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楊貴妃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Untitled[編輯]

職業:貴妃也太滑稽了吧?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Hvn0413對話貢獻)於2007年6月28日 (四) 09:43加入。

玉環的出處?[編輯]

是名,還是小字。出處在哪裡?--Berthe (留言) 2010年12月13日 (一) 17:12 (UTC)[回覆]

2011年5月28日[編輯]

三個出生地[編輯]

關於楊貴妃的出生地,在條目文中有三處提到,但都不一樣:

1. 在文頭中 .....生於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

2. 在「生平」/「早年」 .....出生於容州(今廣西容縣).....

3. 在右邊「華清池楊貴妃入浴像」下 .....出生 開元七年六月初一日(719年6月22日) 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 .....

不知道哪一個是正確的?

  • 《新唐書》說法,家族徒籍蒲州,逐為永樂縣人。有說生於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地方志稱生於容州(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容縣)。成都的說法,應該是依據她父親楊玄琰曾任蜀州司戶。但也不能由此確定她就出生在蜀州,何況楊玄琰當時未必在蜀州當官。容縣的說法更玄。個人傾向,這事壓根沒法考證。一個人能用過三個名字,但絕不可能有三個出生地。目前,只能說她的籍貫是蒲州永樂縣。--Berthe留言2015年8月25日 (二) 01:09 (UTC)[回覆]
  • 全唐文·容州曾寧縣楊妃碑記》,是容縣說的最主要依據。全文:許子真 子真,天寶時官四門助教。○容州曾寧縣楊妃碑記 楊妃,容州楊衛人也,離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維,母葉氏。維嘗謂先人云,葬其祖去此十里許,逢一術士,忘其姓名,云:「此墳若高數尺,必出貴子,惜太低,生女亦貴。」妃毋懷娠十二月始生,初誕時,滿室馨香,胎衣如蓮花,三日目不開。夜夢神以手拭其眼,次日目開,眸如點漆,抱出日下,目不瞬,肌白如玉,相貌絕倫。後軍都置楊康見之,以財帛啖其父求為女,妃家素窶,不獲已與之。康有二子讀書收,妃三歲,日夜同坐,聽其誦讀,漸長,通《語》、《孟》,康夫婦惜如珠玉。楊長史炎攝行帥事,聞之左右,令與毋偕來,一見大奇,私謂厥妻曰:「此女姿質異常,貌有貴相,吾二婦遠未逮也。」遂給以金帛與康,求為女。康不從,乃脅取之,舉家號泣送去。居無幾何,長史秩滿,摧歸長安,與二女同教,惟妃性昭慧,諳音律,明經史。後進入壽宮,開元二十四年,明皇詔入內,號太真,大被寵遇,天寶間冊為貴妃雲。
此文出處《永樂大典》中《梧州府志》所引《元一統志》。全唐文對原文有刪減。「楊妃碑記,在普寧縣東一百二十步。唐天寶四年四門助教許子貞記日:楊妃,容州楊沖人也。離城一十里......開元二十四年明皇詔入內,號太真,大被寵遇,天寶間冊為貴妃雲。」清朝在修《全唐文》時,也應該明白天寶四年的許子貞是不可能知道後世稱唐玄宗的諡號為「明皇」,所以刪了最前面一段。論《容州普寧縣楊妃碑記》--Berthe留言2015年8月27日 (四) 01:24 (UTC)[回覆]

遺腹子和虢州閿鄉縣人的說法[編輯]

遺腹子虢州閿鄉縣人的說法,都是把良吏楊元琰當成楊貴妃的父親楊玄琰了。楊元琰,開元初,以太子賓客致仕。六年,卒於家,年七十九。傳記見於《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五·良吏下》。--Berthe留言2015年8月27日 (四) 04:23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