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宋賜進士憲敏高先生閌(清代畫家虞琴所繪,出自《四明人鑑》)

高閌(1097年—1153年),字抑崇,號息齋,宋鄞縣人。

生於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丁丑。宣和年間置講議司,紹興元年(1131年)賜進士,改承奉郎,授秘書省正字。歷官禮部郎國子司業。宋室南渡後學制多為其所建立。任禮部侍郎後以得罪秦檜罷官。[1]高氏的岳父薛朋龜是「五老會」成員。[2]五老會中的王珩、薛朋龜二人辭世後,高氏與原來的三老蔣璿顧文汪思溫之外,再加上吳秉信王次翁徐彥老陳先等人成立「八老會」。與楊簡袁燮沈煥等形成四明學派,創辦長壽書院,以傳播陸九淵心學為宗旨。卒於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癸酉。贈少師。諡憲敏。著有《春秋集注》。

家庭[編輯]

子女[編輯]

  • 高氏,嫁袁某
  • 高得全
  • 高某

注釋[編輯]

  1. ^ 《延祐四明志》卷四,頁43上、下。
  2. ^ 袁燮說:「紹興間,吾鄉年高德劭者有五人焉,其學問操履,俱一邦之望,時時合併,有似乎唐之九老,本朝之耆英,故謂之五老。」(《絜齋集》,卷18)

參考書目[編輯]

  • 宋史》卷四百三十三‧列傳第一百九十二
  • 宋元學案》〈龜山學案〉,頁560。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四明人鑑·宋賜進士憲敏高先生閌》,出自《四明人鑑》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433》,出自脫脫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