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09年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1個縣級市改為市轄區,1個市轄區撤銷,3個市轄區合併為1個市轄區,新設立1個縣和1個市轄區,1個縣的3個鎮下轄村劃歸1個自治縣,1個地級市、2個市轄區和1個自治縣更改政府駐地。

列表[編輯]

撤銷和設立縣級單位[編輯]

原行政單位 所屬省市 國務院批覆時間[1] 變更方式 新行政建制 批文
通州市 江蘇省南通市 3月23日 撤銷通州市,設立南通市通州區[2] 通州區 國函〔2009〕34號
湖北省隨州市 設立隨縣,將原曾都區的19個鎮劃歸隨縣管轄[3] 隨縣 國函〔2009〕35號
南匯區 上海市 4月24日 撤銷上海市南匯區,將其行政區域併入上海市浦東新區[4] 國函〔2009〕52號
[註 1]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 9月30日 設立吳忠市紅寺堡區
以吳忠市紅寺堡鎮、太陽山鎮、大河鄉、南川鄉的行政區域為紅寺堡區的行政區域[5]
紅寺堡區 國函〔2009〕122號
塘沽區
漢沽區
大港區
天津市 10月21日 撤銷天津市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設立天津市濱海新區[6] 濱海新區 國函〔2009〕125號

鄉鎮調整[編輯]

劃出方 所屬上級 民政部批覆時間 變更方式 劃入方 批文
安縣 四川省綿陽市 2月1日 將安縣的安昌鎮、永安鎮、黃土鎮的6個村劃歸北川羌族自治縣管轄[7] 北川羌族自治縣 民函〔2009〕41號

政府駐地變更[編輯]

行政單位 所屬上級單位 民政部批覆時間 變更方式 批文
北川羌族自治縣 四川省綿陽市 2月1日 北川羌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曲山鎮遷至永昌鎮[7] 民函〔2009〕41號
蘿崗區 廣東省廣州市 8月13日 廣州市蘿崗區人民政府駐地由夏港街道遷至蘿崗街道[8] 民函〔2009〕209號
巴南區 重慶市 11月16日 重慶市巴南區人民政府駐地由新市街遷至龍海大道[9] 國函〔2009〕136號
蕪湖市 安徽省 12月31日 蕪湖市人民政府駐地由蕪湖市鏡湖區鏡湖路遷至蕪湖市鳩江區新三路[10] 國函〔2009〕159號

注釋[編輯]

  1. ^ 1998年設立紅寺堡開發區

參考文獻[編輯]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二〇〇九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網. [2020-08-09]. [失效連結]
  2. ^ 通州概览. 通州區人民政府. 2020-04-16 [2020-08-09]. 
  3. ^ 历史沿革. 隨縣人民政府. 2020-03-04 [202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4. ^ 浦东概况. 浦東新區人民政府. 2020-07-11 [2020-08-09]. [失效連結]
  5. ^ 历史沿革. 紅寺堡區人民政府. 2019-11-14 [202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0). 
  6. ^ 历史沿革. 濱海新區人民政府. [202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4). 
  7. ^ 7.0 7.1 北川羌族自治县历史沿革(2019). 北川羌族自治縣人民政府. 2019-10-22 [2020-08-09]. 
  8. ^ 2009年萝岗区人民政府驻地迁至萝岗街道. 尋尋網. 2015-06-24 [2020-08-09]. 
  9. ^ 行政区划. 巴南區人民政府. 2016-03-03 [202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8). 
  10. ^ 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驻地迁移的批复. 秒送號. [2020-08-09].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