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倫敦城市航廈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倫敦城市航廈
West London Air Terminal
1976年2月的西倫敦城市航廈
概要
狀態已關閉
類型航廈
地點 英國倫敦肯辛頓
座標51°30′N 0°11′W / 51.5°N 0.19°W / 51.5; -0.19
開放1957年10月6日
關閉1974年1月1日
地圖
地圖

西倫敦城市航廈(英語:West London Air Terminal)是位於倫敦肯辛頓克倫威爾路,供英國歐洲航空旅客使用的登機報到處。1957年10月6日投運,1974年1月1日中止營運。在旅客託運行李並領取登機證後,乘坐長途客車前往希斯洛機場。使用城市航廈辦理登機手續的缺點之一是交通擁堵可能會導致車程延長繼而使旅客誤機[1]

歷史[編輯]

從1946年起,希斯洛機場開始逐漸取代克羅伊登機場成為倫敦的主要機場。克羅伊登機場的航廈臨近倫敦維多利亞車站,但該地點無法滿足希斯洛機場的運輸需求,因此由航空公司、英國鐵路倫敦交通局組成的委員會決定在西倫敦建造新城市航廈。根據委員會1954年的報告,航廈的最佳選址是克倫威爾曲線(倫敦交通局擁有的廢線,十分適合與通往希斯洛機場的道路接駁)。新的城市航廈旨在取代滑鐵盧城市航廈[2][3]。英國歐洲航空希望在1957年9月前就可以讓旅客在這裡辦理值機手續,因此科斯坦集團在此建造了一座臨時建築[4]。歷時四個半月的施工[2],航廈於1957年10月6日投運[5][6]

1960年代,荷蘭·漢能&庫比茨公司建設了永久航廈[4]。這座建築的建築師是約翰·伯內特爵士、泰特和合伙人[4][7][8]。1963年11月6日,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為耗資五百萬英鎊的永久航廈揭幕[9][10]。城市航廈大廳上方的六層樓由英國歐洲航空的旅客處理處、預訂處和會計處使用[8]

1962年2月26日,英國歐洲航空在航廈引入電子訂票系統。1965年4月17日,英國歐洲航空的自動訂座系統投運。1969年11月,英國歐洲航空電腦值機系統投運[11]

1972年8月,希斯洛機場第二航廈外的拖著行李車的橙白色AEC Routemaster

1972年5月11日,英國歐洲航空宣布關閉城市航廈內的值機設施[12][13]。翌年(1974年)1月1日,城市航廈停辦值機業務[14]。然而,在城市航廈和希斯洛機場之間運轉的擺渡車直至1979年3月方中止營運[15]

1983年,大樓的西半部成了森寶利超市[4][16]。1997年8月,雷加利安和三個新加坡合伙人買下這座建築[17],並在森寶利商店上方建立西點公寓[18][19]

事故[編輯]

  • 1963年12月7日,一場大火毀壞了城市航廈的五樓、六樓和七樓[10]
  • 1973年9月28日,航廈內發生爆炸事件,八人受傷[20][21][22]

參考文獻[編輯]

  1. ^ Users' Committee wants West London Check-in. Flight International. November 1973 [2022-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2. ^ 2.0 2.1 London Air Terminal Built In Under Five Months. The Times. 27 September 1957: 13. 
  3. ^ New Air Terminal Ready In The Autumn. The Times. 13 March 1957: 7. 
  4. ^ 4.0 4.1 4.2 4.3 Hobhouse, Hermione (編). Survey of London: Kensington Square To Earl's Court 42. London County Council. 1986 [2022-07-04]. ISBN 0485482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5. ^ Explore our past: 1950 – 1959. British Airways. [4 June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4). 
  6. ^ Air Terminal Moves West. The Times. 7 October 1957: 5. 
  7. ^ Hibbert, Christopher; Weinreb, Ben; Keay, John; Keay, Julia. The London Encyclopaedia third. Pan Macmillan. 9 May 2011: 222 [2022-07-04]. ISBN 978-0-230-7387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6). 
  8. ^ 8.0 8.1 New Air Terminal Can Handle 4,500,000 Passengers. The Times. 6 November 1963: 18. 
  9. ^ An Individual, Or "Seat Miles"?. The Times. 7 November 1963: 6. 
  10. ^ 10.0 10.1 London Air Terminal Damaged by Fire. The Glasgow Herald. 7 December 1963 [20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7). 
  11. ^ Explore our past: 1960 – 1969. British Airways. [4 June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4). 
  12. ^ Checking out of terminal. The Glasgow Herald. 12 May 1972 [20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6). 
  13. ^ Reed, Arthur. BEA to end check-in at West London terminal. The Times. 12 May 1972: 4. 
  14. ^ Woodley, Charles. The History of British European Airways. Casemate Publishers. 2006: 167 [2022-07-04]. ISBN 97818441518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6). 
  15. ^ Chambers, Kate. Time Travel: Town Flyer, 1956. Nov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1 April 2014). 
  16. ^ Calder, Simon. Britain's biggest airline cuts link to Heathrow. The Independent. 14 September 2003 [23 March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1). 
  17. ^ German, Clifford. Regalian to redevelop old air terminal. The Independent. 21 August 1997 [20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3). 
  18. ^ Untitled. Investors Chronicle: 12. 
  19. ^ Middleton, Christopher. A good night at the office?. The Daily Telegraph. 25 February 2006 [23 March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6). 
  20. ^ Eight injured as bomb explodes in air terminal. The Glasgow Herald. 29 September 1973 [20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7). 
  21. ^ London air terminal hit by terror bomb. The Montreal Gazette. 29 September 1973 [20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6). 
  22. ^ Bomb injures eight at air terminal. The Times. 29 September 197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