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鐵皮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鐵皮鼓
原名Die Blechtrommel
作者君特·格拉斯
類型小說
系列但澤三部曲
語言德語
主題內疚小資產階級責任逃避、死亡欲力、Germany–Poland relations、天主教納粹主義退行內在移民 編輯維基數據
故事時代背景1910年代1920年代1930年代1940年代195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戰間期第二次世界大戰、reconstruction、水晶之夜但澤波蘭郵局保衛戰、Q48755637、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對德意志人的驅逐 編輯維基數據
故事背景地點Bysewo、澤茲斯卡茲、Labesweg、希魯德梅希切區、Forest Opera、奧利瓦、Collegiate church of Gdańsk Wrzeszcz、Brzeźno、格但斯克主城、Zaspa Cemetery in Gdańsk、梅斯巴黎、卡堡縣、Löwenburg、Jülicher Straße、Stockum、杜塞道夫老城、格雷斯海姆 編輯維基數據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Luchterhand
出版時間1959年
出版地點德國
媒介Print (Hardcover & Paperback)
頁數736 pp
系列作品
續作貓與鼠
規範控制
ISBNNA

鐵皮鼓》(德語:Die Blechtrommel)是君特·格拉斯1959年寫的小說,為作者驚世之作「但澤三部曲」的第一部。故事以第一人稱描述,即由主人公奧斯卡自述人生經歷。小說的主要素材則是作者格拉斯本人的經歷與見聞。曾被改編成同名電影搬上銀幕,獲得1980年度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90年3月,《鐵皮鼓》中譯本由上海譯文出版社首次出版。

情節摘要

[編輯]

小說情節為主人公奧斯卡·馬策拉特自述的人生經歷,以他在1952-1954年間住在療養院,恢復為一般人之前回憶往事而寫下的自傳。故事從奧斯卡在娘胎里盯著「兩隻六十瓦的燈泡」誕生在但澤自由市(今波蘭格但斯克)開始講起。由於先天賦予了可以擊碎玻璃的刺耳尖叫,奧斯卡將它用作對抗成人世界的武器,並聲稱自己是那些一生下來便智力超常、具有透視聽覺的嬰孩。三歲生日那天他得到了一個禮物:鐵皮鼓,在看穿了成人世界的愚蠢和虛偽之後,奧斯卡決定停止長大,從此身高一直停留在三歲的高度。

奧斯卡認為自己有兩個「假設的父親」:一個是母親的丈夫阿爾弗雷德,納粹黨員;另一個是她的秘密情人揚,波蘭人,後來在保衛波蘭郵局戰鬥中被處決。奧斯卡母親死後,他的父親阿爾弗雷德娶了保姆瑪麗亞,同時也是奧斯卡的第一位情人。他們結婚後,瑪麗亞給奧斯卡生了一個兒子:科特。奧斯卡希望他在三歲時也停止生長,卻失望的發現科特堅持要長大。

二戰時期奧斯卡加入了侏儒表演劇團,在前線陣地為納粹德國軍隊表演。他的第二個情人,同樣也是微型人的羅絲微塔,在盟軍登陸諾曼第時死於轟炸,之後奧斯卡就回到了家鄉,並且成為了一夥年輕犯罪分子的首領。1945年初蘇聯軍隊奪取了但澤,阿爾弗雷德在試圖吞下納粹領章時被亂槍打死。埋葬父親時奧斯卡丟掉了鐵皮鼓,被親生兒子科特用石子擊中腦後,開始長個子,同時唱碎玻璃的特異功能也開始消失。

戰後,奧斯卡與瑪麗亞和兒子一起搬到了杜塞道夫,在那裡他做了裸體模特並雕刻墓碑。愛上了鄰居多蘿西婭修女,卻沒有引誘她。奧斯卡潛心於研究鐵皮鼓,成為了受到歡迎爵士鼓手,變得出名和富有。有一天他散步時發現了一截斷指——被謀殺的多蘿西婭修女的無名指。奧斯卡此時已厭倦了名利帶給他的困擾,於是偽認自己是謀殺犯而被送進了精神病療養院,在那裡寫下了回憶錄自述。

主要人物

[編輯]

第一章

[編輯]
  • 奧斯卡·馬策拉特:本書主人公,自述者
  • 布魯諾·明斯特伯格:奧斯卡的護理員
  • 安娜·科爾雅切克·布魯斯基:奧斯卡的外祖母
  • 約瑟夫·科爾雅切克:奧斯卡的外祖父
  • 艾格尼絲·科爾雅切克:奧斯卡的母親
  • 揚·布魯斯基:艾格尼絲的表兄弟和情人,可能是奧斯卡生父,因身為波蘭人所以政治立場站在波蘭人一邊
  • 阿爾弗雷德·馬策拉特:艾格尼絲的丈夫,納粹黨員
  • 西格斯蒙德·馬庫斯:猶太玩具商,死於水晶之夜

第二章

[編輯]
  • 瑪麗亞·特魯欽斯基: 艾格尼絲死後艾爾弗雷德雇來打理商店的姑娘,奧斯卡的第一任情人

第三章

[編輯]
  • 多蘿西婭: 杜塞道夫的修女及護士

寫作風格

[編輯]

奧斯卡·馬策萊特是個不可信任的講述者,在他心智健全,或是近乎瘋狂時,從來沒有頭腦清楚過。他以第一人稱敘述時往往又與他的自傳相矛盾,如他對保衛波蘭郵局戰鬥的不同解釋。小說本質上帶有強烈的政治意義,但遠遠超出了政治小說的範疇,裡面包含了寓言神話傳奇等元素。

鐵皮鼓本身帶有很強的宗教色彩,包括猶太教基督教。在書中奧斯卡同時與耶穌撒旦對話,他的同夥稱他為「耶穌」,而在書的最後他則稱自己為「撒旦」。

主題

[編輯]

藝術對抗戰爭

[編輯]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奧斯卡的藝術和音樂相比較,隱含的思想是藝術有能力戰勝戰爭和憎恨。奧斯卡用他的音樂才能來避免戰鬥,在書的第九章,在講壇上,奧斯卡擊鼓打斷了納粹黨的集會。奧斯卡演奏的旋律比集會的行軍步調複雜的多,也多了些肉慾色彩。儘管打斷了納粹黨的集會,他的音樂的力量仍是不明確的。看起來鼓樂只是簡單的打斷了集會,並不是純粹的對抗納粹的道德力量。奧斯卡還有一個特別明顯的音樂元素,那就是他的聲音。並非歌聲,奧斯卡的聲音是具有難以置信力量的駭人的尖叫。叫聲能夠振碎玻璃,奧斯卡做搶劫犯罪團伙首領的時候用來打碎商店的前窗。格拉斯用詩歌的想像力敏銳的同政治、文化事件相融合,使讀者認識到奧斯卡就是水晶之夜納粹撕下偽裝發出侵略信號的夜晚)的化身。從根本上說,奧斯卡仍是一個複雜的、魔術般的象徵性的人物,體現了他希望揭開納粹黨侵略本質的願望。格拉斯漂亮的闡述了戰後德國人意識的矛盾性甚至是有精神分裂症狀的。

納粹恐怖政策

[編輯]

《鐵皮鼓》跨越了從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地域覆蓋但澤科隆羅馬巴黎諾曼第。格拉斯描述了納粹的行徑包括從水晶之夜到處決但澤波蘭郵局保衛戰的生還者。

改編

[編輯]

電影

[編輯]

1978年被沃克·施隆多夫改編成電影《鐵皮鼓》,1979年與《現代啟示錄》分享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並於1980年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廣播劇

[編輯]

1996年由菲爾·丹尼斯主演的廣播劇在BBC播出,麥克·沃克改編,並獲得全英寫作協會最佳劇本獎。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