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袁廷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袁廷檮(1764年—1810年),字壽階,號又愷,江蘇長洲縣(今江蘇蘇州)人。

世本望族,袁氏六俊(袁表袁裘袁褧袁褒袁袞袁袠等)之後。早年為監生,精小學,與王鳴盛李銳費士璣顧千里等相切磋。富藏書,「聚書數萬卷,多宋元舊槧及傳鈔秘本」,齋室名紅蕙山房、五硯樓,與周錫瓚黃丕烈顧逵號藏書四友,錢大昕稱其為「衣冠人物」。[1]好讀書,不治生產,且揮霍成性,[2]家道中落。嘉慶六年(1801)春,前去杭州謀職於阮元,並開始賣書求現。嘉慶七年夏,赴揚州康山草堂,入鹽商江春之子江振鴻幕。嘉慶十四年(1809)春,袁廷檮所藏《道藏》諸本賣給阮元。嘉慶十四年(1809)秋,在杭州得痢疾,返家後驟逝。[3]生前藏書散失無存。[4]

注釋[編輯]

  1. ^ 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卷二十一
  2. ^ 《漁隱小圃記》所云:「於是春秋佳日,吳中勝流名士,復命儔嘯侶,來無虛日。而遠方賢士大夫過吳者,拏舟造訪,填咽於江邨橋南北,樽酒飛騰,詩卷參互,更非岡齡所能逮矣。」
  3. ^ 《師承記》卷四記載袁廷檮為營建西溪禪房,「冒暑熱獨步山中,得痢下疾。」《袁綬階二丈傳》則雲「體素強盛,夏至杭州,飲山泉於某僧所,即病而反,到家不一日而卒」。
  4. ^ 貝墉嘉慶十五年庚午四月《重刻履齋示兒編序》(知不足叢書廿五集)云:「先外舅去秋驟病溘化,手聚數萬卷,一旦烏有,五硯樓頭乃有趙清常武康山中之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