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師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師雍(?—?),字子敬福建福州人,南宋官員。

生平[編輯]

少從黃榦學。寶慶二年(1226年),中進士。後調楚州官屬。當時李全的謀反意圖已暴露,黃師雍秘密聯合他部都統時青以防變。同時,青圖之謀洩露,時青被李全所殺,而黃師雍不為所動,因而受到滿朝官員的讚揚。但黃師雍因沒去拜見當權的史彌遠,故不得重用,被調往婺州教授學政。

黃師雍平時欽慕徐僑有清廉的聲望;徐僑也器重師雍,屢稱其賢。李宗勉曾在丞相喬行簡面前竭力推薦黃師雍,恰逢黃師雍寫信勸行簡歸老,行簡不高興,於是黃師雍又得不到提拔,只任龍溪轉運使,後遷糧科院。該院靠近丞相府,新任的丞相史嵩之有意拉攏黃師雍,但黃師雍並不領情。後來史嵩之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博士劉應起首先上疏揭發他。黃師雍與劉應起像來友善,所以史嵩之也疑忌黃師雍,把其差派知興化軍。直至劉應起上台,黃師雍才升任宗正寺簿監察御史

不久朝中諸臣相繼遭政敵彈劾而去職,黃師雍被孤立。後陳垓為監察御史,與鄭寀等四位官員合謀除去師雍。時遇大旱,朝廷求言於牟子才李伯玉盧鉞,牟等提出鄭寀、周坦系起災的禍根。周坦等也造匿名信誣告牟子才等三人。黃師雍在皇帝面前揭發此匿名信是捏造事實,並說:「匿名信為律令所禁止,何以能直送皇上面前?」恰逢盧鉞上疏讚譽黃師雍,鄭宗告發盧鉞與師雍結黨,而皇帝不採納,反而升黃師雍為左司諫

黃師雍本來與丞相鄭清之友好,但卻彈劾鄭的親信劉和行魏峴等人,引起鄭清之的不滿。鄭寀為此指使自己的妻子到鄭清之家對其妻子說:「師雍想搬倒台劉用行和魏峴,這是除去丞相的第一步。」這時恰逢皇帝將任命黃師雍為侍御史,鄭清之便從中阻止,於是只封師雍為起居舍人侍講。鄭清之還希望黃師雍謫掉現職。不出數月,在周坦的彈劾下,黃師雍被降任寶文閣奉祠。後又被起用任左史,改江西轉運使,遷禮部侍郎。最後一次任命下達時,黃師雍已卒於任上。死後祀鄉賢[1]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424》,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編輯]

  1. ^ 宋史·黃師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