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裴寬 (南北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裴寬(?—?),字長寬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人,出自河東裴氏定著五房之一的東眷裴,北魏、西魏、北周官員。

生平[編輯]

裴寬的祖父裴德歡是北魏中書侍郎、河內郡太守,父親裴靜慮是北魏銀青光祿大夫,死後被贈予汾州刺史[1][2]

裴寬儀表容貌氣概非凡,廣泛涉獵各種書籍,還未成人就為家鄉人所稱道,與兩個弟弟裴漢裴尼一起知名。父母去世後,撫養弟弟以深厚友愛而知名,滎陽鄭道邕經常對堂弟鄭文直說:「裴寬兄弟之間,天倫深厚和睦,是人之表率,我喜愛他們敬重他們,你可以與他們交遊相處。」裴寬虛歲十三時,因為被選為魏孝明帝元詡的挽郎,以員外散騎侍郎起家官魏孝武帝元修末年,裴寬出任廣陵王府直兵參軍,加寧朔將軍員外散騎常侍。魏孝武帝西遷關中時,裴寬對弟弟們說:「有權勢的大臣擅自發號施令,皇帝流離失所,戰爭剛剛開始,我們將要依附誰?」弟弟們都不能回答。裴寬說:「君臣之間的叛逆歸順,大道理清清楚楚。如今天子向西而去,按道理沒有向東的,以免臣子氣節受損。」裴寬就帶領家屬到大石嶺避難。獨孤信鎮守洛陽時,裴寬才出來相見[3][4][5]

當時汾州刺史韋子粲向東魏投降,韋子粲兄弟在關中的都已受牽連被定罪。韋子粲小弟弟韋子爽起先在洛陽,走投無路,前來投奔裴寬。裴寬敞開心懷接納了韋子爽。遇上大赦,有傳言韋子爽應該免罪,韋子爽就出來了,最終還是被依法處死。獨孤信召見裴寬責備他,裴寬說:「走投無路才來歸附我,按道理不能將他逮捕送官。今日有罪,這是我心甘情願的。」因為已經有大赦寬恕,裴寬得以不受牽連定罪[6][4]

大統五年(539年),裴寬出任都督同軌防長史,加征虜將軍。大統十三年(547年),裴寬跟隨防主韋法保前往潁川,解除侯景遭受東魏的圍困。侯景密謀向南叛逃,軍中很多人都知道,因為事情計劃未能成功,侯景對外表示沒有異心,往來各個軍隊之間,侍從很少。西魏軍中的名將,侯景必定親身造訪,他對韋法保尤其親近。裴寬對韋法保說:「侯景陰險狡猾,一定不肯去關中,雖然他表面向您表示忠心,恐怕未必可信,如果埋下伏兵殺掉他,也是一時的功勳。如果不這樣,就應該嚴加警戒,不可信他的誘騙,造成自己的悔恨。」韋法保採納了裴寬的建議,但不能謀劃殺掉侯景,只是自我防備[7][8][9]

大統十四年(548年),裴寬與東魏將領彭樂樂恂在新城交戰,因為受傷被俘。到了河陰,見到高澄。裴寬舉止安詳文雅,擅於應對,高澄對他非常賞識,對裴寬說:「你是三河地區的世家大族,才能見識如此,我必定讓你富貴。關中貧困狹小,哪裡值得依附,不要懷有別的意圖了。」於是解除裴寬的枷鎖,交付賓館,優厚的加以禮遇。裴寬裁開睡覺的墊布,系成繩子趁夜縋城而出,因此逃回西魏,見到宇文泰。宇文泰對公卿們說:「上陣戰鬥或許有其人,疾風識勁草,天氣寒冷才能檢驗出來。裴長寬被高澄如此優厚對待,還能冒著生命危險回來。即便是古代史書有記載的人,怎麼超過的了他?」宇文泰親手書寫在裴寬名下,授予裴寬持節、帥都督,封夏陽縣男,食邑三百戶,並賜馬一匹、衣服一套,立即任命裴寬為孔城城主[10][11][12]

大統十六年(550年),裴寬升任河南郡太守,仍鎮守孔城,很快加撫軍大都督通直散騎常侍。魏廢帝元欽元年(551年),裴寬進號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周孝閔帝宇文覺登基,裴寬爵位升為子爵。裴寬在孔城十三年,與北齊洛州刺史獨孤永業相對峙。獨孤永業有計謀,多詭詐,有時聲稱春天出發,直到秋天才發兵,封鎖消息,轉眼就到了。裴寬每次都能揣測到實情,領兵攔截攻擊,沒有不取勝的。獨孤永業經常告誡部下說:「只要好好的慎對孔城,此外不值得憂慮。」他害怕裴寬就到如此地步。北齊伊川郡太守梁鮓經常在邊境搶掠。宇文泰為此擔憂,命令裴寬策劃處理。梁鮓出行經過妻子家,殺牛設置宴飲,醉倒之後不設防備。裴寬暗中知道後,派兵前往偷襲,斬殺了梁鮓。宇文泰稱讚裴寬,賞賜奴婢、金帶、粟帛等。武成二年(560年),裴寬被征拜司土中大夫[13][14]

保定元年(561年),裴寬外任沔州刺史,很快轉任魯山防主。保定四年(564年),裴寬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天和二年(567年),裴寬代理復州刺史,天和三年(568年)出任溫州刺史。起初南陳與北周交往和好,經常派使者修好。自從華皎歸附北周后,南陳就圖謀侵犯搶掠。沔州連接南陳國境,事關把守防備,於是裴寬再度出任沔州刺史。沔州城低城牆狹小,器物用具又少,裴寬知道難以防守,深以為憂慮,又擔心秋天江水突然上漲,陳人得以乘機獲利,就稟告襄州總管,請求增加防守士兵,並請求將城池移動到羊蹄山,姑且避開水患。總管府答應增兵守備,不同意遷移州城。裴寬就丈量每年大水所到之處,在岸上豎起大木頭,以防備船隻航行。襄州派遣的士兵未到,南陳將領程靈洗已經率兵到了沔州城下,分別布置戰船,四面進攻。此時水勢尚小,程靈洗未能靠近州城。裴寬經常挑選招募勇猛的士兵,下令趁夜進攻,多次挫傷對方的銳氣。相持一旬,程靈洗無可奈何。不久雨水突然上漲,裴寬所樹立的大木頭上面都能通行船隻。程靈洗就用大船臨近逼迫,拍干打樓,應手立即摧毀破碎,弓弩和石頭日夜攻打。苦戰三十多天後,北周軍隊死傷過半。城牆上的凹凸小牆全部崩塌,南陳軍隊得以登上城,短兵相接還進行了兩天。因為沒有外部援軍,北周軍隊兵力屈竭。沔州被攻克後,洪水就退去了。南陳將裴寬逮捕送到揚州,很快送到南嶺以外[15][16][17]。經過數年後,裴寬回到建業,在江南去世,虛歲六十七。裴寬的兒子裴義宣後來跟隨御正杜杲出使南陳,才得以將裴寬的棺木運回。開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楊堅詔令贈予裴寬襄州郢州二州刺史[18][19],諡號忠武[20]

家庭[編輯]

兄弟[編輯]

  • 裴漢,北周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 裴尼,北周御正下大夫

兒子[編輯]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周書·卷34》,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參考資料[編輯]

  1. ^ 《周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六》:裴寬字長寬,河東聞喜人也。祖德歡,魏中書郎、河內郡守。父靜慮,銀青光祿大夫,贈汾州刺史。
  2. ^ 《北史·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裴寬字長寬,河東聞喜人也。祖德歡,魏中書侍郎、河內郡守。父靜慮,銀青光祿大夫,贈汾州刺史。
  3. ^ 《周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六》:寬儀貌瑰偉,博涉群書,弱冠為州里所稱。與二弟漢、尼是和知名。親歿,撫弟以篤友聞。滎陽鄭孝穆常謂從弟文直曰:「裴長寬兄弟,天倫篤睦,人之師表。吾愛之重之。汝可與之游處。」年十三,以選為魏孝明帝挽郎,釋褐員外散騎侍郎。魏孝武末,除廣陵王府直兵參軍,加寧朔將軍、員外散騎常侍。及孝武西遷,寬謂其諸弟曰:「權臣擅命,乘輿播越,戰爭方始,當何所依?」諸弟咸不能對。寬曰:「君臣逆順,大義昭然。今天子西幸,理無東面,以虧臣節。」乃將家屬避難於大石岩。獨孤信鎮洛陽,始出見焉。
  4. ^ 4.0 4.1 《北史·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及孝武西遷,寬謂其諸弟曰:「君臣逆順,大義昭然,今天子西幸,理無東面以虧臣節。」乃將家屬避難於大石嶺。獨孤信鎮洛陽,始出見焉。時汾州刺史韋子粲降於東魏,子粲兄弟在關中者咸已從坐。其季弟子爽先在洛,窘急乃投寬,寬開懷納之。遇有大赦,或傳子爽合免,因爾遂出,子爽卒以伏法。獨孤信知而責之,寬曰:「窮來見歸,義無執送,今日獲罪,是所甘心。」以經赦宥,遂得不坐。
  5.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七·梁紀十三》:孝武帝之西遷也,散騎常侍河東裴寬謂諸弟曰:「天子既西,吾不可以東附高氏。」帥家屬逃於大石嶺。獨孤信入洛,乃出見之。
  6. ^ 《周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六》:時汾州刺史韋子粲降於東魏,子粲兄弟在關中者,咸已從坐。其季弟子爽先在洛,窘急,乃投寬。寬開懷納之。遇有大赦,或傳子爽合免,因爾遂出。子爽卒以伏法。獨孤信召而責之。寬曰:「窮來見歸,義無執送。今日獲罪,是所甘心。」以經赦宥,遂得不坐。
  7. ^ 《周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六》:大統五年,授都督、同軌防長史,加征虜將軍。十三年,從防主韋法保向潁川,解侯景圍。景密圖南叛,軍中頗有知者。以其事計未成,外示無貳,往來諸軍間,侍從寡少。軍中名將,必躬自造,至於法保,尤被親附。寬謂法保曰:「侯景狡猾,必不肯入關。雖托款於公,恐未可信。若仗兵以斬之,亦一時之計也。如曰不然,便須深加嚴警,不得信其誑誘,自貽後悔。」法保納之,然不能圖景,但自固而已。
  8. ^ 《北史·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大統五年,授都督、同軌防長史,加征虜將軍。十三年,從防主韋法保向潁川,解侯景圍。景密謀南叛,偽親狎於法保。寬謂法保曰:「侯景狡猾,必不肯入關,雖托款於公,恐未可信,若伏兵以斬之,亦一時之功也。如曰不然,便須深加嚴警,不得信其誑誘,自貽後悔。」法保納之,然不能圖景,但自固而已。
  9.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梁紀十六》:景陰謀叛魏,事計未成,厚撫韋法保等,冀為己用,外示親密無猜間,每往來諸軍間,侍從至少,魏軍中名將,皆身自造詣。同軌防長史裴寬謂法保曰:「侯景狡詐,必不肯入關,欲托款於公,恐未可信。若伏兵斬之,此亦一時之功也。如其不爾,即應深為之防,不得信其誑誘,自貽後悔。」法保深然之,不敢圖景,但自為備而已;尋辭還所鎮。
  10. ^ 《周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六》:十四年,與東魏將彭樂、樂恂戰於新城,因傷被擒。至河陰,見齊文襄。寬舉止詳雅,善於占對,文襄甚賞異之。謂寬曰:「卿三河冠蓋,材識如此,我必使卿富貴。關中貧狹,何足可依,勿懷異圖也。」因解鎖付館,厚加其禮。寬乃裁臥氈,夜縋而出,因得遁還,見於太祖。太祖顧謂諸公曰:「被堅執銳,或有其人,疾風勁草,歲寒方驗。裴長寬為高澄如此厚遇,乃能冒死歸我。雖古之竹帛所載,何以加之!」乃手書署寬名下,授持節、帥都督,封夏陽縣男,邑三百戶,並賜馬一疋、衣一襲,即除孔城城主。
  11. ^ 《北史·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十四年,與東魏將彭樂、樂恂戰於新城,因傷被禽。至河陰,見齊文襄。寬舉止詳雅,善於占對,文襄甚賞異之,解鎖付館,厚加禮遇。寬乃裁所臥氈,夜縋而出,因得遁還,見於周文帝。帝顧謂諸公曰:「被堅執銳,或有其人,疾風勁草,歲寒方驗。裴長寬為高澄如此厚遇,乃能冒死歸我,雖古之竹帛所載,何以加之。」乃手書署寬名下,授持節、帥都督,封夏陽縣男,即除孔城城主。
  12.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一·梁紀十七》:魏同軌防長史裴寬與東魏將彭樂等戰,為樂所擒,澄禮遇甚厚,寬得間逃歸。
  13. ^ 《周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六》:十六年,遷河南郡守,仍鎮孔城。尋加撫軍、大都督、通直散騎常侍。魏廢帝元年,進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孝閔帝踐阼,進爵為子。寬在孔城十三年,與齊洛州刺史獨孤永業相對。永業有計謀,多譎詐,或聲言春發,秋乃出兵,掩蔽消息,倏忽而至。寬每揣知其情,用兵邀擊,無不克之。永業常戒其所部曰:「但好鎮孔城,自外無足慮。」其見憚如此。齊伊川郡守梁鮓,常在境首抄掠。太祖患之,命寬經略焉。鮓行過妻家,椎牛宴飲,既醉之後,不復自防。寬密知之,遣兵往襲,遂斬之。太祖嘉焉,賜奴婢、金帶、粟帛等。武成二年,征拜司土中大夫。
  14. ^ 《北史·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十六年,遷河南郡守,仍鎮孔城。廢帝元年,進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周孝閔帝踐阼,進爵為子。寬在孔城十三年,與齊洛州刺史獨孤永業相對。永業有計謀,多譎詐,或聲言春發,秋乃出兵,或掩蔽消息,倏忽而至,寬每揣知其情,出兵邀擊,無不克之。
  15. ^ 《陳書·卷十·列傳第四》:因進攻周沔州,克之,擒其刺史裴寬。
  16. ^ 《南史·卷六十七·列傳第五十七》:因進攻,克周沔州,禽其刺史裴寬。
  17.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陳紀四》:周與陳既交惡,周沔州刺史裴寬白襄州總管,請益戍兵,並遷城於羊蹄山以避水。總管兵未至,程靈洗舟師奄至城下。會大雨,水暴漲,靈洗引大艦臨城發拍,擊樓堞皆碎,矢石晝夜攻之三十餘日;陳人登城,寬猶帥眾執短兵拒戰;又二日,乃擒之。
  18. ^ 《周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六》:保定元年,出為沔州刺史。尋轉魯山防主。四年,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天和二年,行復州事。三年,除溫州刺史。初陳氏與國通和,每脩聘好。自華皎附後,乃圖寇掠。沔州既接敵境,事資守備,於是復以寬為沔州刺史。而州城埤狹,器械又少,寬知其難守,深以為憂。又恐秋水暴長,陳人得乘其便。即白襄州總管,請戍兵,並請移城於羊蹄山,權以避水。總管府許增兵守御,不許遷移城。寬乃量度年常水至之處,豎大木於岸,以備船行。襄州所遣兵未至,陳將程靈洗已率眾至於城下。遂分布戰艦,四面攻之。水勢猶小,靈洗未得近城。寬每簡募驍兵,令夜掩擊,頻挫其銳。相持旬日,靈洗無如之何。俄而雨水暴長,所豎木上,皆通船過。靈洗乃以大艦臨逼,拍干打樓,應即摧碎,弓弩大石,晝夜攻之。苦戰三十餘日,死傷過半。女垣崩盡,陳人遂得上城。短兵相拒,猶經二日。外無繼援,力屈。城陷之後,水便退縮。陳人乃執寬至揚州,尋被送嶺外。經數載,後還建業,遂卒於江左。時年六十七。子義宣後從御正杜杲使於陳,始得將寬柩還。開皇元年,隋文帝詔贈襄郢二州刺史。
  19. ^ 《北史·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天和三年,除溫州刺史。初,陳氏與周通和,每修聘好,自華皎附後,乃圖寇掠,沔州既接敵境,於是以寬為沔州刺史。陳將程靈洗攻之,力屈城陷。陳人乃執寬至揚州,尋被送嶺外,經數載,復還建鄴,遂卒於江左。子義宣後從御正杜杲使於陳,始得將寬柩還。隋開皇元年,文帝詔贈襄、郢二州刺史。
  20. ^ 20.0 20.1 《碑林集刊 6》. 西安: 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2年11月: 41–43. ISBN 7-5368-1306-6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