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近代英語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近代英語
英語語言
區域英格蘭,南蘇格蘭愛爾蘭威爾斯以及大英帝國
年代發展於現代英語之前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3
ISO 639-6emen
本條目包含國際音標符號。部分作業系統瀏覽器需要特殊字母與符號支援才能正確顯示,否則可能顯示為亂碼、問號、空格等其它符號。

近代英語(英語:Early Modern English,可縮寫為 EModE[1]),又譯近世英語,指英格蘭王國都鐸時期王政復辟時期的近代早期英語,也就是從十五世紀末的中古英語到十七世紀中晚期的現代英語之間過渡的英語變體。自1603年詹姆士一世登上英國王位,此時期前後逐漸醞釀產生的英語標準開始對中古蘇格蘭語產生影響,包括其口語書面語

現代英語讀者大都能讀懂用晚期近代英語寫成的文字(例如《欽定版聖經》的初版,以及莎士比亞的作品等),但比這更早的作品就比較難以讀懂了(如《亞瑟之死》)。十七世紀初的近代英語給現代英語的語法拼寫習慣打下了基礎。

歷史

[編輯]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

[編輯]

從中古英語的轉化

[編輯]
中古英語到近代英語的轉變不只是發生在詞彙語音上,這種轉變開啟了英語歷史的新紀元。這個時期的英語更為標準化,有著更豐富的詞彙,還興起了長久不衰的文學。至此,多種方言共存發展的時代成為了永久的歷史。
  • 1476年,威廉·卡克斯頓開始在倫敦西敏地區興辦印刷業,它所採用的語言反映了各個作家方言和風格的多變。
  • 卡克斯頓出版了馬洛禮的《亞瑟之死》,這是第一本用英語語言寫成的暢銷出版物。馬洛禮的語言,雖然在某些方面很古老,但很明顯他使用的是近代英語,也可能帶點約克郡和內陸方言。
  • 1491年(或許是1492年),理察·平森在倫敦開創印刷事業,他的風格偏向於「平衡法院標準」(即中古英語,英國政府所用的英語形式)。

亨利八世

[編輯]
都鐸時期(1485年至1603年),英國文藝復興
  • 約1509年,平森成為了國王的官方印刷員。
  • 自1525年起,威廉·廷代爾的聖經譯本開始出版(最初遭到封禁)。
  • 1539年,第一部權威的英語版聖經《The Great Bible》出版,該版本由邁爾斯·科弗代爾編輯完成,很大程度上借鑑了廷代爾的版本。這本聖經曾廣泛用於教堂誦讀,它給英格蘭島的人們帶來了英語的一種標準形式。
  • 1549年,《公禱書》英文版第一版在托馬斯·克蘭默的管理下出版,該書將許多教堂用語標準化。有觀點稱,由於參加祈禱書禮拜儀式曾是法律規定的活動,人們反覆地使用祈禱書中的語言助推了現代英語的標準化。[2]

伊莉莎白時代

[編輯]
伊莉莎白時期為1558年至1603年

十七世紀

[編輯]

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時期

[編輯]
詹姆斯一世時期(1603年至1625年)
查理一世時期以及英國內戰時期(1625年至1649年)
  • 1647年,第一版《Beaumont and Fletcher folio》出版

空位期和王政復辟時期

[編輯]
英國內戰以及空位期是英國史上一次社會劇變、政局動盪的時期。
  • 1651年,托馬斯·霍布斯的《利維坦》出版
王政復辟時期的文學在不同流派之間的差異明顯。喜劇中的「王政復辟」持續到了1700年,而在詩歌中,僅持續到1666年(史稱 annus mirabilis,奇蹟的一年)。而在散文中,「王政復辟」直到1688年才結束,這一時期還有在新聞期刊中不斷升級的繼位權的爭鬥。文學中的「王政復辟」也有可能持續到1700年,到那時的期刊的內容才漸漸安定下來。

向現代英語的發展

[編輯]

十七世紀,英國港口城鎮(以及他們的說話方式)受到以前的首府的影響。這段時期的英格蘭恢復了內部和平和相對穩定,從1690年開始,許多文藝作品(包括文學)得到發展。現代英語是從1714年的喬治時期開始發展的,但英語的正寫法直到1755年《詹森字典》出版都還沒有穩定下來。

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莎士比亞的作品的重要性蓋過了其他伊莉莎白時期的作家的作品,為現代英語的發展做出了諸多貢獻。這也就解釋了莎士比亞的戲劇在現在為什麼讀起來熟悉又好懂,即使這些作品是在400多年前寫成的。但600多年前(14世紀)傑弗里·喬叟威廉·朗蘭的作品對於大眾來說就不怎麼容易看懂了。[3]

正寫法

[編輯]
莎士比亞的寫作和近代英語有著緊密的聯繫

近代英語的正寫法(文字規範)和現在所用的差不多,但是拼寫方面相對不穩定。近代英語和現代英語都從元音大推移時期的語言習慣中繼承了正寫法。 近代英語中的某些文字規範後來失傳了,列舉如下:

  • 字母 S 本來有兩種小寫:和現在寫法一樣的 s(短 s)和 ſ(長 s)。短 s 用於詞尾,其他地方均用長 s。當 s 雙拼時產生例外,有時寫成 ſſ,有時又寫成 ſs。[4] 這和希臘語中的字母 Sigma(σ、ς)的情形相似。
  • uv 這兩個字母在當時只是一個字母的兩種寫法,並不是兩個不同的字母。印刷時 v 用在詞首,u 用在其他地方。[5] 例如 vnmoued 即現在的 unmoved,loue 就是現在我們所寫的 love。
  • ij 和上面一樣,在當時不是兩個字母,只是同一字母的不同寫法。例如 joy 會寫成 ioy,just 會寫成 iust。
  • 字母Þ(讀作 thorn)在近代英語仍在使用,但逐漸只用於手寫。人們常用 Y 來代替 Þ。[6]
  • 不發音的 e 經常被附加在單字上,而且在加上這樣的 e 的時候,詞尾的輔音通常要雙寫。例如 ſpeake 即現在的 speak, cowarde 即現在的 coward, manne 即現在的 man, runne 即現在的 run。
  • /ʌ/ 這個音通常被寫作 o(比如 son),那麼 現在的 summer 和 plumb 就會被寫作 ſommer 和 plombe。[7]

其實在近代英語剛出現的時候,英文的拼寫法仍然沒有固定標準,比如 Julius Caesar 寫成 Julius Cæſar, Ivlivs Cæſar, Jvlivs Cæſar, Iulius Cæſar 都可以。He 這個單字,在同一個句子裡寫成 he 或者 hee 都行,莎士比亞的戲劇中就存在此類現象。

音系

[編輯]

輔音

[編輯]

元音與雙元音

[編輯]

R元音

[編輯]

特定詞彙

[編輯]

文法

[編輯]

代名詞

[編輯]
近代英語人稱代名詞
主格 間接格 屬格 所有格代名詞
第一人稱 單數 I me my/mine[# 1] mine
複數 we us our ours
第二人稱 單數非正式 thou thee thy/thine[# 1] thine
複數 或 正式 ye, you you your yours
第三人稱 單數 he/she/it him/her/it his/her/his (it)[# 2] his/hers/his[# 2]
複數 they them their theirs
  1. ^ 1.0 1.1 my, mine, thythine在名詞前被用作所有格形容詞,亦可作為後面不加名詞的所有格代名詞。All four forms are used as possessive adjectives: mine and thine are used before nouns beginning in a vowel sound, or before nouns beginning in the letter h, which was usually silent (e.g. thine eyes and mine heart, which was pronounced as mine art) and my and thy before consonants (thy mother, my love). However, only mine and thine are used as possessive pronouns, as in it is thine and they were mine (not *they were my).
  2. ^ 2.0 2.1 From the early Early Modern English period up until the 17th century, his was the possessive of the third-person neuter it as well as of the third-person masculine he. Genitive "it" appears once in the 1611 King James Bible (Leviticus 25:5) as groweth of it owne accord.

動詞

[編輯]

時態與數量

[編輯]

在近現代時期,動詞的屈折變化在向現代形式發展的過程中逐漸簡化。

情態助動詞

[編輯]

完成體與進行體

[編輯]

詞彙

[編輯]

現代英語中的一些常用詞是經過了語義縮小的。以動詞 suffer 為例,字面上講是「承受痛苦、困難」的意思。但自從十四世紀開始,這個詞有了「允許」的意思。這一義項一直被保留到近代英語,例如《欽定版聖經》中的《Suffer the little children》。然而現代英語中已經沒有這個意思了。

參見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e.g. Río-Rey, Carmen. Subject control and coreference in Early Modern English free adjuncts and absolutes. English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10-09, 6 (2): 309–323 [2009-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21). 
  2. ^ Stephen L. White, "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an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Anglican, 32:2(4-11), April, 2003
  3. ^ Ignorance, Faust o, Shakespeare's Works and Elizabethan Pronuncia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1.
  4. ^ Burroughs, Jeremiah; Greenhill, William. The Saints Happinesse. 1660.  Introduction uses both happineſs and bleſſedneſs.
  5. ^ Sacks, David. The Alphabet. London: Arrow. 2004: 316. ISBN 0-09-943682-5. 
  6. ^ Sacks, David. Language Visible. Canada: Knopf. 2003: 356–57. ISBN 0-676-97487-2. 
  7. ^ .W. Skeat, in Principles of English Etymology, claims that the o-for-u substitution was encouraged by the ambiguity between u and n; if sunne could just as easily be misread as sunue or suvne, it made sense to write it as sonne. (Skeat, Principles of English Etymology, Second Series. Clarendon Press, 1891. Page 9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