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恩斯坦訴波特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恩斯坦訴波特案
(Arnstein v. Porter)
法院美國聯邦第二巡迴上訴法院
案件全名Arnstein v. Porter

阿恩斯坦訴波特案(英語:Arnstein v. Porter[1]美國版權法中的一個案例,為確定版權侵權的實質相似性英語substantial similarity開創了先例。

事實性陳述[編輯]

伊拉·B·阿恩斯坦英語Ira B. Arnstein[2]起訴著名作曲家科爾·波特侵犯版權。阿恩斯坦是一位專業歌曲作家,出版了多首流行歌曲。他聲稱波特抄襲了他的一些歌曲,主要是《上帝是我的牧羊人》和《母親的祈禱》。波特反駁說,他從未聽過阿恩斯坦的歌曲,並且這些歌曲是獨立創作的。阿恩斯坦認為波特招募了間諜或「傀儡」來竊取歌曲。波特提出了簡易判決英語summary judgment動議。

初審法院批准了波特的簡易判決動議。法院依賴專家關於歌曲相似性的證詞,發現波特的歌曲並不實質相似。阿恩斯坦提出上訴。

觀點[編輯]

上訴法院推翻了原判並發回重審。法院提出了關於侵權分析的兩步測試:

  1. 必須有證據表明被告接觸過受版權保護的作品;
  2. 必須有有證據表明二者的作品實質上相似。

此次上訴的主要問題是,下級法院是否因批准簡易判決動議而剝奪了原告就其版權侵權訴訟進行庭審的權利。關於第一步,下級法院認定原告的論證「非常精彩」。但侵權分析的第二步中,原告的論證存在一些瑕疵,尤其是作品之間的相似性。

關於侵權分析的第二步,確定實質性相似應從「普通聽眾」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專業人士角度。原告受法律保護的利益不在於他作為音樂家的聲譽,而在於他的作品可能帶來的經濟收益,這種收益來自於普通公眾對其作品的認可。因此,這一步分析要回答的問題是:「被告是否從原告的作品中獲取了大量非專業聽眾喜聞樂見的內容,而這些非專業聽眾正是此類流行音樂的創作對象,因此被告是否非法占有了屬於原告的東西?」

在本案中,上訴法院在聽取了各自的作品後,無法得出結論認為「相似度太低,以至於在盜用問題上,初審法官可以合法地做出被告勝訴的判決」。因此,法院將案件發回原審法院,由陪審團進行審判。

參考資料[編輯]

  1. ^ Full Text of Arnstein v. Porter, 154 F.2d 464 (2d Cir. 1946). [2024-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4). 
  2. ^ A Professional Victim: On Ira B. Arnstein. [2024-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