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模板:Ifnotempty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件圖示 模板文件[檢視] [編輯] [歷史] [清除快取]
Template:Ifnotempty
維基媒體模板

邏輯學哲學語言學中,命題(英語:proposition)是一個陳述句所表達的判斷,具有真值,即不是真的就是假的。例如,「雪是白色的」。命題不等同於句子,例如,「雪是白色的和「白色是雪的顏色」是不同的句子,但它們判斷相同的事,是相同的命題;同時,命題也不依賴於語言,不同的語言可以表達相同的命題,例如,「雪是白的」和「Snow is white」是相同的判斷。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都不能表達命題。[1]

由其他命題推出命題(前提推出結論)的過程,叫做推論;而這些作為前提和結論的命題的集合,叫做論證命題邏輯主要處理命題及其之間的邏輯關係。

一些哲學家,諸如約翰·瑟爾,認為其他形式的語言或行為也判定命題。是非疑問句是對命題真值的詢問。道路交通標誌不通過語言和文字也表達了命題。使用陳述句也可能給出一個命題而不判定它,例如,在當老師請學生對某個引用發表意見的時候,這個引用就是一個命題(即它有語義)而這個老師並沒有判定它。在上一段中,只給出了命題雪是白的,但沒有判定它。

例子[編輯]

代碼 結果
{{Ifnotempty|a|true|false}} true
{{Ifnotempty| |true|false}} false

參見[編輯]

  1. ^ Irving & Carl 2019,第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