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1978年8月教宗選舉秘密會議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78年8月
教宗選舉秘密會議
日期與地點
1978年8月25日 - 1978年8月26日[1]
梵蒂岡宗座宮西斯汀小堂
樞機團主要人員
樞機團團長嘉祿·孔法洛涅里英語Carlo Confalonieri樞機[2]
(年過80歲而無投票權)
樞機團副團長保祿·馬雷拉英語Paolo Marella樞機[3]
(年過80歲而無投票權)
總務樞機若望-瑪利亞·羅佑英語Jean-Marie Villot樞機[4]
首席司鐸若瑟·弗林斯英語Josef Frings樞機
(年過80歲而無投票權)
首席助祭佩里克爾·費利奇英語Pericle Felici樞機
秘書埃內斯托·西瓦迪英語Ernesto Civardi主教
(非樞機而無投票權)
選舉情況
選情8月25日下午:第一次黑煙
(第一輪投票失敗)[5]
8月26日上午:第二次黑煙
(第二輪及第三輪投票失敗)[6]
8月26日 18:24:白煙
(第四輪投票成功)
當選者
阿爾比諾·盧恰尼樞機
(取名號為若望·保祿一世

1978年8月教宗選舉秘密會議教宗保祿六世在1978年8月6日於羅馬岡多菲堡宗座宮(教宗夏宮)離世[7]後而召集舉行。會議從1978年8月25日開始[1],經過四輪投票後,在8月26日18時24分,會議舉行地西斯汀小堂的煙囪冒出白煙,表示樞機團已選出新教宗,當選者為威尼斯宗主教區宗主教,65歲義大利樞機阿爾比諾·盧恰尼,並取名號英語Papal name為「若望·保祿一世」[8]

背景

[編輯]

1978年8月6日,保祿六世因心臟病發於羅馬岡多菲堡宗座宮(教宗夏宮)離世,終年80歲[9]保祿六世離世19天後,1978年8月教宗選舉秘密會議於1978年8月25日正式開始,此次教宗選舉秘密會議也是最多樞機參加的其中一次。

根據教宗保祿六世於1970年11月21日發布的自動手諭宗座從缺時已滿80歲的樞機將不能參與教宗選舉秘密會議[10]。未滿80歲的樞機中年齡最長者會代替因超齡不能參加該次選舉的樞機團團長卡羅·孔法洛涅里樞機樞機團副團長保羅·馬雷拉樞機。在自己不當選的前提下,也將在選舉結束時詢問教宗當選人是否接受選舉結果以及其教宗名號。如未滿80歲的樞機中年齡最長者當選教宗,上述工作則由未滿80歲的樞機中年齡第二最長者負責。

樞機選舉人

[編輯]

儘管當時共有129位樞機,但根據教宗保祿六世於1970年11月21日發布的自動手諭宗座從缺時已滿80歲的樞機將不能參與教宗選舉秘密會議[10]

宗座從缺時已滿80歲的樞機有15位[11],並有3位80歲以下樞機缺席秘密會議[12],故此能夠參與該次秘密會議的只有111位樞機[13]

候選人

[編輯]

原則上,參加選舉的樞機可以投票給任何已受洗的成年男性天主教徒(即樞機可以投票給非樞機者)。然而,自1378年以來選出的教宗都是樞機。

1978年8月教宗選舉秘密會議
樞機選舉人分布
義大利 26
歐洲其餘部分 31
北美洲 13
拉丁美洲 19
非洲 13
亞洲 9
大洋洲 3
選舉人 111[12]
缺席 3[13]
前任教宗 保祿六世(1963年至1978年8月)
新任教宗 若望·保祿一世
(1978年8月至1978年10月)

日期

[編輯]

本次教宗選舉秘密會議在8月25日開始。教宗本篤十五世於1914年規定選舉在宗座從缺後的15日起開始舉行[14]。教宗當時設立這規定主要是因為教宗逝世或辭職後,各地的樞機可以有足夠時間到達梵蒂岡參與教宗選舉秘密會議。如各樞機於限期前已全部到達梵蒂岡則可提早舉行教宗選舉秘密會議[15]

選情

[編輯]

8月25日下午,西斯汀小堂的煙囪冒出了此次選舉的第一次黑煙,這也說明了第一輪投票已經結束,而且最高票者未達總數之三分之二多一票(75票),第一輪投票失敗。8月26日上午,經過了第二輪及第三輪的投票,樞機團依然未達成共識,投票失敗。而於同日下午的第四輪的投票,樞機團達成了共識,於8月26日18時24分,西斯汀小堂的煙囪冒出了白煙,投票成功並選出新教宗。

樞機團首席助祭英語Protodeacon伯里克·費利奇義大利語Pericle Felici其後登上聖伯多祿大教堂中央陽台向聖伯多祿廣場的信眾以拉丁語宣布新教宗的姓名及名號。該拉丁語宣布如下:

中文翻譯如下:

新教宗的姓名為65歲的阿爾比諾·盧恰尼樞機(Cardinal Albino Luciani),並取名號為「若望·保祿一世」(John Paul I)。阿爾比諾·盧恰尼樞機為史上第一位教宗使用複名作為教宗名號,「若望·保祿一世」是合併了1958年至1963年出任教宗的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及1963年至1978年出任教宗的教宗保祿六世的名號,盧恰尼樞機選擇此名號的目的是紀念兩位前教宗[16]

新教宗其後登上聖伯多祿大教堂中央陽台給予信眾首個宗座祝福(Apostolic Blessing),即「全城與全球」(Urbi et Orbi,全城指教宗駐地羅馬)的降福。

1978年8月教宗選舉秘密會議隨著新教宗登上聖伯多祿大教堂中央陽台給予信眾首個宗座祝福後而正式完結。

這是自1721年來第一次有3位未來教宗同時參與該次教宗選舉秘密會議,3位未來教宗為若望·保祿一世(1978年8月當選)、若望·保祿二世(1978年10月當選)及本篤十六世(2005年當選)。

聲稱的選舉結果

[編輯]

參與教宗選舉秘密會議的樞機或因特殊原因而在場的非樞機者不可就秘密會議的任何內容以任何方法向外間(除參與該次教宗選舉秘密會議的樞機則例外)透露,否則會自科絕罰。然而,有部分作家則於自己的著作中寫有聲稱的選舉結果。

大衛·耶洛普的聲稱選舉結果

[編輯]

在大衛·耶洛普的著作「以上主之名」(英語:In God's Name,ISBN:0-553-05073-7)中,寫有以下的「選舉結果」:

  • 第一輪投票:西里樞機 25,盧恰尼樞機 23,派尼多利樞機 18,羅斯德樞機 12,巴治奧樞機 9,其他樞機 24
  • 第二輪投票:西里樞機 35,盧恰尼樞機 30,派尼多利樞機 15,羅斯德樞機 12,其他樞機 24
  • 第三輪投票:盧恰尼樞機 68,西里樞機 15,派尼多利樞機 10,其他樞機 18
  • 第四輪投票:盧恰尼樞機 99,西里樞機 11,派尼多利樞機 1(選出盧恰尼樞機為新教宗)

弗朗西斯·伯克勒的聲稱選舉結果

[編輯]

在弗朗西斯·伯克勒(英語:Francis A. Burkle-Young)的著作「鎖匙的傳承」(英語:Passing the Keys,ISBN:1-56833-130-4)中,寫有以下的「選舉結果」:

  • 第一輪投票:西里樞機 25,盧恰尼樞機 23,派尼多利樞機 18,巴治奧樞機 9,科尼格樞機 8,貝托利樞機 5,佩羅尼奧樞機 4,費利奇樞機 2,羅斯德樞機 2,其他15位樞機各得1票
  • 第二輪投票:盧恰尼樞機 53,西里樞機 24,派尼多利樞機 15,羅斯德樞機 4,巴喬樞機 4,科迪羅樞機 4,沃伊蒂瓦樞機(後來的若望·保祿二世) 4,費利奇樞機 3
  • 第三輪投票:盧恰尼樞機 92,派尼多利樞機 17,羅斯德樞機 2
  • 第四輪投票:盧恰尼樞機 102,羅斯德樞機 1,無名 8(選出盧恰尼樞機為新教宗)

戈登·湯瑪斯和馬克思·摩根-威士忌的聲稱選舉結果

[編輯]

在戈登·湯瑪斯和馬克思·摩根-威士忌(英語:Max Morgan-Witts)的聯合著作「教宗」(英語:PONTIFF,ISBN:0-451-12951-2)中,寫有以下的「選舉結果」:

  • 第一輪投票:西里樞機 25,盧恰尼樞機 23,派尼多利樞機 18,巴治奧樞機 9,科尼格樞機 8,貝托利樞機 5,佩羅尼奧樞機 5,費利奇樞機 2,羅斯德樞機 2,其他14位樞機各得1票
  • 第二輪投票:盧恰尼樞機 46,派尼多利樞機 19,羅斯德樞機 14,巴喬樞機 11,貝托利樞機 4,其他票數不詳
  • 第三輪投票:盧恰尼樞機 66,派尼多利樞機 21,羅斯德樞機 2,其他票數不詳
  • 第四輪投票:盧恰尼樞機 96,派尼多利樞機 10,羅斯德樞機 8(選出盧恰尼樞機為新教宗)

參考文獻及註釋

[編輯]
  1. ^ 1.0 1.1 Conclave - August 1978. [2017年1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7) (英語). 25 August 1978 to 26 August 1978 
  2. ^ Conclave - October1978. [2017年1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2月7日) (英語). Dean: Carlo Confalonieri †; Age: 85.2 
  3. ^ Conclave - October 1978. [2017年1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2月7日) (英語). Vice-Dean: Paolo Marella †; Age: 83.7 
  4. ^ Conclave - October 1978. [2017年1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2月7日) (英語). Camerlengo (Chamberlain): Jean-Marie Villot †; Age: 73.0 
  5. ^ 樞機團會在教宗選舉秘密會議前決定其開始時間及第一天選舉會有多少輪投票,而每日只有最多四輪投票(每日上午及下午分別只有最多兩輪投票)。如果每日四輪投票後都沒有選出新教宗,西斯汀小堂每日只會最多發放兩次黑煙信號(上午和下午各一次)。若於上午第二輪或下午第二輪投票中選出新教宗,那上午兩輪投票或下午兩輪投票的選票將於上午或下午所有投票完成後一併燃燒,發出白煙信號。Conclave smoke signal timetable. [2017-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6). 
  6. ^ 每日上午只會進行兩次投票,如沒有樞機在每兩輪投票中得到足夠的票數成為新教宗,那麼該兩輪投票的選票將會一起燃燒,意味著只會發放一次黑煙信號。故此如果每日四輪投票後都沒有選出新教宗,西斯汀小堂每日最多發放兩次黑煙信號(上午和下午各一次)。若於上午第二輪(全日第二輪)投票中選出新教宗,上午兩輪投票的選票將於上午兩輪投票後一併燃燒,發出白煙信號。Conclave smoke signal timetable. [2017-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6). 
  7. ^ Edward Louis Heston. Blessed Paul VI. 大英百科全書. [2017年1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6月7日) (英語). Blessed Paul VI, original name Giovanni Battista Montini (born September 26, 1897, Concesio, near Brescia, Italy—died August 6, 1978, Castel Gandolfo; beatified October 19, 2014; feast day September 26), Italian pope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reigned 1963–78) during a period including most of the second Vatican Council (1962–65) and the immediate postconciliar era, in which he issued directives and guidance to a changing Roman Catholic church. 
  8. ^ Conclave - August 1978. [2017年1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2月7日) (英語). Elected Pope: John Paul I (Albino Luciani †); Age: 65.8...Albino Luciani †, Patriarch of Venezia {Venice}, Italy; Age: 65.8 
  9. ^ Paul VI (1963-1978). 宗座科學院. [2017年1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8) (英語). A few months later Paul VI was stricken with arthritis, and after suffering a heart attack he died at Castel Gandolfo on 6 August 1978, bequeathing a famous spiritual testament which bore witness to his innermost feelings and sentiments. 
  10. ^ 10.0 10.1 教宗保祿六世. INGRAVESCENTEM AETATEM. 梵蒂岡. 1970年11月21日 [2017年1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22日) (拉丁語). Patres Cardinales, cum octogesimum aetatis annum conficiunt... ius amittunt Romanum Pontificem eligendi atque adeo etiam ius in Conclave ingrediendi. Si quis vero Cardinalis inter Conclave octogesimum aetatis annum compleat, iure Romanum Pontificem eligendi frui hac vice pergit. 
  11. ^ Conclave - August 1978. [2017年1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2月7日) (英語). Non-voting (Age):...Count: 15 
  12. ^ 12.0 12.1 Conclave - August 1978. [2017年1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2月7日) (英語). Unable to Participated:...Count: 3 
  13. ^ 13.0 13.1 Conclave - August 1978. [2017年1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2月7日) (英語). Participated:...Count: 111 
  14. ^ Cindy Wooden. Pope considering last-minute changes to conclave rules, Vatican says [梵蒂岡表示教宗正考慮於辭職前修改教宗選舉秘密會議的規則]. Today's Catholic News. 2013年2月21日 [2017年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3月4日) (英語). [Ambrogio] Piazzoni told reporters the 15-day rule [of conclave] was established by Pope Benedict XV in 1914. 
  15. ^ Cindy Wooden. Pope considering last-minute changes to conclave rules, Vatican says [梵蒂岡表示教宗正考慮於辭職前修改教宗選舉秘密會議的規則]. Today's Catholic News. 2013年2月21日 [2017年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3月4日) (英語). Ambrogio Piazzoni, vice prefect of the Vatican Library and author of the book, "History of Papal Elections," told reporters his interpretation of the document is that the 15 days is tied exclusively to the arrival of the cardinals, who could begin the conclave earlier if they were all assembled. 
  16. ^ 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 John Paul I. 大英百科全書. [2017年1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6月7日) (英語). He [Pope John Paul I] was the first pope to choose a double name and did so in commemoration of his two immediate predecessors, John XXIII and Paul VI.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