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美國優先委員會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關於圖片問題[編輯]

@罗放我仍然認為現在的文字有問題。首先,這張地圖上至少還包含了這些沒有投降的政權:希臘王國荷屬東印度法屬圭亞那蘇利南法屬赤道非洲自由法國)、冰島。此外,首先這地圖上標的蘇聯就是紅色的,和德國等國有明顯的顏色區別;其次,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簽的是互不侵犯不是同盟,該條約本身也屬於密約;再次,納粹此前多次宣傳猶太布爾什維主義敵對蘇聯,還於1936年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這個是明約);最後,即便排除這一切不提,1941年6月德國就入侵蘇聯了,在這種情況下仍然稱二者是盟友是非常古怪的。您在最近一次回退里只解釋了最後一點,沒有解釋其他幾點,因此特別在這裡開個話題請您解釋。--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4年1月19日 (五) 16:40 (UTC)[回覆]

1.目前的文字已經強調了主要國家,你舉出的這些並不符合。
2.波蘭戰役期間俄國夥同納粹同盟入侵波蘭,而在本文中描述的時間段內一度在和軸心三國談判入軸,並且史達林一度原則性同意加入軸心國和三國同盟條約[1]屬於客觀事實。配圖中蘇聯被畫為何種顏色並不會影響這一結論。
3.你說「1941年6月德國就入侵蘇聯了」,這和1939-1941年期間納粹和蘇俄公開合作又有何關係?您爭議的文字部分討論的正是這一時間段。
4.希特勒-史達林條約本身不屬於密約,而其秘密議定書也在戰後暴露並被公認為歷史事實。
5.希特勒-史達林條約簽訂時,里賓特洛甫在與史達林的交談中,互相敬酒,並進一步談到了兩國在20世紀30年代的敵對行動。他們將英國定性為總是試圖破壞蘇德關係,並表示《反共產國際公約》不是針對蘇聯,而是針對西方國家,「主要嚇壞了倫敦金融城和英國店主。」當時還一度流傳一個笑話,稱史達林加入了反共產國際條約[2]。--羅放留言2024年1月21日 (日) 01:00 (UTC)[回覆]
@羅放:在做進一步討論前:您所說的段落在這兩本書的哪幾頁?這兩本書都是上百頁,您指望我一段一段翻去找這兩句話確實有點困難。--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4年1月21日 (日) 01:53 (UTC)[回覆]
第一個,203頁
後面這個,137-138頁,以及Shirer, William L. (1990),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A History of Nazi Germany, Simon and Schuster540頁,這本原文我還沒看,但英文維基百科蘇德入軸談判有引用。--羅放留言2024年1月21日 (日) 03:35 (UTC)[回覆]
第一本書203頁查無此內容,有提及談判但無提及史達林原則性同意加入軸心國或是三國同盟。第二本書確有這個笑話相關內容,然而……第二本書明確在前後文提及了這只是經濟協議,且沒有說里賓特洛甫在與史達林的交談中,互相敬酒,並進一步談到了兩國在20世紀30年代的敵對行動。他們將英國定性為總是試圖破壞蘇德關係,並表示《反共產國際公約》不是針對蘇聯,而是針對西方國家,「主要嚇壞了倫敦金融城和英國店主」。您所引用的兩本書的部分都沒有說德蘇達成了戰爭上的合作,還望您再考慮一下。--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4年1月22日 (一) 17:22 (UTC)[回覆]
https://archive.org/details/B-001-014-606/page/540/mode/2up--128.6.37.76留言2024年1月23日 (二) 22:17 (UTC)[回覆]
而前一本Nekrich的書提到了史達林同意入軸並且提出他的世界勢力範圍劃分offer的內容,你可以再去看看。--羅放留言2024年1月24日 (三) 21:31 (UTC)[回覆]

參考資料

  1. ^ Nekrich, A. M. (Aleksandr Moiseevich):Pariahs, partners, predators:German-Soviet relations, 1922-1941 ISBN 978-0-231-10676-4
  2. ^ Gunther, John. Inside Europe. Inside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