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中風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中風屬於維基百科生物學和健康科學主題的基礎條目。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醫學專題 (獲評丙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醫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醫學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ccurate from the original English text (5至6毫米汞柱收縮壓,2至3毫米汞柱舒張壓),也會使中風風險降低40%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69.239.249.57對話貢獻)於2015年2月27日 (五) 20:38 (UTC)加入。[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中風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6月12日 (一) 12:30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中風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6月18日 (日) 02:33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中風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8月3日 (四) 15:34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中風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9月9日 (六) 14:38 (UTC)[回覆]

關於條目名稱的請教(卒中vs.中風)[編輯]

我在台灣,也是都叫中風,卒中沒聽過 萬民歸心留言2018年3月6日 (二) 11:26 (UTC)[回覆]

感謝回應。這個問題我其實在之後進行過一番調查,並且在互助客棧/條目探討提了一個類似的問題,歡迎前去查看並留言。
我現在的想法是,中風其實是一種中醫藥的說法,還有胃中風、腸中風、內風、外風各種中醫藥相關的表達,我們所說的stroke其實是一種不準確的借稱,但是卻幾乎已經習慣到自然了。但對於條目的準確性而言,是否應當改名為「腦中風」而非現在的帶有歧義的「中風」用法。(具體資料在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存檔/2018年3月#關於條目名稱的請教(卒中vs.中風))原來想直接把卒中定向到這個中風界面,但是發現中風完全不是想像中的那麼一回事,所以就在這裡留言提問了。--Unravel17留言2018年3月7日 (三) 02:16 (UTC)[回覆]
WHO有用「中風」([1]"中風,腦血管意外",英文版是"Stroke,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也有用「腦卒中」([2]"避免冠心病發作和腦卒中",英文版是"Avoiding heart attacks and strokes")。--Mewaqua留言2018年3月7日 (三) 02:30 (UTC)[回覆]
贊成將中風重定向到腦中風。--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7日 (三) 02:51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