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檳產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香檳區的葡萄種植區

法國東北部有一片歷史悠久的香檳葡萄酒產區,以生產香檳而聞名。香檳是一種以該地區名字而命名的起泡白葡萄酒。歐盟及大多數國家/地區都將 "香檳 "一詞專用於這種位於巴黎以東約160公里(100英里)的地區的葡萄酒。香檳區的葡萄種植邊界是依法界定的,在歷史悠久的省份內分為五個葡萄酒產區:奧布、象牙海岸白丘、象牙海岸塞尚、蘭斯山和馬恩河谷。蘭斯市埃佩爾奈鎮是該地區的商業中心。蘭斯以其大教堂而聞名。該大教堂是法國國王加冕典禮的舉辦地,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1]

香檳區位於法國的北部邊緣,其歷史在這一獨特風土的發展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靠近巴黎的地理位置促進了該地區葡萄酒貿易的經濟繁榮,但也使村莊和葡萄園成為軍隊進軍法國首都的必經之路。儘管軍事衝突頻繁發生,該地區在中世紀早期就以高質量的葡萄酒生產而聞名。隨著17和18世紀大型香檳酒廠的出現,該地區的生產商開始釀造起泡酒以維持這種聲譽。這一地區主要種植的葡萄品種有霞多麗、黑皮諾和莫尼耶皮諾。黑皮諾在蘭斯山的長勢很好,是奧布地區種植最廣泛的葡萄。莫尼耶皮諾是馬恩河谷的主要葡萄品種。白丘地區專門種植霞多麗。[2]

17世紀香檳等起泡酒的發源是香檳產區獨特的白堊地貌和由此產生的農工業體系的結果。因此,該地區的許多生產基地和酒窖於2015年作為香檳山坡、房屋和酒窖遺址的一部分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3]

地理和氣候[編輯]

蘭斯山區韋爾澤奈的香檳葡萄園

香檳產區位於北緯49度附近整個葡萄酒產地的北部邊界。由於過高的緯度和10℃(50°F)的年平均氣溫,該地的葡萄很難完全成熟。而森林的存在可以穩定溫度並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十分有助於葡萄的成熟。同時,涼爽的溫度有助於在葡萄中產生高濃度的酸,為釀造起泡酒提供了理想的條件。 [4]

7月是葡萄的生長季節,平均溫度為18℃(66°F)。該地區的年平均降雨量為630毫米(25英寸),而9月收穫月的降雨量為45毫米(1.8英寸)。全年,種植者都要注意防範葡萄生長過程中的真菌病害和早春霜凍。[5]

古代海洋在7000萬年前消退時留下了白堊土沉積物。1000萬年前發生在該地區的地震將箭石化石的海洋沉積物推向地表,形成了箭石白堊地形。土壤中的箭石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它吸收太陽的熱量,並在夜間逐漸釋放出來。這種土壤造就了香檳酒特有的輕盈和細膩的口感。奧布地區是個例外,它的土壤主要是粘土。 [4]白堊還用於地下酒窖的建造,可以在葡萄酒存放於酒瓶期間保持低溫環境。 [5]

歷史[編輯]

烏爾班二世教皇雕像

從查理曼大帝鼓勵該地區種植葡萄,到他的兒子路易斯在蘭斯加冕,在加洛林統治時期,香檳產區迎來繁榮發展。蘭斯為國王加冕的傳統也為產自該地區的葡萄酒帶來了聲譽。 [6]從 950 年到 1316 年,香檳伯爵將該地區作為一個獨立的郡縣來統治。1314 年,最後一位香檳伯爵登基成為法國國王路易十世,該地區成為皇家領土的一部分。

軍事衝突[編輯]

作為軍事和貿易路線的 "十字路口",香檳區地理位置在其歷史地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樣,這也使該地區更容易在經常發生的軍事衝突中遭到破壞。公元451年,在香檳沙隆附近,阿提拉和匈奴人被羅馬軍團、法蘭克人和西哥特人組成的聯盟擊敗,成為匈奴入侵歐洲的轉折點。 [7]

百年戰爭期間,這片土地屢遭戰火的摧殘。1560年,在胡格諾派和天主教徒之間的宗教戰爭中,奧特維勒修道院及其葡萄園被毀被摧毀。隨後,在三十年戰爭投石黨內戰期間,士兵和僱傭兵占領了該地區。直到1660年代,在路易十四統治時期,該地區才迎來和平,香檳才得以生產和發展。 [8]

葡萄酒生產史[編輯]

香檳酒

該地區在葡萄酒生產方面的聲譽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當時從小在香檳產區長大教皇烏爾班二世(公元 1088-1099 年在位)宣稱馬恩省阿伊的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有一段時間,阿伊被用作整個香檳區葡萄酒的簡稱,類似於人們常用博訥來指代勃艮第葡萄酒。[9]詩人亨利·德安德利在其作品《葡萄酒之戰》中,將來自埃佩爾奈、奧特維勒和維特里萊蘭斯的葡萄酒評為歐洲最好的葡萄酒。隨著該地區聲譽的提高,教皇和皇室成員都想把這片土地據為己有。教皇利奧十世、法國的弗朗西斯一世、西班牙的查理五世和英國的亨利八世都在該地區擁有葡萄園區。亨利八世的法官托馬斯-沃爾西樞機主教在1518年收到了一批來自阿伊的葡萄酒,這是香檳區向英國出口葡萄酒的第一份記錄。[10]

該地區的無泡葡萄酒在巴黎受到高度評價,被譽為"河畔葡萄酒 "和 "山間葡萄酒"。這裡的河畔和山間指的是馬恩河和森林地帶。馬恩河將葡萄酒的流行帶到塞納河區域,然後進入巴黎。 [11]該地區與勃艮第在佛蘭德葡萄酒有著貿易上的競爭,並試圖利用蘭斯在伯恩貿易路線上優越的地理位置來促進其貿易繁榮。15世紀,該地區大量種植黑皮諾。儘管釀造者們加入了接骨木果來加深顏色,但釀造出來的紅葡萄酒在豐富性和顏色上難以與勃艮第葡萄酒相提並論。這使得人們更加關注白葡萄酒。 [12]

戈塞特香檳酒莊成立於 1584 年,是一家無泡葡萄酒生產商,也是當今仍在運營的最古老的香檳酒莊。汝納特香檳成立於1729年,不久之後,夏努安香檳(1730)、泰亭哲香檳(1734)、酩悅香檳(1743)和凱歌香檳(1772)也相繼成立。 [10]

19世紀見證了香檳產量的爆炸性增長,區域年產量從1800年的30萬瓶增加到1850 年的2000萬瓶。 [13]

與勃艮第的競爭[編輯]

對香檳酒生產的強烈影響是該地區與勃艮第之間長達數百年的競爭。從巴黎的主要市場到法國路易十四凡爾賽宮的宮殿,香檳和勃艮第的支持者將爭奪主導地位。該地區與勃艮第之間長達幾個世紀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香檳的產量。從巴黎的主要市場到路易十四在法國凡爾賽宮的宮殿,香檳和勃艮第各自的支持者一直在爭奪香檳市場的主導權。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裡,路易十四都只喝香檳。醫生安托萬-達奎因建議他每餐都喝香檳,以利於他的健康。隨著國王年齡的增長和疾病的加重,相互競爭的醫生們提出了用其他葡萄酒進行替代治療以舒緩國王的病痛的建議。其中一位醫生蓋-克雷森特-法貢與國王的情婦合謀,趕走了達奎因,並自封為皇家醫生。不久後,法貢把國王的持續病痛歸咎於香檳,以此下令今後在王室餐桌上只准供應勃艮第葡萄酒。 [14]

這一競爭在整個地區和巴黎市場都產生了連鎖反應。香檳和勃艮第都非常關注自家葡萄酒的「健康」聲譽,甚至出錢請醫科學生寫論文,吹捧自家葡萄酒的健康益處。這些論文隨後被用作廣告小冊子,分發給商家和顧客。蘭斯醫學院發表了幾篇論文,駁斥了法貢關於勃艮第葡萄酒比香檳更健康的說法。作為回應,勃艮第的釀酒師聘請了博恩醫學院院長、內科醫生讓-巴蒂斯特·德·薩林斯在巴黎醫學院座無虛席的禮堂里演講。薩林斯稱讚了勃艮第葡萄酒的深紅色和強勁的特性,將其與香檳的淡紅色進行比較,並闡釋了香檳長途運輸的 "不穩定性 "和二次發酵時產生的氣泡的壞處。他的演講稿被刊登在法國各地的報紙和小冊子上,對香檳酒的銷售產生了破壞性影響。 [15]

這場口水戰又持續了130年。醫生、詩人、劇作家和作家都在無休止地為自己喜歡的酒爭論,他們的言論甚至被應用於勃艮第和香檳的廣告中。有幾次幾乎引起這兩個地區的內戰[16] 後來,該競爭的轉折點出現了。幾家香檳酒商放棄了生產紅葡萄酒,轉而專注於利用香檳的起泡特性。隨著該特性越來越受歡迎,法國和歐洲的醫生開始談論氣泡的對於健康的益處,聲稱它可以治療瘧疾。隨著越來越多的香檳酒製造商開始釀造這種全新的、與先前風格完全不同的葡萄酒,香檳與勃艮第的競爭逐漸緩和,最終完全停戰。 [16]

葡萄園分類與法規[編輯]

來自昂博奈的優質香檳
香檳葡萄園

1927年,香檳區的葡萄種植邊界被依法界定,並分成了五個產酒區:奧布河區、白丘區、塞尚區、蘭斯山區和馬恩河谷區。2008年,該地區擁有33,500公頃(76,000英畝)的葡萄園,分布在319個村莊周邊。這些村莊有5,000名葡萄酒釀者和14,000名僅出售葡萄的種植者。 [4] [17] [18]

不同地區生產的葡萄具有不同的特性,香檳酒莊將這些葡萄混合在一起,創造出獨特的酒莊風格。蘭斯山的皮諾種植在朝北的山坡上,以其高酸度和混合後的細膩度而聞名。南坡上的葡萄果肉更富有彈性。整個地區的葡萄都為這款酒增添了酒香和醉意。在馬恩河谷地區,大量的南向斜坡能夠生長出成熟度最高、香氣最濃郁的葡萄。白丘區的葡萄以其細膩和新鮮而聞名,附近的塞尚區的葡萄也有類似的特點,但相較之下略顯遜色。 [11]

1941年,香檳區葡萄酒行業委員會成立。該組織旨在保護香檳的聲譽和營銷,建立和監督葡萄園生產和釀造方法的法規。香檳區是唯一被允許將原產地名稱從標籤中省略的地區。 [4]

香檳區葡萄酒行業委員會每年會根據葡萄和葡萄園的質量對該地區的村莊進行評級。葡萄酒價格和種植者能拿到的酬勞依據該評級而定。比如,特級葡萄園獲得100分的評級,那麼其種植者就可以拿到全部的錢。優質葡萄園的評級為90-99%,二級葡萄園的評級為80-89%。 [2]根據產區規則,4000公斤(8800磅)的葡萄大約可以榨出673加侖(2550升或3060升)的果汁。前541加侖(2,050升或2,460升)為特級酒,後132加侖(500升或600升)為尾酒。在1992年之前,可以將44加侖(167L或200L)果汁作為的次等尾酒。對於陳年香檳來說,葡萄必須100%產自該年份。而非陳年葡萄酒是由不同年份葡萄混合製成的。陳釀香檳必須經過至少三年的陳釀。沒有規定說葡萄酒必須在酒糟里釀造多長時間,但一些頂級香檳莊會將其在酒糟里保存5到10年以上。非陳年香檳酒要經過至少15個月的陳釀或者至少12個月的酒糟陳釀。大多數香檳酒莊在整個陳釀期間都將葡萄酒放在酒糟中。因為在陳釀前將酒裝瓶比在發酵和陳釀過程結束時一次性裝瓶和運輸的成本更高。 [2]

參考文獻[編輯]

  1. ^ Champagne Paris wine tours. Paris Digest. 2019 [2019-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 2.0 2.1 2.2 K. Gargett, P. Forrestal, & C. Fallis (2004). The Encyclopedic Atlas of Wine. Global Book Publishing. p. 164. ISBN 1-74048-050-3.
  3. ^ Champagne Hillsides, Houses and Cellar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12 Dec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4.0 4.1 4.2 4.3 K. Gargett, P. Forrestal, & C. Fallis The Encyclopedic Atlas of Wine pg 163 Global Book Publishing 2004 ISBN 1-74048-050-3
  5. ^ 5.0 5.1 H. Johnson & J. Robinson The World Atlas of Wine pg 79 Octopus Publishing Group 2005 ISBN 1-84000-332-4
  6. ^ R. Phillips A Short History of Wine pg 75 Harper Collins 2000 ISBN 0-06-621282-0
  7. ^ H. Johnson Vintage: The Story of Wine pg 96–97 Simon & Schuster 1989 ISBN 0-671-68702-6
  8. ^ H. Johnson Vintage: The Story of Wine pg 210–211 Simon & Schuster 1989 ISBN 0-671-68702-6
  9. ^ H. Johnson Vintage: The Story of Wine pg 211 Simon & Schuster 1989 ISBN 0-671-68702-6
  10. ^ 10.0 10.1 K. Gargett, P. Forrestal, & C. Fallis The Encyclopedic Atlas of Wine pg 162 Global Book Publishing 2004 ISBN 1-74048-050-3
  11. ^ 11.0 11.1 H. Johnson & J. Robinson The World Atlas of Wine pg 80 Octopus Publishing Group 2005 ISBN 1-84000-332-4
  12. ^ H. Johnson Vintage: The Story of Wine pg 212 Simon & Schuster 1989 ISBN 0-671-68702-6
  13. ^ R. Phillips A Short History of Wine pg 241 Harper Collins 2000 ISBN 0-06-621282-0
  14. ^ D. & P. Kladstrup Champagne pg 32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 ISBN 0-06-073792-1
  15. ^ D. & P. Kladstrup Champagne pg 33–34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 ISBN 0-06-073792-1
  16. ^ 16.0 16.1 D. & P. Kladstrup Champagne pg 36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 ISBN 0-06-073792-1
  17. ^ Kevany, Sophie. New Champagne areas defined. Decanter.com. March 14, 2008 [2008-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8. ^ Bremner, Charles. Champagne region expanded to meet world demand. The Times (London). 2008-03-14 [2008-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座標49°N 4°E / 49°N 4°E / 4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