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金腹雙鋸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金腹雙鋸魚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鱸型目 incertae sedis
科: 雀鯛科 Pomacentridae
屬: 雙鋸魚屬 Amphiprion
種:
金腹雙鋸魚 A. chrysogaster
二名法
Amphiprion chrysogaster
Cuvier, 1830
異名
  • Amphiprion chryogaster
    Cuvier, 1830
  • Amphiprion fusciventer
    Bennett, 1832
  • Amphiprion mauritiensis
    Schultz, 1953

金腹雙鋸魚,為條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

分布[編輯]

本魚分布於模里西斯留尼旺

深度[編輯]

水深2至40公尺

特徵[編輯]

本魚體側扁,口小。體色為深褐色,唯下頷、腹部、胸鰭及腹鰭為金黃色,體具3條白色橫帶,一條在眼後,一條在背鰭基部,一條在尾柄處,背鰭硬棘10枚;軟條16至17枚;臀鰭硬棘2枚;軟條13至14枚。體長可達15公分[2]

生態[編輯]

本魚棲息在珊瑚礁區或潟湖,與海葵共生,有嚴格的統治階級,最大且最具攻擊性的魚是雌魚,位於頂部,一群中只有兩隻一雄一雌,透過體外受精進行繁殖,該物種是連續雌雄同體,首先發育成雄魚,成熟後變成雌魚,具領域性,屬雜食性,以藻類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經濟利用[編輯]

為觀賞性魚類。

相似種[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