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模板:Infobox China Prefecture/testcases

座標30°35′00″N 114°19′00″E / 30.58333°N 114.31667°E / 30.58333; 114.31667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左右對比
{{Infobox China Prefecture}}{{Infobox China Prefecture/sandbox}}
武漢
地級市
武漢市風光,由上至下順時針方向: 黃鶴樓武昌方向遠眺、江漢關大樓、武漢長江大橋、黃鶴樓
武漢市風光,由上至下順時針方向:
黃鶴樓武昌方向遠眺、江漢關大樓武漢長江大橋黃鶴樓
綽號:江城[a]、大武漢、百湖之市、九省通衢、東方芝加哥
武漢市在湖北省的位置
武漢市在湖北省的位置
坐標:30°35′00″N 114°19′00″E / 30.58333°N 114.31667°E / 30.58333; 114.31667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湖北省
設立1927年
語源由武昌、漢口、漢陽合併
政府駐地江岸區
下級行政區13個市轄區
政府
 • 市委書記陳一新
 • 人大常委會主任陳一新
 • 市長萬勇
 • 政協主席吳超
面積
 • 地級市8,494.41 平方公里(3,279.71 平方英里)
 • 市區905.62 平方公里(349.66 平方英里)
面積排名全省第11位(佔全湖北省4.569%)
 • 建成區(2016年)520.3 平方公里(200.9 平方英里)
人口(2016年)
 • 地級市常住人口:1,076.62萬人[4]全國第6位)萬人
 • 排名全省第1位(佔全湖北省17.09%)
 • 密度1,451.98人/平方公里(3,760.6人/平方英里)
 • 市區密度14,380人/平方公里(37,200人/平方英里)
 • 城鎮(2014年)802萬人
語言
 • 官方語言普通話
 • 方言武漢話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430000
電話區號27
車輛號牌鄂A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年均溫16.6 ℃
年降水1,269.0毫米
年日照1,928.6小時
行政區劃代碼420100
舊稱漢口、夏口
城市定位國家中心城市[3]
城市口號武漢,每天不一樣
城市精神敢為人先,追求卓越[2]
國內生產毛額¥11,000億(全省第1位
內地第8位(2015年),佔全湖北省34.44%)
1,695.46億美元匯率
2,787億國際元平價
人均¥105,973(全省第1位
內地第22位(2015年))
17,015美元(匯率)
28,718國際元(平價)
HDI0.821( 極高 
網站武漢市政府
漢象徵
梅花
水杉
武漢

武漢市風光,由上至下順時針方向:
黃鶴樓武昌方向遠眺、江漢關大樓武漢長江大橋黃鶴樓
簡稱
別稱江城[a]、大武漢、百湖之市、九省通衢、東方芝加哥
舊稱漢口、夏口
地名出處由武昌、漢口、漢陽合併

武漢市在湖北省的位置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湖北省
行政區類型省會副省級城市超大城市
行政區劃代碼420100
下級行政區13個市轄區
設市時間1927年
市委書記陳一新
人大常委會主任陳一新
市長萬勇
政協主席吳超
政府駐地江岸區
毗鄰黃岡市鄂州市黃石市咸寧市仙桃市孝感市
城市口號武漢,每天不一樣
城市精神敢為人先,追求卓越[2]
城市定位國家中心城市[3]
地理
經緯度30°35′00″N 114°19′00″E / 30.58333°N 114.31667°E / 30.58333; 114.31667
總面積8,494.41 km²
- 佔湖北省比例4.569 %
- 排名全省第11位
- 市區面積905.62 km²
- 建成區面積(2016年)520.3 km²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年均溫(1971-2000年)16.6 °C
年降水(1971-2000年)1,269.0 mm
年日照(1971-2000年)1,928.6 h
人口
總人口(2016年)常住人口:1,076.62萬人[4]全國第6位)萬人
- 佔湖北省比例17.09 %
- 排名全省第1位
- 市區城鎮常住人口(2014年)802萬人
人口密度1,451.98 人/km²
- 市區人口密度14,380 人/km²
官方語言普通話
方言武漢話
經濟
GDP11,000億元(本幣
1,695.46億美元匯率
2,787億國際元平價
- 佔湖北省比例34.44 %
- 排名全省第1位
內地第8位(2015年)
人均GDP105,973元
17,015美元(匯率)
28,718國際元(平價)
- 排名全省第1位
內地第22位(2015年)
人類發展指數0.821( 極高 
其他
時區UTC+8(東八區
市樹水杉
市花梅花
郵政編碼430000
電話區號+86 (0)27
車牌號碼鄂A
網站:武漢市政府

註解[編輯]

  1. ^ 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1]

參考[編輯]

  1. ^ 江城五月落梅花,孫夢秋,《中國作家網》
  2. ^ 聚焦武汉“城市精神”: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 [2012-02-09]. 
  3. ^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 (PDF).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16 [2016-12-27] (中文). 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強化長沙、合肥、南昌、太原等省會城市地位,增強要素集聚、科技創新和服務功能,提升現代化和國際化水平。 
  4. ^ 武漢市2016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