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2型柴油機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TE2
ТЭ2
TE2型414號機車
概覽
類型柴油機車
原產國 蘇聯
生產商馬雷舍夫工廠
生產年份1948年—1955年
產量528台
主要用戶 蘇聯
 蒙古
技術數據
UIC軸式Bo'Bo'+Bo'Bo'
軌距1,524毫米
軸重21.25噸
機車長度23,895毫米
整備重量2 × 85噸
燃料2 × 3,500公斤
傳動方式直—直流電
發動機Д50(2Д50)
發動機功率2 × 1,000馬力
牽引發電機МПТ-84/39
牽引電動機ДК-304В × 8
最高速度93公里/小時
持續速度17公里/小時
牽引力2 × 11,000公斤

TE2型柴油機車(俄語:ТЭ2)是蘇聯鐵路第一代柴油機車車型之一,由位於烏克蘭馬雷舍夫工廠設計製造,1948年至1955年間生產了超過500台。

發展歷史[編輯]

研製[編輯]

蘇聯衛國戰爭結束後,馬雷舍夫工廠通過參考從美國引進的Da型柴油機車,於1947年成功研製了TE1型柴油機車,成為蘇聯鐵路史上第一種投入大批量生產的柴油機車。TE1型裝用一台1000馬力的D50型四衝程柴油機,採用直—直流電傳動。但隨著蘇聯鐵路運輸需求的增長,蘇聯鐵路迫切需要一種功率更大的柴油機車。為了滿足對更大功率柴油機車的需要,馬雷舍夫工廠在TE1型柴油機車基礎上,於1948年12月研製了首台TE2型雙節重聯式柴油機車[1]

TE2型機車由兩節完全相同的四軸機車組成,每一單節機車的動力設備與TE1型機車並無不同,每節機車裝用一台馬雷舍夫工廠製造的D50型柴油機和哈爾科夫電機製造廠的直流發電機組,柴油機裝車功率為1000馬力,機車總功率為2000馬力。然而,與TE1型機車相比,雙節重聯的TE2型機車卻有更多的優點。根據TE1型機車的使用經驗,柴油機的功率未能得到完全利用,六台牽引電動機的負載並不充分,所以在TE2型機車採用了雙節四軸設計,每一單節機車只有四台牽引電動機。因此,每節機車的重量僅有85噸,換句話說,在相同的柴油機功率下,每節機車比TE1型機車輕39噸。這種結構布局不僅大大減輕了機車重量,也節省了生產機車所需的金屬消耗量和勞動成本[2]

經過試驗和修改設計後,TE2型柴油機車於1950年7月定型並開始批量生產。至1955年停產,馬雷舍夫工廠共生產了528台TE2型機車[1]

運用[編輯]

在塔什干的TE2型機車(1950年)

與TE1型機車一樣,絕大多數TE2型機車初期均投入到中亞地區運用,尤其是梁贊-烏拉爾鐵路局(Рязано-Уральск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巴斯昆恰克機務段,主要用於擔當重載貨物列車的牽引任務。1953年,蘇聯鐵路管理系統進行了改革,取消了梁贊-烏拉爾鐵路局,巴斯昆恰克機務段成為伏爾加鐵路局的一部分。至1950年代中後期,隨著功率更大的TE3型柴油機車投入大量生產,並開始替換原有的TE1、TE2型柴油機車,巴斯昆恰克機務段的TE2型機車相繼外調到其他地區,包括鄂木斯克鐵路局遠東鐵路局後貝加爾鐵路局高加索鐵路局西西伯利亞鐵路局利沃夫鐵路局莫斯科鐵路局十月鐵路局托木斯克鐵路局北高加索鐵路局等。1956年,蘇聯並向蒙古國出口了一些TE2型機車。1978年至1987年間,大量的TE2型機車陸續停運報廢。到了1990年代,尚在運用的TE2型機車已所余無幾[1]

技術特點[編輯]

總體結構[編輯]

TE2型機車的二軸轉向架

TE2型柴油機車是雙節重聯八軸幹線客貨運通用柴油機車,由兩節結構相同的Bo-Bo軸式四軸機車通過聯結裝置連接而成,兩車連接部分設有通過台折棚風擋。機車採用底架承載結構的棚式車體,車體各項載荷全部由底架承擔,車體側牆和頂蓋不參與承載。機車採用單端司機室、雙側內走廊布置,車體從前至後分別為司機室、高壓電氣室、動力室、冷卻室五個部分[2]

每節機車的底架和車體重量由兩台二軸轉向架支承。最早的一批TE2型機車轉向架不設旁承,全部載荷均有心盤承擔,原意是減少輪對對鋼軌的側壓力和簡化轉向架結構,但實際運用顯示這種轉向架結構的走行性能未能令人滿意,因此後來的TE2型機車的每台轉向架均加設了兩個彈簧旁承,牽引力和制動力通過心盤傳遞,上下心盤之間有一塊摩擦板,以減少枕梁和搖枕的磨損。轉向架採用鑄鋼件及鋼板焊接結構,一系懸掛由螺旋彈簧、鋼板彈簧、均衡梁等組成。牽引電動機採用抱軸式半懸掛安裝方式,通過單邊直齒輪驅動輪對,牽引傳動齒輪比為16:75。基礎制動裝置採用單側踏面制動[3]

柴油機[編輯]

早期生產的TE2型001~229號機車裝用一台由哈爾科夫工廠生產的D50型柴油機,為六氣缸、四衝程、帶廢氣渦輪增壓的直列式柴油機,採用澆鑄鐵發動機缸體和汽缸蓋、鑄鋼曲軸及連杆、鋁合金活塞,額定功率為1000馬力,額定轉速為每分鐘740±5轉,最低轉速為每分鐘270±15轉。氣缸採用直列式布置,氣缸直徑為318毫米(12½英寸),活塞行程為330毫米(13英寸),發動機排量為157.2升。柴油機起動時,牽引發電機由蓄電池供電,作為串勵電動機驅動柴油機起動。司機控制器手柄通過機械式離心調速器改變柴油機轉速,司機控制器手柄共設有9個運行級位,其中零位為空轉級位,其餘八個級位分別對應一個指定的柴油機轉速(每分鐘270~740轉)[3]

1954年,哈爾科夫工廠研製了經過改進2D50型柴油機,裝用於330號以後的TE2型機車,2D50型柴油機與D50型柴油機相比並沒有太大改動,主要提高了渦輪增壓壓力,並增加了冷卻增壓空氣的中冷器,因此2D50型柴油機的功率比D50型柴油機提高了15~20%[2]

傳動系統[編輯]

TE2型柴油機車採用直—直流電傳動,傳動系統主要由牽引發電機和牽引電動機組成,與TE1型機車基本相同。柴油機輸出軸直接傳遞功率給直流牽引發電機,然後供給兩台轉向架上的四台直流牽引電動機,機車運行時牽引發電機輸出電壓根據柴油機轉速而自動改變。同一轉向架上的兩台牽引電動機是永久串聯的,機車起動和加速時兩組電機採用串聯連接;當速度提高到9~11公里/小時,自動轉換為串—並聯連接;當速度提高到20~25公里/小時以上,可以對兩組電機採用全勵磁的串聯、串—並聯連接,以及磁場削弱的串—並聯連接[3]

TE2型機車採用與TE1型機車相同的牽引發電機、輔助直流發電機和勵磁機雙機組、牽引電動機。МПТ-84/39型牽引發電機最大輸出電壓為900伏,勵磁繞組用獨立的直流電源供電,冷卻方式為自通風。輔助直流發電機和勵磁機安裝在同一單元內,又稱為雙機組,用來提供牽引發電機勵磁電流、蓄電池充電、控制電源和照明電源,勵磁電流根據牽引發電機的負載自動調節。牽引電動機為ДК-304В型,為四極串勵脈流牽引電動機,冷卻方式為獨立強迫通風。與TE1型機車不同,由於每一單節的TE2型機車的牽引電機數量減少至四台,而柴油機和發電機的工作情況並無改變,因此牽引電機的端電壓和功率也相應提高了約50%,額定功率為152千瓦(在TE1型機車上為98千瓦)[3]

參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Раков В. А. Локомотивы отечественных железных дорог. 1845—1955. — 2-е, переработанное и дополненное.. Москва: Транспорт. 1995. ISBN 5-277-00821-7 (俄語). 
  2. ^ 2.0 2.1 2.2 Кирил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Шишкин. Советские тепловозы. Москва: Гос. 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ое изд-во машиностроитель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51 (俄語). 
  3. ^ 3.0 3.1 3.2 3.3 ГРУЗОВОЙ ТЕПЛОВОЗ СЕРИИ ТЭ2 ТИПА 2 (2o-2o). ФОТОМАГИСТРАЛЬ. [2012-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8).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