態主記憶體(DRAM)為主,256Kb(32KiB)DRAM晶片的價格從1987年初的2美元[10]上漲到最高10美元至12美元。[13]短缺廣泛影響了整個電腦行業,使電腦整機與主記憶體模組價格大幅上漲,電腦供貨期明顯延長,一些公司還被迫推遲了新產品的發布。[13]受本次短缺波及的公司包括了所有主要的電腦廠商,不限於惠普康柏虹志電腦蘋果昇陽電腦矽谷圖形公司等。除了動態主記憶體之外,靜態主記憶體(SRAM)晶片也受波及,影響了任天堂世嘉等遊戲機公司。[13]受短缺影響,日立公司的七家工廠為滿足市場需求,員工被迫在暑假期間工作。[14]

多方面因素造成了本次短缺:主記憶體市場從1985年的蕭條中復甦,電腦需求回升,受此前市場危機重創的半導體公司未能及時提升產能[10];半導體廠商決策失誤,將原有生產線升級為1Mb主記憶體晶片生產線,卻低估了生產中的技術問題,良品率極低,晶片產能嚴重受限。[10]此外,美日貿易衝突在政治上引發了極大的爭論。[10]1986年《美日半導體協定》 旨在幫助美國與日本晶片製造商競爭。然而,由於生產成本與風險巨大,美國公司未能按預期回歸市場。[15]而且由於該協定要求日本公司停止虧本銷售晶片(即傾銷),一些美國電腦公司指責,這造成日本公司生產和出口的晶片減少,反而引發美國晶片短缺,讓美國電腦公司成為犧牲品。[15][16]然而美國半導體公司則持否認態度,認為生產問題才是主要原因。[16]

2020年至今的全球晶片危機[編輯]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造成供應鏈和物流中斷,再加上由於一些國家轉向居家經濟,全球對個人電腦的需求增加了一成三[17],疫情影響了製造各類電子產品的必要關鍵晶片的產能[18]。大流行對大韓民國中華民國半導體產業的影響被認為是晶片短缺的主要原因,晶片產量下降對家用遊戲機、汽車等行業造成影響[19][20]

2021年2月,英國廣播公司參照市場分析機構IHS Markit資料認為晶片短缺將持續至2021年的第三季度;此時晶片供應的交貨期已延長至十五周(為2017年後的最高紀錄)[21]。截至2021年四月,博通公司的半導體交貨時間「已從2020年2月的十二點二周延長至二十二點二周」。 [21]

儘管大流行是造成短缺的因素之一,但台灣在2021年夏季發生的旱災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由於缺乏用於清潔工廠和晶圓的超純水,生產受到嚴重影響[22]

在2021年第一季度末,由於經濟復甦以及晶片短缺,部分國家的二手車價格上浮。部分型號汽車價格在第一季度上漲一成。[23]

其他例子[編輯]

英特爾的部分產品在2000年遭遇晶片短缺危機。大型企業不受影響,但像桀威這樣的小公司被迫轉用其他廠商的晶片或苦苦等待。[24]

高通公司於2012年4月19日發表聲明稱:由於缺乏製造28奈米晶片的設施,驍龍晶片預計將會短缺。

參考文獻[編輯]

  1. ^ Malik, Om. CDMA chip shortage developing?. Gigaom. 2004-05-10 [2022-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3) (美國英語). 
  2. ^ PC Sales Remain on Fire as Fourth Quarter Shipments Grow 26.1% Over the Previous Year, According to IDC. IDC. 2021-01-11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30). 
  3. ^ Nystedt, Dan. Intel laptop chip shortage worsens. IDG. 2010-05-13 [2022-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7) (美國英語). 
  4. ^ Why Shortages of a $1 Chip Sparked Crisis in Global Economy. www.bloomberg.com. [2022-03-23]. 
  5. ^ James Coates; Tribune Staff Writer. Real chip shortage or just a panic, crunch is likely to boost PC prices. Chicago Tribune. [2022-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3) (美國英語). 
  6. ^ Mintz, John. Fallout From a Fire: Chip Prices Soar. Washington Post. 1993-07-22 [2022-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6) (美國英語). 
  7. ^ High-Tech Crisis Forces Publishers to Make Tough Choices : Shortage of Memory Chips Hurting Video Game Makers. latimes. [2022-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英語). 
  8. ^ Adventure of Link delayed again (PDF). [2022-03-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1-19). 
  9. ^ Nintendo delays Wii expansion plans. DIGITIMES. [2022-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7) (英語).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Olmos, David. Chip Shortage Strains Computer Makers. LA Times. 1988-03-03 [2022-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3) (美國英語). 
  11. ^ Wood, Lamont. Great Dram Gap Was The Oil Crisis Of Computers. Chicago Tribune. 1988-11-20 [2022-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7) (美國英語). 
  12. ^ Pollack, Andrew. Shortage of Memory Chips Has Industry Scrambling. New York Times. 1988-03-12 [2022-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3) (美國英語). 
  13. ^ 13.0 13.1 13.2 Lazzareschi, Carla. High-Tech Crisis Forces Publishers to Make Tough Choices : Shortage of Memory Chips Hurting Video Game Makers. LA Times. 1988-05-26 [2022-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2) (美國英語). 
  14. ^ Chip Shortage Spurs Japanese Workers to Forgo Vacations. Los Angeles Times. 1988-07-24 [2022-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3) (美國英語). 
  15. ^ 15.0 15.1 Pollack, Andrew; Times, Special To the New York. Shortage of Memory Chips Has Industry Scrambling. The New York Times. 1988-03-12 [2022-03-23].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3) (美國英語). 
  16. ^ 16.0 16.1 Pollack, Andrew. Chip Pact Falls Short of Goals. New York Times. 1988-08-02 [2022-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3) (美國英語). 
  17. ^ MacBook and iPad production delayed as supply crunch hits Apple. Nikkei Asia. [2022-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2) (英國英語). 
  18. ^ Chip-shortage 'crisis' halts car-company output. BBC News. 2021-01-18 [2021-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4) (英國英語). 
  19. ^ Chip-shortage 'crisis' halts car-company output. BBC News. 2021-01-18 [2022-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4) (英國英語). 
  20. ^ How a Chip Shortage Snarled Everything From Phones to Cars. www.bloomberg.com. [2022-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3). 
  21. ^ 21.0 21.1 How a Chip Shortage Snarled Everything From Phones to Cars. www.bloomberg.com. [2022-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3). 
  22. ^ Taiwan is facing a drought, and it has prioritized its computer chip business over farmers.. The New York Times. 2021-04-08 [2022-03-23].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1) (美國英語). 
  23. ^ These Used Cars Increased the Most in Q1 2021. Keemut Blog. 2021-04-07 [2022-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9) (英語). 
  24. ^ Magee, Mike. Gateway to use AMD because of Intel chip famine. www.theregister.com. [2022-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3) (英語).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