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霍克森寶藏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落選霍克森寶藏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新條目推薦同行評審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5年12月26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18年2月2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2018年2月14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5年12月19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同行評審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落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錢幣學專題 (獲評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錢幣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錢幣學相關主題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霍克森寶藏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錢幣學,提名人:苞米() 2015年12月19日 (六) 12:17 (UTC)[回覆]

    投票期:2015年12月19日 (六) 12:17 (UTC) 至 2015年12月26日 (六) 12:17 (UTC)
    1. 「大多數也帶有表明鑄造地點的造幣廠標記,各地的鑄幣廠使用相同的設計來鑄造錢幣。」
    2. 「這些硬幣的鑄造時間跨越了羅馬的三個王朝,最早是君士坦丁王朝,之後是瓦倫丁尼安王朝,最後是狄奧多西王朝。統治集體體制(或稱「Consortium imperii」)意味著各個皇帝都會在自己下轄的造幣廠鑄造帶有彼此的名字的硬幣。東羅馬和西羅馬的皇帝們在位時間的重疊使在一個在位時期內改變風格成為可能。」這句話可能要大修
    3. 「到底是誰埋藏了霍克森寶藏,又是為什麼埋藏它都是未知的,而且可能永遠都無從而知了。」

    很有趣的條目--Koala0090留言2015年12月19日 (六) 16:07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霍克森寶藏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7月27日 (四) 00:14 (UTC)[回覆]

    同行評審(第一次)[編輯]

    霍克森寶藏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評審期:2018年1月3日 (三) 10:36 (UTC) 至 2018年2月2日 (五) 10:36 (UTC)

    提交過一次優良條目申請,票數不夠落選了,拿來同行評審一下,看看能不能完善後再申請優良。—苞米() 2018年1月3日 (三) 10:36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第二次)[編輯]

    霍克森寶藏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文化與社會-錢幣學,提名人:苞米() 2018年2月7日 (三) 07:31 (UTC)[回覆]
    投票期:2018年2月7日 (三) 07:31 (UTC) 至 2018年2月14日 (三) 07:31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曾申請過一次,投票人數不足未通過,前段時間在同行評審掛了一段時間,修改了一些地方,重新提出申請—苞米() 2018年2月7日 (三) 07:31 (UTC)[回覆]
    • (!)意見:可以看出主編人對條目的翻譯很用心,但語言上還是有些地方逐字逐句了。我修改了一句,供參考。希望主編人站在普通的讀者的角度閱讀一下,整理一下語言不通順的地方。 --犬風船「我不認識的字就不是字」時間就是金錢,我的朋友。 2018年2月8日 (四) 01:43 (UTC)[回覆]
    • (!)意見:在下則是建議,主編不要看英文,以現有的中文條目,重新讀過一遍,以整理成中文。你看我代為整理的第一段就好:「霍克森寶藏(英語:Hoxne Hoard),是目前英國所發現其羅馬時期晚期規模最大的金銀窖藏。這也是原羅馬帝國各地區發現的四、五世紀金銀幣文物中數量最多的。1992年11月16日,由英格蘭薩福克郡霍克森的當地農民艾瑞克·勞斯(Eric Lawes)藉助金屬探測器發現。該寶藏包括14865枚四世紀末、五世紀初的古羅馬金、銀、銅幣,以及大約200件銀質餐具以及黃金首飾。現藏倫敦大英博物館。主要藏品和部分藏品在該館永久性展出。1993年時,寶藏估價委員會的估值是175萬英鎊(合2015年321萬英鎊)。」如此,則讀起來比較通順。事後可以每段再和英文還有來源對照,以修正自己的用詞。Cherjau留言2018年2月8日 (四) 04:41 (UTC)[回覆]
      • @InufuusenCherjau感謝您的寶貴意見,我重新理了一遍,如果方便的話,幫忙看看現在還有哪裡不夠通順的嗎?--苞米() 2018年2月8日 (四) 07:54 (UTC)[回覆]
      • 通順多了。不過我注意到你丟失了東西向、南北向耕犁的那段,那段是很有趣的推論。無論如何,主編的語法還是帶有翻譯腔,被字句太多。維基里的人一般不太認同我的看法,即被字句多銜接負面詞如被殺、被害、被搶,用在被譽為、被讚賞,除非那是很意外的讚賞(譬如做壞事被讚賞,還有一種是當事人自謙說自己被譽為某某,表示不敢當),一般上應該避免用被字;另一方面無須如英文般,句句需要代名詞做主語,中文一大特點乃是主語在句首出現以後,可以遙控很多動詞。Cherjau留言2018年2月8日 (四) 08:19 (UTC)[回覆]
      • 有改善,但個人覺得距離優良還有差距。給主編幾個建議,請主編再讀一遍條目全文。另外正如Cherjau所說,讀中文條目的時候不要想著本來有英文。中文就是中文。翻譯者需要保證中文自然,同時意思正確。
        1. 注意長句子的語序。考慮一下普通的中文是什麼樣的語序。
        2. 注意逗號不要過多或者過少,一開始的時候可以推敲一下所有的逗號是不是必要的,長句子沒有逗號的地方需不需要拆分。習慣了以後自然而然就會注意到了。
        3. 中文不擅長處理長句子。有時候英文一句話中文要翻譯成幾句才自然。 --犬風船「我不認識的字就不是字」時間就是金錢,我的朋友。 2018年2月8日 (四) 08:26 (UTC)[回覆]
    • 暫時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語句似乎不順,供參考:
    1. 「首段」:「是英國已發現的同時期金銀窖藏中最大的,也是在原羅馬帝國各地區發現的四、五世紀金銀幣文物中數量最多的。」
    2. 「首段」:「(合2015年321萬英鎊)。」─該資料有無辦法自動顯示為最新年度的?
    3. 「首段」:「由於其中沒有大型銀器和常見珠寶,該寶藏可能僅僅是原主財富的一部分。」─來源可否表示或者語句修飾呢?
    4. 「發現的物品─硬幣」一段:「...,其黃金成色可達99%。」─似乎不順
    5. 「發現的物品─傳播和鑄造」一段:「寶藏中發現的最晚的鑄幣是西羅馬統治者弗拉維烏斯·奧古斯都·霍諾留(393–423)和他的爭位者君士坦丁三世(407–411)的,而且鑄幣的風格符合與408年去世的東羅馬皇帝阿卡狄奧斯共同在位時期的,所以這些硬幣是屬於他們在位初期的。」─明顯需要修飾
    6. 「發現的物品─黃金首飾」一段:「...,而且除了金幣外,寶藏中的所有黃金物件也是都是首飾。雖然有幾件戒指之類的是不分男式女式的,但沒有哪一件是明確為男式的。」─也明顯需要修飾--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18年2月11日 (日) 20:57 (UTC)[回覆]

    1支持,1反對:未達標準--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18年2月14日 (三) 07:3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