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米羅斯拉夫·布拉澤維奇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歐洲專題 (獲評乙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歐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歐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未知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傳記專題 (獲評乙級未知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足球專題 (獲評乙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足球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足球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新條目推薦[編輯]

處理時在候選頁的最後結果

處理人:—天上的雲彩‧ธันวา| สนทนาธรรมได้ที่นี่ 2009年12月15日 (二) 00:22 (UTC)[回覆]

排版問題?[編輯]

至少某些用戶的排版沒有問題,所以顯然有保留信息的必要。中文用戶普遍認知、中文環境等與英文的實際差異,使得足球俱樂部的所在國家往往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信息,而用國旗、區旗代表該信息也是最直觀的方法。像瑞士這種特殊尺寸的國旗確實會造成排版上可能的問題,但是解決方法顯然不是刪除信息,而是找到最合適的表述信息的方法。—Msuker (留言) 2009年12月10日 (四) 09:32 (UTC)[回覆]

但是解決方法顯然不是刪除信息,而是找到最合適的表述信息的方法。

IE用戶能夠看到,比誰都看不到顯然要好吧?至於技術問題,是我力所不能及的,如果有人能解決當然最好。如果暫時不能解決,提供信息給部分人比不提供信息給任何人要好。—Msuker (留言) 2009年12月10日 (四) 15:05 (UTC)[回覆]

      • 顯然有上面有點失憶,在更改我按"谷歌"修改的國旗值後,卻反說他人沒有盡力保留信息,條目創建人有責任讓瀏覽者可以正確收看條目,不是我看到對的便是對的,現時我看到的是"2010-"對照的球會是空白!!!—Chong Fat (留言) 2009年12月11日 (五) 02:54 (UTC)[回覆]
        • 國旗信息的確是很棘手的問題,我的觀點是和Msuker一樣,最好能夠找到恰當的方式予以保留,可能最後的效果在不同瀏覽器之間會出現差異,但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考慮到大部分用戶的需要。IE瀏覽器使用人數應該是最多的,而我現在使用的瀏覽器是Opera,對位也很完美,Opera應該是使用人數最多的非IE內核瀏覽器之一。這個問題是否只存在於Gecko內核瀏覽器如firefox?—Alexchen4836 (留言) 2009年12月11日 (五) 07:14 (UTC)[回覆]

回退原因[編輯]

Wikipedia:可供查證#可供查證不等同正確性

……來自於可靠來源的內容也可能是錯的,因此若該內容能被其他可靠來源證明為錯誤,則有可能會被刪除。但若該內容是重要少數觀點,則一般不應被刪除……

--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6月18日 (五) 11:04 (UTC)[回覆]

你難道忘了這是Wikipedia:生者傳記?方針明確規定:「有關在世人物的無來源或少來源的爭議內容都應立即移除而無需等待討論的結果,無論該內容是負面、正面或是未必正確的。」
現在並不是簡單的有兩種並立、平等的理論,而是條目介紹的該「生者」已經自行、明確說明了自己的生日,駁斥了之前網絡上可能流傳的不正確說法。而且這個說明已經得到了諸多公眾媒體的認可和報導。
你從2009年12月之前找到「不正確」資料,就一定要添加爭議內容,就是完全違反方針的行為。難道布拉澤維奇愚蠢到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或者難道他故意提供虛假信息誤導媒體和球迷?除非你能有充分證據證明這兩者中的一點,否則的話添加一個已經被當事人和媒體否認的「1935年出生」就是在添加「負面、正面或者未必正確的」內容,而這種行為是WP:BLP所明令禁止的。—Msuker (留言) 2010年6月18日 (五) 11:13 (UTC)[回覆]
「有關在世人物的無來源或少來源的爭議內容都應立即移除而無需等待討論的結果,無論該內容是負面、正面或是未必正確的。」但現在我已經找到了「布拉澤維奇於1935年出生」的兩個可靠來源:[1][2]。--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6月18日 (五) 11:25 (UTC)[回覆]
可靠在哪裡?你所謂的兩個來源都是出現在2009年12月19日,布拉澤維奇親自在中國幾十家媒體前回答年齡問題並出示護照之前,你所謂的兩個來源中新浪記者曲小尤自己都已經寫新的報導澄清了之前的錯誤(另外一個也是來源於新浪,作者未註明,拜託你找來源也負責點找到原來源也不麻煩吧:新浪原報導)。網絡上有關人物的生日信息本來就有以訛傳訛的可能,這又不是什麼觀點、理論,當事人澄清沒有任何人重新質疑的情況下,我看不出有任何記錄的必要。
你現在執意要加入1935年出生這個已經被當事人聲明、媒體認可為錯誤的說法,用意何在?除了重新製造原來已經被解決的問題,並且違反生者傳記方針之外,還能起到什麼作用?—Msuker (留言) 2010年6月18日 (五) 11:30 (UTC)[回覆]
(!)意見覺得35年出生的觀點很可能是錯誤的,因為來源最終都能追溯到申花自己的網站,而現在這個網站已經更正為37年。所以35年很可能是原來搞錯了。這又不是什麼重大分歧,覺得加上「一說」有點畫蛇添足。--蘋果派.留言 2010年8月27日 (五) 13:26 (UTC)[回覆]
(!)意見:不小心路過,讓我也說句話。這很明顯Msuker所提出來源均為平述式的新聞報導,其中還提及當事人有拿出護照證明其出生年(當然啦,護照有也有可能是假的,但那不是我們編者須要去求證的)。Symplectopedia所提出來的來源很明顯是記者在報導後加上自己去搜集的資訊(trivia),而且重點是這兩個山寨網站本身的新聞也是去搜集別人的,可靠性就有問題(我可以合理懷疑他們搜到的是假報導、假資訊)。再加上若連申花的官網都改過了,那相比之下,很明顯是Msuker的來源最為可靠,這應該是沒有爭議的。雖然我很不喜歡動不動就翻方針、指引出來,但是請參考維基百科:可靠來源。-- Marcus Hsu  talk  2010年10月19日 (二) 16:11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米洛斯拉夫·布拉澤維奇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7月15日 (六) 09:3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