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蜀龍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蜀龍屬
化石時期:侏羅紀晚期, 159 Ma[1]
李氏蜀龍的復原圖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腳下目 Sauropoda
演化支 沉重龍類 Gravisauria
演化支 真蜥腳類 Eusauropoda
屬: 蜀龍屬 Shunosaurus
Dong, Zhou & Zhang, 1983
模式種
李氏蜀龍 Shunosaurus lii
Dong, Zhou, and Zhang, 1983
其他物種
  • 姜驛蜀龍 S. jiangyiensis
    Fu & Zhang, 2004

蜀龍屬名:Shunosaurus)是種獨特的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牛津階)的中國四川省,約1億5900萬年前[1]

發現與種

[編輯]
蜀龍的骨架,位於芬蘭自然史博物館

在1977年,蜀龍的化石發現於自貢市大山鋪鎮下沙溪廟組模式種李氏蜀龍S. lii),是由董枝明張奕宏周世武等人在1983年所敘述、命名。蜀龍的屬名來自於四川省的古名「」,種名則是以戰國時代水利工程師李冰為名[2]

正模標本(編號IVPP V.9065)是一個部分骨骼。目前已發現超過20個蜀龍骨骸,其中數個是完整或接近完整的骨骸,以及少數保存下來的頭顱骨,也包含幼年個體,使蜀龍成為蜥腳下目中生理結構最清楚的恐龍之一,目前化石可組出94%的蜀龍骨骼。

1986年,自貢恐龍博物館將另一具年代較古老、體型較小的蜀龍化石定名為自流井蜀龍S. ziliujingensis),以其出土的自流井組地層命名。這個名稱後來在1995年,於北京舉行的「陸域生態系與生物群」研討會上亦被提及,但其從未被正式描述,故仍是無資格名稱

敘述

[編輯]

根據原始估計,蜀龍身長約11公尺。但後來隨著更多、更完整的化石被發現,蜀龍的身長估計值越來越小。2010年,美國古生物學家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估計蜀龍的身長約9.5公尺,體重約3公噸[3]

以一個蜥腳類恐龍而言,蜀龍的頸部相當短,僅超過短頸潘龍[3]。已發現的大部分頭顱骨,多遭到擠壓變形、關節脫落,因此頭部形狀從寬廣、短而縱深[3],到狹窄、呈尖狀[4]。蜀龍的鼻孔位在口鼻部偏低的地方。牙齒相當結實,長8公分,牙齒呈圓柱狀,齒冠呈匙狀。蜀龍有12節頸椎、13節背椎、4節薦椎、43節尾椎,有些尾椎的形狀為人字形,類似較晚期的梁龍肩胛骨鳥喙骨癒合[5]

在1989年,董枝明發現蜀龍的尾巴末端擁有尾槌[6],尾槌有兩個5公分長的尖刺,可能用來擊退敵人。

分類

[編輯]

蜀龍被分類為一種基礎蜥腳下目恐龍。在董枝明的命名研究裡,蜀龍被歸類為鯨龍科。在1992年,董枝明將蜀龍改歸類於鯨龍科的蜀龍亞科(Shunosaurinae)[7]

近年親緣分支分類法提出許多不同分類法。在1995年,保羅·厄徹(Paul Upchurch)提出蜀龍屬於盤足龍科,如同侏儸紀的其他中國蜥腳類恐龍[8]。在2002年,Jeffrey Wilson提出蜀龍是盤足龍科的非常原始物種[9]。蜀龍可能與澳洲昆士蘭州瑞拖斯龍有接近親緣關係。

古生物學

[編輯]

蜀龍的短頸部,顯示牠們以低矮植被為食。牠們的口鼻部形狀,已適應以大量粗糙植物為食[10]

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地區的90%化石屬於蜀龍,顯示牠們是該地的優勢草食性動物。蜀龍與其他恐龍生存於同一塊中侏羅紀陸地上,例如:蜥腳類的酋龍峨嵋龍原頜龍、可能屬於鳥腳下目曉龍、早期劍龍類華陽龍、以及肉食性氣龍

大眾文化

[編輯]

蜀龍目前正在中國四川省自貢市的恐龍博物館和北京自然博物館展示中。而蜀龍也出現在由探索頻道製作的紀錄片《恐龍王朝》中,一隻蜀龍食用有毒的真菌導致意識不清,在摔下山崖時壓死一隻想以其為食的中華盜龍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Wang, J.; Ye, Y.; Pei, R.; Tian, Y.M.; Pei, Rui; Feng, C.Q.; Zheng, D.R. Chang S.C. Age of Jurassic basal sauropods in Sichuan, China: A reappraisal of basal sauropod evolution. GSA Bulletin. 2018-09-01, 130 (9-10): 1493–1500 [2019-04-29]. ISSN 0016-7606. doi:10.1130/B319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9) (英語). 
  2. ^ Dong, Z., Zhou, S. & Zhang, Y. 1983. [Dinosaurs from the Jurassic of Sichuan]. Palaeontologica Sinica, New Series C 162(23): 1-136
  3. ^ 3.0 3.1 3.2 Paul, G.S., 2010,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173-175
  4. ^ Zheng , Zhong (1996). Cranial Anatomy of Shunosaurus and Camarasaurus (Dinosauria: Sauropoda) and the phylogeny of the Sauropoda. Dissertation Texas Tech University. pp. 208
  5. ^ David Lambert, Darren Naish, Elizabeth Wyse.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nd Prehistoric Life. Dorling Kindersley Publishers Ltd. 2002. 
  6. ^ Dong Zhiming, Peng G., Huang D. 1989. [The discovery of the bony tail club of sauropods]. Vertebrata Palasiatica 27: 219–224
  7. ^ Dong Zhiming. Dinosaurian Faunas of China. China Ocean Press, Beijing. 1992. ISBN 3-540-52084-8. 
  8. ^ P. Upchurch. 1995.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sauropod dinosaur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349: 365-390
  9. ^ J. A. Wilson. 2002. "Sauropod dinosaur phylogeny: critique and cladistic analysi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36: 217-276
  10. ^ Chatterjee, S. & Zheng, Z. 2002. "Cranial anatomy of Shunosaurus, a basal sauropod dinosaur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China".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36(1): 145–169
  • 董枝明. Dinosaurs from China. China Ocean Press, Beijing & British Museum (Natural History). 1988. ISBN 978-0-565-01073-7. 
  • David Burnie. The Kingfisher Illustrated Dinosaur Encyclopedia. Kingfisher Publications Plc. 2002.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