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越王者旨於睗劍 (浙江省博物館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越王者旨於睗劍浙江省博物館館藏文物,1995年在香港從日本收藏家處購買。該劍是諸多越王者旨於睗劍中的一把,是春秋時期越國君主者旨於睗時期鑄造的銅劍。

入藏經過[編輯]

1995年9月,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受到香港朋友的傳真,稱在香港市場上發現一柄青銅古劍,請求馬承源過目鑑別。馬承源根據其色澤、銘文和纏緱初步判斷,很可能是一柄春秋戰國時期的越王寶劍。隨後他動身奔赴香港,並聯絡浙江省博物館館長曹錦炎,兩人根據調查確定是一把戰國越王者旨於睗劍[1]

然而浙江博物館在與賣方溝通下,賣方開價為100萬港幣。當時也有其他買家表達出強烈購買意願,有日本收藏家甚至提出150萬港幣要約[1]。馬承源隨後多次去香港協商,先借朋友10萬港幣為定金,將此劍帶回內地。與此同時,浙江省博物館發出一份呼籲企業參與拯救珍稀國寶的倡議書;此書得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注,隨後新聞媒介以及浙江各大企業相繼介入響應。終於在省政府牽頭下,杭州鋼鐵集團出資136萬港幣,將戰國越王者旨於睗劍贖回,並無償捐贈給浙江省博物館[2]

形制銘文[編輯]

該劍全長52.4厘米,最寬的地方達到4.1厘米,中間突起的劍脊呈一條直線,直至鋒尖,劍脊左右兩邊的劍從規整勻稱,兩從斜弧,雙刃呈弧形於近鋒處收狹,劍體全身呈黃白色。劍格兩面鑄雙鉤鳥蟲書銘文,正面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為「者旨於睗」。字口間鑲嵌著極薄的綠松石,劍莖繞絲質纏緱,已呈黑色,帶寬約2厘米[3]

其他相關[編輯]

1995年12月28日,浙江省文化廳和文物局舉辦隆重的捐贈儀式,國家文物局局長張德勤出席並高度評價此事。浙江博物館也將此定為鎮館之寶之一[4]

圖片[編輯]

參考[編輯]

  1. ^ 1.0 1.1 張瑤著. 青铜大家 马承源传.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4.05: 125–126. ISBN 978-7-214-12120-2. 
  2. ^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以德育人 传承文明 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指南.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2006: 39–42. 
  3. ^ 中國考古學會編. 中国考古学年鉴 1996.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8.06: 270. ISBN 7-5010-0969-4. 
  4. ^ 中國共產黨浙江委員會,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 浙江年鉴 1996.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09: 236. ISBN 7-213-013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