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心靈哲學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心靈哲學屬於維基百科哲學和宗教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哲學專題 (獲評丙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哲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哲學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Note icon
根據標記,本條目頁需要您的關注。

untitled[編輯]

Philosophy of Mind 什麼時候改名叫精神哲學了?飛行員舒克 2007年9月22日 (六) 21:34 (UTC)[回覆]


語言與文字具有時代性及地域性等等性質,何況透過翻譯有時更難捕捉其意。所以有時最好加上原文,以避免誤解。

Philosophy of mind 在中文的翻譯,常見的有心靈哲學,心智哲學。精神哲學,可能在用詞上造成誤解的機會高些。在台灣,「精神」多用在精神科醫師,或精神病患等醫學方面的討論、對話及文章。用心靈的好處,可以包括這個領域研究的思想、感質、意識等子領域,我認為是個不錯的想法,雖然使用「靈」字,會讓人有玄學的臆測,但哲學本身不該排除玄學的可能性,意即不該在立場上設限。使用心智哲學,則會讓人認為這門哲學乃偏向智能的探討,給一般人的第一印象會顯得研究範圍是較狹小的。建議本條目以心靈哲學為主,而將精神哲學導向心靈哲學的條目。--Chaotan (留言) 2009年4月1日 (三) 07:01 (UTC)[回覆]


這麼多年過去了,看來心靈哲學最終獲勝了。 Charlesorium留言2020年2月19日 (三) 05:23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精神哲學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7月15日 (六) 14:51 (UTC)[回覆]

建議改名:「精神哲學」->「心靈哲學」[編輯]

精神哲學是過時的哲學術語,目前philosophy of mind在中文中對應心靈哲學,偶爾為心智哲學,但很少出現精神哲學。例如,金在權的著作《心靈哲學》。 Charlesorium留言2020年2月19日 (三) 05:1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