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金鼎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金鼎漢
出生1930年9月13日
 中華民國湖南省長沙市
逝世2020年11月28日(2020歲—11—28)(90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職業翻譯家、教授
語言漢語印地語
民族漢族
母校北京大學
創作時期1955年至今
體裁小說
代表作《羅摩功行之湖》
獎項世界印地語榮譽獎
1993年
印地語研究最高獎「喬治·格里森獎」
2001年
父母父親金岳礽
親屬叔父金岳霖
哥哥金鼎新

金鼎漢(1930年9月13日—2020年11月28日),男,浙江諸暨人,生於湖南長沙,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度學者、翻譯家。畢業於北京大學,精通印地語,以研究印度文化而著名。曾任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中國南亞學會顧問。[1]

生平[編輯]

1930年,金鼎漢出生在湖南省長沙市。父親金岳礽,冶鐵技術工程師;叔父金岳霖,哲學家;哥哥金鼎新中國致公黨中央委員。

1955年,金鼎漢從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今東方語言文化系)畢業,畢業後留校執教,教印地語,同時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1992年,金鼎漢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20年11月28日12時20分,金鼎漢在北京市逝世,終年90歲。[2]

作品[編輯]

獎項[編輯]

  • 2001年,獲印度總統納拉亞南頒發的國際印地語研究最高獎「喬治·格里森獎」。[3][4]
  • 2015年,獲印度文學院名譽院士學銜。[5]

參考文獻[編輯]

  1. ^ 架起中印文化交流的桥梁——访印地语学者金鼎汉先生(二). 北京大學. 2014 [2014-01-07]. [失效連結]
  2. ^ 金鼎汉先生讣告.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 2020-12-03 [2014-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3). 
  3. ^ 3.0 3.1 性格差异 文化互补——访中印文化交流使者金鼎汉. 國際在線. 2013-05-16 [2014-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7). 
  4. ^ 4.0 4.1 金鼎汉获印地语研究最高奖乔治、格里森奖. 光明網. 2011-07-17 [2014-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5. ^ 外国语学院金鼎汉教授荣获印度文学院名誉院士学衔. 北京大學新聞中心. 2015-09-16 [2014-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