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樹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陸樹聲
陸樹聲

《陸文定公像冊》之陸樹聲像,·沈俊繪
現藏於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


大明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
籍貫 直隸華亭縣朱家村(今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
族裔 漢族
原名 林樹聲
字號 字與吉,號平泉,又號無諍居士、長水漁隱、適園主人、九山山人、大歇生等
諡號 文定
出生 正德四年(1509年)二月初九日
直隸華亭縣朱家村(今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
逝世 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
直隸華亭縣朱家村(今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
配偶 娶李氏
親屬 (弟)陸樹德
(子)陸彥章
(孫)陸慶曾
出身
  • 嘉靖十九年庚子科舉人
  • 嘉靖二十年會元,殿試二甲賜進士出身
經歷
著作
  • 《陸文定公集》

陸樹聲(1509年—1605年),與吉,一字維吉平泉,又號無諍居士長水漁隱適園主人九山山人大歇生等,直隸華亭朱家村(今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平[編輯]

本姓林[1],少時種田,有空便讀書,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式庚子科應天鄉試第五名舉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聯捷會試第一,殿試位列二甲第四名,復姓陸。改庶吉士,二十四年十二月服闋授編修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回鄉,後被起用為南京國子監司業,四十三年五月升左春坊左諭德南京翰林院事,十月回坊,仍兼翰林院侍讀、管理誥敕,四十四年十月升太常寺卿、管南京國子監祭酒事,四十五年十一月升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隆慶元年(1567年)四月以疾不能赴任,乞在籍調理。二年三月起原職,七月稱病不能赴任,三年四月准回籍調治養病,十二月起復,恢復陸姓,以原官掌詹事府事,教習庶吉士,四年四月稱疾不能赴官,仍賜之告假。

萬曆即位,隆慶六年(1572年)七月起升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萬曆元年(1573年)赴任,十二月五疏乞休,賜馳驛回籍,病痊起用。萬曆三十三年七月卒,享年九十七,贈太子太保文定

事跡[編輯]

陸樹聲的同鄉徐階與同年高拱先後為首輔,他無意逢迎,多次稱病辭官不就,反倒使他的聲望和影響力大為提升。張居正當國,欲加以結納,用後進之禮主動上門拜謁,陸樹聲卻不假辭色,使張居正失望而歸。

後因個性剛直,得罪宦官,遭到宦官以小手段戲辱,連上幾疏辭官。張居正告訴其弟陸樹德說:「朝廷就要任用平泉為相了。」暗示要其留任。陸樹聲得知後說:「一個史官,曾離開朝廷二十年,難道還希求宰相之位嗎?以虛假的禮遇籠絡我,有何益處?」不久,終辭官歸里。[2]

著作[編輯]

飲茶,著有《茶寮記》、《煎茶七類》。又有《清暑筆談》等,收於《陸文定公集》。

佚聞[編輯]

棗林雜俎》載其告歸南還,與某舉人爭舟謙讓之事。[3]

親屬[編輯]

曾祖陸庭訓。祖父陸蘭,義官。父林鵠,字九霄,別號誌梅,本姓陸,林為母姓[4]。母沈氏。嚴侍下。兄林樹芳。弟林樹德。

其弟為陸樹德。其子陸彥章萬曆十七年己丑科進士,官至南京刑部右侍郎。其孫陸慶曾因捲入丁酉科場案清廷流放尚陽堡

參考資料[編輯]

  1. ^ 《萬姓統譜》載,陸樹聲,原姓林,名林樹聲,後改姓陸。《閱世編》載:樹聲自幼鞠於母家,隨母姓為 林,居松江府青浦縣林家角。後改為陸姓,其後裔為陸姓。
  2. ^ 《明史·卷216·列傳第104·陸樹聲》:萬歷改元,中官不樂樹聲,屢宣詣會極門受旨,且頻趣之。比趨至,則曹司常事耳。樹聲知其意,連疏乞休。居正語其弟樹德曰:「朝廷行相平泉矣。」平泉者,樹聲別號也。樹聲聞之曰:「一史官,去國二十年,豈復希揆席耶?且虛拘何益。」其冬,請愈力,乃命乘傳歸。
  3. ^ 《棗林雜俎·卷48》:陸樹聲 華亭陸平泉先生,以侍郎予告南還。值孝廉舟竟前,其僮曰:「我相公官不止此。」陸徐呼其僮入舟,諭曰:「相公他日不為我官,但我前日曾經為相公官。」
  4. ^ 徐階,《封翰林院編修文林郎志梅林君墓志銘》:君諱鵠,字九霄,別號誌梅,陸姓,其曰林者,從其外氏也。始君考馨翁娶於林,凡生三子,君最幼,甫三月而孤。母舅槎軒君,屬其子浩之其後。槎軒父子相繼卒,陸亦中落。兩家之孤寡,與其婚嫁喪葬之事,皆仰給於君。於是時,君以孝義有聲於鄉著甚。及君益長,喜讀書能誦說古今,言鏗鏗可聽,又喜施與罊所有無吝色,故君雖自處峻,乃鄉之人,莫敢望焉。
    嘉靖辛丑(1541)子樹聲會試禮部第一,遂舉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編修,封君如其官。吳之俗,縉紳父兄子弟,往往藉聲勢廣交接。君獨不入城,府郡大夫,有終三年未及識君者。編修既仕,則欲復其姓,數跽以請。君流涕曰:汝他日自為之,吾不忍也。編修重違君志,不果。今年春,將舉翰林之有文行者,授**二王經,予與大學士李公,首以編修薦疏且上,而編修得君書心動,即乞歸省。予益賢之,比至則君已卒。君故有篋,常置案間,疾革指而言,曰:吾所存惟是。編修泣發之,獨遺言一紙諄諄,欲其子孫,仕者為良臣,居者為良民而已。嗟乎,人死乃間真性,若君者,其平生為善,豈有所矯飾耶。
    君世居華亭,曾祖諱某,祖諱某,考諱某,字某,鄉人稱之曰:馨翁,配沈氏,先卒,贈孺人。子男三,長樹芳,次即編修,次樹德,鄉進士。女二,嫁奚日新,張紹。孫男三,壑,國子生,埜,庠生,元壽。女六,曾孫男二女四。君生弘治庚戌三月十八,卒以嘉靖壬子四月六日,享年六十三。卒之歲月日,編修與其兄弟葬君葑澳塘之原,與沈孺人同壙,而以學憲莫君狀來徵銘,銘曰:不知其生觀,其死不知其身。觀其子,蓋古之論人,而吾之所以三嘆而銘君者,以此。
  • 《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平泉諡文定陸公傳》(明)鄒元標 撰(《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明洪武至崇禎·願學集卷六下》)
  • 于慎行,《資政大夫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贈太子太保諡文定平泉先生陸公樹聲墓誌銘》,國朝獻徵錄,34卷,558-562
  • 《王龍溪全集·卷14》:《從心篇壽平泉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