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晞(999年—1160年)字景微,北宋建安(今福建建甌)人。[1]

咸平二年(999年)出生。少通經,尤精於易學。藏書數千卷,泉州太守陳靖和福州太守陳絳皆聘請他任講席,自號「聱隅子」。石介在太學主事,曾經用很高的禮節聘召他,他躲避到鄰居家不出就任。嘉祐元年十一月十五日,樞密使韓琦表薦之,任太學助教致仕。[2]嘉祐二年(1160年)四月卒於隆和坊僦舍。[3]著有《歔欷瑣微論》十卷。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458》,出自脫脫宋史

注釋[編輯]

  1. ^ 《四庫全書總目》稱黃晞為蜀人,有誤。
  2. ^ 《宋會要輯稿》選舉三四「舉遺逸」條載:「(嘉祐元年)十一月十五日,以建州草澤黃晞為太學助教致仕。」
  3. ^ 蘇頌《揚子寺贅隅子先生祠堂記》說:「景祐中先生年四十矣,始隨鄉貢至禮部,又上五十策,求應直言詔科,俱以後時,不得與試……嘉祐二年(1057)四月,無疾卒於隆和坊僦舍,一子在遠,不及治命。門人范遷、張粵議,以某為知先生之深者,宜主其後,走仆來告。某即日往哭其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