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萌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資本主義萌芽是從明朝中晚期到清朝早期(16至18世紀)的經濟現象,中國大陸的歷史學家把它視為類似於工業化前的歐洲的發展階段,本土工業資本主義發展的先驅。朝鮮民族主義史學也採用這個說法,同時也可以指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主義早期階段。

歷史[編輯]

資本主義萌芽論可以追溯到中國社會史論戰。據現有文獻,最早的相關論述是1935年鄧拓的研究,他認為鴉片戰爭前中國已經產生「新的社會經濟系統的苗芽」。此後呂振羽在1940年明確提出明末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性的手工業工場的雛形」,清朝則已「培養著資本主義的因素」。[1]

1952年出版《毛澤東選集》第二卷時,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中加入了關於資本主義萌芽的一段話:「中國封建社會內的商品經濟的發展,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如果沒有外國資本主義的影響,中國也將緩慢地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

1954年對《紅樓夢》的時代背景的討論,引發了關於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的討論。傅衣凌、侯外廬、吳晗、尚鉞、翦伯贊、吳大琨、黎澍等中國歷史學家相繼撰文,後來彙編為1957年的《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討論集》和1960年的《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討論集·續編》。[2][3] 他們確定了一些發生於16世紀至18世紀的中國經濟進步,包括農業進步和手工藝技術的提高,市場的改善和擴大,以及工資和勞動關係的變化。[4][5]

文革結束後,討論繼續。值得注意是許滌新吳承明主編的《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第一卷《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於1985年出版,集中反映了中國學者資本主義萌芽研究的學術成果。1990年代後,相關討論在中國學術界沉寂下來。[6]

內容[編輯]

陶瓷和絲綢業工作人員(18世紀初)

如何定義「資本主義萌芽」:吳承明提出,「第一,應把資本主義萌芽如實地看作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發生過程」;「第二,資本主義萌芽指的是一種生產關係,而不是一廠一店」,不能舉例論證;「第三,資本主義萌芽是一種新的、先進的生產關係」,將導向新的生產方式[7]

研究者已經指出,晚明和清初,雇傭勞動在紡織品、紙張和其他行業增加。[8][9]然而,他們缺乏歐洲工廠中生產的會計方法。[10]

中國出口到西方,來自美洲的銀流入,擴大貨幣供應量,驅動商業化、市場和稅收。[11][12]接下來的幾個世紀是區域專業化和農村市場的一體化。[12]

評價[編輯]

  • 日本的中國史專家在20世紀50年代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儘管他們總結說,決定性的轉變是不可能的。20世紀80年代,日本晚明史學家護雅夫說這項工作「未能產生令人滿意的理論成果,雖然它發現了豐富的迄今未知的歷史事實」。[13]
  • 西方的經濟歷史學家傾向於否認這些發展預示著朝資本主義轉變。[3][14] 羅茲·墨菲則評價說:「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把明代的這些發展趨勢稱為『資本主義早期的萌芽』,這些見解是非常合理的。」[15]
  • 李伯重認為「資本主義萌芽並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學術問題,而且也是一個具有強烈民族感情的問題」,資本主義萌芽研究是由「別人有,我們也有」的「爭氣」心態引起的,是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表現。因此隨著中國國力的提高,年輕學者對資本主義萌芽研究的興趣隨之減弱。[16]
  • 經濟學家菲利普·黃和李伯重抨擊「資本主義萌芽」理論。他們質疑這一基本假設僅僅基於歐洲的發展經驗,並認為這種類比是以歐洲式的方法扭曲地研究中國歷史。[17][18][19]
  • 王學典認為包括資本主義萌芽問題在內的「五朵金花」問題是「假問題」,但蘊含著「真學術」。
  • 黃仁宇認為需要把資本主義看成一種組織和運動。說中國已有了資本主義萌芽實無意義,就像是把小孩子叫做「預備成人」。[20]

其他[編輯]

朝鮮民族主義歷史學家接受萌芽論,以反對認為朝鮮工業化是日本工業化的結果的觀點。[21] 根據這一理論,17世紀的勞力短缺下,農民採用更有效耕作方法,導致商業化和原始工業化,這被日本19世紀後期的干擾截斷。[22] 這成為南、北朝鮮的學校教科書的正統理論。[23] 然而,自1980年代以來,韓國歷史學家對這個理論失望。[24]

參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 ^ 仲 (2003),第224-225頁.
  2. ^ Feuerwerker (1961),第327頁.
  3. ^ 3.0 3.1 Brook (2002),第150頁.
  4. ^ Myers & Wang (2002),第643-644頁.
  5. ^ Faure (2006),第16-17頁.
  6. ^ 仲 (2003),第227頁.
  7. ^ 仲 (2003),第234頁.
  8. ^ Faure (2006),第17頁.
  9. ^ Rowe (2002),第526頁.
  10. ^ Faure (2006),第18頁.
  11. ^ Myers & Wang (2002),第589–590頁.
  12. ^ 12.0 12.1 Von Glahn (1996),第2頁.
  13. ^ Brook (2002),第151–152頁.
  14. ^ Pomeranz (2000),第217頁.
  15. ^ 墨菲 (2004),第296頁.
  16. ^ 李 (2000),第23頁.
  17. ^ Huang (1991),第313–314頁.
  18. ^ Li (1998),第161–163頁.
  19. ^ Ma (2004),第261頁.
  20. ^ 黃 (2008),第295頁.
  21. ^ Eckert (1996),第2頁.
  22. ^ Cha (2004),第279–280頁.
  23. ^ Cha (2004),第278頁.
  24. ^ Cha (2004),第278, 288–289頁.

來源[編輯]

  •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歷史教研室 編,《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討論集》(上、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7年。
  • 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教研室 編,《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討論集·續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0年
  • 許滌新、吳承明,《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 趙, 曉華,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学术研究与论争,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2004, ISBN 9787806477687. 
  • 黃, 仁宇, 中国大历史,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8, ISBN 978710803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