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Ceba robot/sandbox7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我校建立在抗戰的前線,保育著八百新青年,猶如洪爐既熔且煉,五育錘成迸出萬丈光焰。同學們莫遲延,為了祖國的勝利,為了正義的伸展,同心同德,攜手並肩,要發揮母校精神,收復舊河山,任重道遠,努力向前!


職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種證書攻取制度,現正式名稱為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

概論[編輯]

一張電腦類證書

目前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分為兩種:准入類和水平評價類,准入類專業多數涉及安全和公共利益等無此證書者不被准許從事工作,而後者僅是一種工作能力的聘僱上分辨作用。[1]2019年版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共計140項:

  • 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59項
    • 准入類36項
    • 水平評價類23項
  • 技能人員職業資格81項
    • 准入類5項
    • 水平評價類76項

此證書表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專業程度資格認定,通常每一領域有初級、中級、高級、正高級四種證書可攻取,但也有分級略有不同的專業。職稱改革之前的全國營時代通常職稱和從事職務是不區分的概念,要先當上該職務是取得該證書的條件之一因此目前口頭上職稱和職務仍然有混用概念;但職稱改革之後職稱證書和職務的聘任是相分離的,獲得證書後,需要被聘任為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才能享受相應的待遇,所以職稱一詞其實已經不準確也是現在名為「資格證書」的原因,僅代表一個人技術上有此資格水平但不見得已經謀到相應就業工作。

早期職稱和職業資格為兩個名詞,職稱是原人事部頒發的,職業資格是原勞動部頒發的,目前統一稱職業資格證書。2017年9月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大幅修正《國家職業資格目錄》[2],砍除了434項以上證書,表示許多行業政府已經不再設准入許可或不再評定其水準。[3]職業資格(職稱)證書是對專業技術人員能力的承認,反映一個人的專業技術和學術水平、工作經驗的綜合等級,方便用人者快速辨認;在國營企業或政府機關較為看重此種證書,私人公司的看重程度不一、但不少大型公司也採信其意義。由於中國社會上國營和半國營企業的經濟比重與編制員額皆巨大且影響力廣,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的影響力依然重要。[4]

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取得方式:

  • 認定或評審
這是最先出現取得職稱的方式,由各地方政府組織評審會對報名者授予證書,在公私立大企業工作者都能報名但主要來源是國企央企。而評鑑不表示完全免考試,多數會要求報考「英語職稱考試」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的通過成績單作為評審必備條件,而符合某些條件者可以免考,各種評定方式依各地規定。評定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門負責管理,國務院機構改革以後原國務院職稱改革領導小組的工作交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承擔。在職稱評定過程中不同單位往往存在各種名額限制。由於擁有人才資源和職稱名額在不同地區政府及國營單位存在較大區別,也導致了職稱評定過程難易程度也存在較大差距。
  • 國家統一考試(以考代評)
鄧小平在1980年關於《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中指出:「將來很多職務、職稱,只要考試合格,就應當錄用。」此為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制度開始出現的信號,透過這種考試方式增加一種更廣泛且公平的證書取得管道,1990年9月此項考試舉辦後持續至今也是一般人最常取得證書的管道。
  • 職業資格對應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中辦發〔2016〕77號) 中提及「促進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制度有效銜接」指出要減少重複考證書,降低社會用人成本,健全職稱制度體系。就此多省市實施了職業資格與職稱的對應關係表。此種做法多半針對舊時代的證書持有者提供一種過橋嫁接方案,例如職稱改革之前取得「工程師」這一泛稱性證書者可以根據其實質專業(例如電腦)在現代聘用時直接將其比照新目錄中的「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證書」,但這是一種公文命令所以只限於公家和國營單位有效,民間企業不見得執行這種對應。[5]

報名資格[編輯]

透過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途徑[編輯]

若是通過考試途徑取得各項專業條件有所不同,符合才得以報名考試,通常一般性標準如下[6]

  • 對接科系專科學歷,相關工作經驗滿5年
  • 對接科系大學學歷,相關工作經驗滿3年
  • 對接科系碩士、雙學士學歷,相關工作經驗滿1年
  • 對接科系博士,免工作經驗
  • 非對接科系但相關科系者,工作經驗要求全面加一年

但亦有出入甚大者,例如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由於有單純水平考試和普及電腦化社會的考量,免一切學歷經歷要求。亦有像諮詢工程師專業技術資格證書一般的要求甚高者[7],博士學歷依然要兩年工作經驗,專科學歷高達八年經驗要求才得以報名。因此各專項報名資格以每年考試簡章為主。

透過職稱評審途徑[編輯]

若是通過評審制度取得證書,則依據各單位或地方政府要求資格,通常一般性標準如下[8]

  • 員級職稱(某些初級所具有):
    • 高職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一年以上。
    • 其他符合評定條件人員破格申報。[8]
  • 助理級職稱(初級):
    • 碩士研究生畢業,可直接評定。
    • 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一年以上。
    • 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三年以上。
    • 中等專業學校畢業,取得員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四年以上。
    • 其他符合評定條件人員破格申報。
  • 中級職稱:
    • 博士研究生畢業,經考核合格,可直接評定。
    • 碩士研究生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三年以上。
    • 大學本科畢業,取得助理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四年以上。
    • 大學專科畢業,取得助理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五年以上。
    • 其他符合評定條件人員破格申報。
  • 副高級職稱:
    • 博士研究生畢業,取得中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兩年以上。
    • 碩士研究生畢業,取得中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四年以上。
    • 大學本科畢業,取得中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五年以上。
    • 大學專科畢業,取得中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六年以上。
    • 其他符合評定條件人員破格申報。
  • 正高級職稱:
    • 大學本科以上畢業後,取得副高級職稱,並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五年以上。
    • 其他符合評定條件人員破格申報。

除一般性要求外依據專業可能被要求提供「英語職稱考試」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的通過成績單,另外中高級評定尚要提交學術論文、職業代表作報告等[8],有些還有面試環節,不一而定。而破格申報者多出現在獲得部省級表彰的學科帶頭人、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為國企創造經濟效益數百萬以上等特殊情境下的人員。[9]

改革問題[編輯]

職稱與學術論文掛鉤現象[編輯]

很多職稱的評審是與發表的學術論文數據相掛鉤的。一般而言,可供職稱評審使用的期刊必須具有ISSN和/或CN號。而高級職稱評定則需公開出版發行本專業的學術專著或譯著,並取得國際標準書號(ISBN)。學術腐敗的現象因此偶有發生,如一稿多投抄襲等。有發現學者藉助中國人姓名同音會使用相同英文名的特點,將他人作品冒認為自己作品的行為[10]。這種行為也引發了對學術論文署名方法的討論,並將母語寫在英文名字後面,比如Wei Wang (汪衛)。[11]

不同等級所需發表論文的刊物等級、論文數量及字數的要求都是不同的[12],部分地區甚至細分為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的專業期刊。如廣東省就曾於2005年取消省專業技術資格評比條件中關於論文發表期刊的要求,統一調整為在具有ISSN刊號、CN刊號的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大多數的學術期刊在發表論文後並不給作者發放稿酬或稿酬較低。此外,學術期刊還會向作者收取按頁計算的版面費(期刊社主動約稿除外)。

此問題被注意到後若干改革開始推動,2018年起北京正高級職稱評審會議首次開始用代表作替代論文,降低論文方面重要性,其出台的《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被認為有全國指標性意義。[13]

職稱外語等級考試問題[編輯]

1986年起,職稱評定開始同外語水平掛鉤。1990年相應的外語水平作為評聘專業技術職務基本任職條件之一。1991年人事部下發通知:評聘專業技術職務,必須嚴格掌握外語條件。自1999年起,人事部在全國實施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外語等級統一考試制度,合格證書是評審職稱的必備條件。

職稱外語等級考試一直遭到質疑。如中藥醫師評職稱要考外語,而中學英語教師的職稱評定卻被要求考德語。人民網調查表明:有71.3%的人堅決要求取消職稱外語考試,但人事部課題組的調查結果截然相反[14]。甚至有人提出職稱外語考試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15]

台灣資格採認[編輯]

  • 認定或評審途徑
2019年11月起「26條措施」發佈後其中第21條解除了評審制職稱管道的台胞限制,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公立醫院、私人科技企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台胞也能參與評審,承認其在台灣地區參與的項目、取得的成果等同等視為專業工作業績,在台灣地區從事技術工作的年限同等視為專業技術工作年限。[16]
  • 國家統一考試途徑
與大陸民眾同等規定報考,台灣學歷公證問題由各項目報考主管機構和省市教育局規定。
  • 職業資格對應途徑
2019年起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發佈《台灣地區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技術士)考試及格證書比照認定職稱目錄》,表列50多項[17][18]台灣高考技師技術士考試及格證書可直接在福建換發大陸地區職稱證書,由初級證書開始,若有學歷和工作經驗的條件滿足配合,再逐漸換發中級和高級職稱[19][20]
  • 初級職稱證 - 直接換發
  • 中級職稱證 - 兩岸學歷,博士與相關經驗1年、碩士與相關經驗3年、大學與相關經驗5年、專科與相關經驗7年,以上其中之一滿足。
  • 高級職稱證 - 兩岸學歷,博士與相關經驗2年、碩士與相關經驗7年、大學與相關經驗10年、專科與相關經驗15年,以上其中之一滿足。

常見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編輯]

以下列舉了目前常見的各級別職業資格(職稱)證書,具體可能因不同省分略有差異,但下表大致上包含已停發的舊版眾多項目,只是這些於社會上流通的證書理論上依然有法律效力,2017年9月後人社部大幅修正《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刪減諸多項目,例如取消了演員資格一項,2006年時《關於印發電影電視演員等十個國家職業標準(試行)的通知》[21]當時曾有九種領域演員證書且分級,但目前已取消改為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舉辦的「中國演出行業演員從業能力認證」但這已是民間行業協會行為與官方不再有關係,也象徵演員這一行業政府已經不再做認定管理。

現階段證書應以每年最新版《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為準[2]部份職稱對應名銜以各地方政府公告為準。[22]

系列 高級 中級 初級 員級
正高級 副高級
高等學校教師 教授 副教授 講師 助教
中小學(幼兒園)教師 正高級教師 高級教師 一級教師 二級教師 三級教師
中等專業學校教師

技工學校教師

正高級講師 高級講師 講師 助理講師 教員
正高級實習指導教師 高級實習指導教師 一級實習指導教師 二級實習指導教師 三級實習指導教師
工程技術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高級工程師 工程師 助理工程師 技術員
工程操作 高級技師 技師 高級工 中級工 初級工
電子商務師 高級電子商務師 電子商務師 助理電子商務師 電子商務員
網絡編輯師 高級網絡編輯師 網絡編輯師 助理網絡編輯師 網絡編輯員
程式設計師 高級程式設計師 程式設計師 助理程式設計師 程式設計員
系統分析師 正高級系統分析師 高級系統分析師 系統分析師 助理系統分析師
經濟專業人員 正高級經濟師 高級經濟師 經濟師 助理經濟師 經濟員
會計專業人員 正高級會計師 高級會計師 會計師 助理會計師 會計員
審計專業人員 正高級審計師 高級審計師 審計師 助理審計師 審計員
專利代理人 正高級智慧財產權師 高級智慧財產權師 智慧財產權師 助理智慧財產權師
資產評估師 正高級資產評估師 高級資產評估師 資產評估師 助理資產評估師
統計專業人員 正高級統計師 高級統計師 統計師 助理統計師 統計員
科研 研究員 副研究員 助理研究員 研究實習員
實驗 教授級高級實驗師 高級實驗師 實驗師 助理實驗師 實驗員
農業農藝 教授級高級農藝師 高級農藝師 農藝師 助理農藝師 農業技術員
農業獸醫 教授級高級獸醫師 高級獸醫師 獸醫師 助理獸醫師 獸醫技術員
農業畜牧 教授級高級畜牧師 高級畜牧師 畜牧師 助理畜牧師 畜牧技術員
責任設計師 高級責任設計師 責任設計師 助理責任設計師
責任工程師 高級責任工程師 責任工程師 助理責任工程師
環保工程師 研究員級環保工程師 高級環保工程師 環保工程師 助理環保工程師
監理工程師 研究員級監理工程師 高級監理工程師 監理工程師 助理監理工程師
結構工程師 研究員級結構工程師 高級結構工程師 結構工程師 助理結構工程師
土木工程師 研究員級土木工程師 高級土木工程師 土木工程師 助理土木工程師
消防工程師 研究員級消防工程師 高級消防工程師 消防工程師 助理消防工程師
社會工作師 高級社會工作師 社會工作師 助理社會工作師
出版編審 編審 副編審 編輯 助理編輯
出版編輯 技術副編審 技術編輯 助理技術編輯 技術設計員
出版校對 高級校對 一級校對 二級校對 三級校對
翻譯 譯審 副譯審 翻譯 助理翻譯
測繪師 正高級測繪師 副高測繪師 測繪師 助理測繪師 測繪員
化工工程師 高級化工工程師 主任化工工程師 化工工程師 助理化工工程師
新聞記者 高級記者 主任記者 記者 助理記者
新聞編輯 高級編輯 主任編輯 編輯 助理編輯
咨詢工程師 高級咨詢工程師 主任咨詢工程師 咨詢工程師 助理咨詢工程師
圖書檔案 研究館員 副研究館員 館員 助理館員 管理員
心理諮詢師 高級心理諮詢師 心理諮詢師 助理心理諮詢師
播音 播音指導 主任播音員 一級播音員 二級播音員 三級播音員
衛生醫療 主任醫師 副主任醫師 主治醫師 醫師 醫士
西醫執業藥師 主任藥師 副主任藥師 主管藥師 藥師 藥士
中醫執業藥師 主任中藥師 副主任中藥師 主管中藥師 藥師 藥士
衛生護理 主任護師 副主任護師 主管護師 護師 護士
衛生其他 主任技師 副主任技師 主管技師 技師 技士
盲人醫療按摩 主任按摩醫師 副主任按摩醫師 主治按摩醫師
法醫 主任法醫師 副主任法醫師 主檢法醫師
城鄉規劃師 高級城鄉規劃師 主任城鄉規劃師 城鄉規劃師 助理城鄉規劃師
工藝美術 高級工藝美術師 工藝美術師 助理工藝美術師 工藝美術員
藝術演員 一級演員 二級演員 三級演員 四級演員
藝術演奏 一級演奏員 二級演奏員 三級演奏員 四級演奏員
藝術編劇 一級編劇 二級編劇 三級編劇 四級編劇
藝術導演 一級導演 二級導演 三級導演 四級導演
藝術指揮 一級指揮 二級指揮 三級指揮 四級指揮
藝術作曲 一級作曲 二級作曲 三級作曲 四級作曲
藝術美術 一級美術師 二級美術師 三級美術師 美術員
舞美設計 一級舞美設計師 二級舞美設計師 三級舞美設計師 舞美設計員
舞台設計 主任舞台技師 舞台技師 舞台技術員
文學創作 文學創作一級 文學創作二級 文學創作三級
體育教練 國家級教練 主教練
高級教練
教練
一級教練
助理教練
科學普及 高級科普師 科普師
冶金工程師 研究員級冶金程師 高級冶金程師 冶金工程師 助理冶金工程師
礦物工程師 研究員級礦物工程師 高級礦物工程師 礦物工程師 助理礦物工程師
海關專業 高級關務監督 關務監督 助理關務監督 監管員
律師 一級律師 二級律師 三級律師 四級律師
公證 一級公證員 二級公證員 三級公證員 四級公證員
保安 高級保安師 保安師 一級保安員 二級保安員 三級保安員
船舶駕駛 高級船長 船長
(大副)
二副 三副
船舶輪機 高級輪機長 輪機長
(大管輪)
二管輪 三管輪
船舶電機 高級電機員 通用電機員
(一等電機員)
二等電機員
船舶報務 高級報務員 通用報務員
(一等報務員)
二等報務員 限用報務員
民航駕駛 一級飛行員 二級飛行員 三級飛行員 四級飛行員
民航領航 一級領航員 二級領航員 三級領航員 四級領航員
民航通信 一級飛行通信員 二級飛行通訊員 三級飛行通訊員 四級飛行通訊員
民航機械 一級飛行機械員 二級飛行機械員 三級飛行機械員 四級飛行機械員
軍機駕駛 特級飛行員 一級飛行員 二級飛行員 三級飛行員 四級飛行員
航天員 特級航天員 一級航天員 二級航天員 三級航天員 四級航天員
政治工作 教授級高級政工師 高級政工師 政工師 助理政工師 政工員

參考文獻[編輯]

  1. ^ 人社部-职业證書大改革. [2019-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9). 
  2. ^ 2.0 2.1 國務院-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2019-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4). 
  3. ^ 南方都市報-行業證書大舉刪除. [2019-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9). 
  4. ^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證書新版改動. [2019-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5). 
  5. ^ 2016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 [2019-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5). 
  6. ^ 人社部-考試標準. [2019-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7). 
  7. ^ 人社部-咨询工程师考試標準. [2019-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9). 
  8. ^ 8.0 8.1 8.2 職稱評審網. [2019-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1). 
  9. ^ 東北財經大學-2019年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聘任)资格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 [2019-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10. ^ 方舟子. 盗名者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王锐. 方舟子的BLOG. 2007-10-28 [2008-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10) (中文(簡體)). 
  11. ^ Sprouse, Gene D. Editorial: Which Wei Wang? (PDF).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2007-12-03 [2008-01-18]. doi:10.1103/PhysRevLett.99.230001. [永久失效連結]
  12. ^ 無.教師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和晉升所需論文的新規定[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刊,2007(07Z):F0002-F0002.
  13. ^ 新華社-北京评职称首次用代表作替代论文. [2019-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14. ^ 徐林林. 徐林林:也谈71.3%的人要求取消职称外语考试. 人民網―觀點頻道. 2007-07-04 [2008-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1) (中文(簡體)). 
  15. ^ 萬興亞. 职称外语考试违反《行政许可法》?. 中國青年報 (人民網). 2004-07-22 [2008-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1) (中文(簡體)). 
  16. ^ 26條台灣新規發佈. [2019-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6). 
  17. ^ 職業及技術人員(技術士)直接采認相應職稱有關事項的通知[永久失效連結]
  18. ^ 福建考評網-技术士采认相应职称有关事项的通知. [2019-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4). 
  19. ^ 50多项台湾地区职业资格可在闽直接采认. [2019-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9). 
  20. ^ 中時新聞網. 採认台逾50证照 福建开先河 - 焦点新闻. 中時新聞網. [2022-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8) (中文(臺灣)). 
  21. ^ 勞社廳發〔2006〕7號
  22. ^ “专利代理人”对应职称“助理经济师”_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www.okfirst.com. [2022-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8).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