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西普魯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普魯士省
Provinz Westpreußen
普魯士省份
1773–1829
1878–1920

1878年德意志帝國境內普魯士王國所轄之西普魯士(紅色區域)
區歌
西普魯士之歌
(1878–1920)
國家普魯士
首府馬林韋德 (西普魯士)
(1773–1793, 1806–1813)
但澤
(1793–1806, 1813–1920)
面積 
• 1910
25,534平方公里(9,859平方英里)
人口 
• 1910
1,703,474
歷史 
• 成立
1773
• Division by Napoleon
1806
• 恢復
1815
1824–1878
1919
• 廢除
1920
行政分區但澤行政區
馬林韋德行政區
前身
繼承
皇家普魯士
華沙公國
但澤自由市 (拿破崙時代)
普魯士省
華沙公國
但澤自由市 (拿破崙時代)
普魯士省
濱海省 (1919-1939)
但澤自由市
馬林韋德行政區
波森-西普魯士省
今屬於波蘭

西普魯士省(德語:Provinz Westpreußen; 波蘭語Prusy Zachodnie)是1773-1824年及1878-1918年間普魯士的一個省分。1918年後,該省的中部成為了波蘭走廊但澤自由市,而其餘仍是威瑪共和國的領土則成為了波森-西普魯士和位於東普魯士西普魯士地區

除了這兩段時間西普魯士作為一個省分存在之外,「西普魯士」一詞在13世紀開始,至1945年亦是中歐歷史地區的名稱,歷史上這地區是普魯士人居住的地方,之後的多個世紀德國人斯洛溫人卡舒比人雨格諾派教徒、波蘭人門諾派教徒、蘇格蘭人等相繼遷入。

歷史

[編輯]

十三年戰爭(1454-1466年)之中,波美拉尼亞和普魯士地區的城鎮反抗條頓騎士團國,並尋求波蘭國王卡齊米日四世的協助。在1466年簽訂的托倫條約之中,波美拉尼亞和西普魯士地區成為了波蘭的省分皇家普魯士,獲得了數個特權,特別是在但澤市。1569年皇家普魯士成為了波蘭立陶宛聯邦的一部分,保留了普魯士人的自治政府。另一方面,在托倫條約中降為波蘭附庸的條頓騎士團仍然擁有東普魯士。條頓騎士團國1525年升格為普魯士公國,1660年波蘭喪失了對此地的宗主權。

1772年大部分的王室普魯士地區在第一次瓜分波蘭之中合併到普魯士之內,次年成為了普魯士的西普魯士省,例外的是併入東普魯士省厄姆蘭地區。1793年第二次瓜分波蘭之中,但澤這個漢薩城市已經不能靠本身的財富而存活,所以但澤與另一個漢薩城市托倫一同加入普魯士的西普魯士。大波蘭的一些地區1772年合併到普魯士,南普魯士地區1793年亦合併到西普魯士。

1806年拿破崙戰爭時期,西普魯士的南部地區被劃分到華沙公國之內。1824年至1878年間西普魯士和東普魯士合併到普魯士省,之後重新分開。西普魯士1871年成為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

1919年凡爾賽條約簽訂後,大部分的西普魯士地區被割讓予波蘭第二共和國,該省西部和東部小量地區仍屬威瑪共和國。剩餘的西部地區1922年組成了波森-西普魯士省(1933年後成為了但澤-西普魯士帝國大區波美拉尼亞大區),東部地區則成為東普魯士西普魯士地區

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波茨坦會議中,決定將所有前西普魯士的領土都劃分波蘭管治。這些地區的德國人口都被驅逐到東德,然後讓波蘭人遷入。1949年,這些難民建立了非牟利的西普魯士故土協會

歷史人口

[編輯]
1896年的西普魯士,及但澤灣的地圖
1890年普魯士及其省分的人口
居民 非德裔市民
西普魯士 1,433,681人 1,976人

由1885年至1890年,西普魯士的人口上升了1%。

  • 1875年 - 1,343,057人
  • 1880年 - 1,405,898人
  • 1890年 - 1,433,681人(717,532名天主教徒、681,195名新教徒、21,750名猶太人或其它教徒)
  • 1900年 - 1,563,658人(800,395名天主教徒、730,685名新教徒、18,226名猶太人或其它教徒)

另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