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消息/存檔/2011年9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矛盾的媒體的報導

cnBeta上有一篇文章,也被鳳凰網轉載。

維基百科正討論是否刪除涉及暴力及性的圖像

維基百科今天開始編輯公投工作,確定是否刪除涉及暴力及性的圖像,包括性行為、死亡、毀容等容易造成不安的內容,這項措施可以讓用戶可以通過偏好設置自動隱藏掉不願意看到的圖像,但這些圖像並不會被刪除,而是通過一個連結的形式展示。

--王小朋友 (留言) 2011年8月26日 (五) 15:11 (UTC)

:是說在討論是否要刪除相應圖像,但討論的結果是不刪除,只隱藏。這是我的理解。--玖巧仔留言 2011年8月28日 (日) 04:41 (UTC)

平常沒怎麼檢查郵箱,今天才知道公投已經結束,錯過了公投~~這裡似乎也沒有設立相關頁首通告~~。——♠白布¤飄揚§§ 2011年9月3日 (六) 20:23 (UTC)

維基簡訊2011年第35期

維基百科和維基媒體的每周簡報,本期內容有:

  • 維基新聞
    • 本年二次監管員選舉、香港夏聚 申辦第九屆國際年會、創用CC九月中推4.0 維基暫不更新、維基瀏覽量大增、基金會簡報、聚會消息、徵集意見及管理員選舉
  • 外界關注
    • Footnotes瀏覽器擴展、其他消息
  • 技術報告
    • 介紹:Chapters Planet、防濫用過濾器在所有基金會站點啟用、來源請求.js
  • 質量提升
    • 本周產生5條優良條目,另有1個優良條目被撤銷資格、動員令即將結束、質量提升計劃簡報

閱讀本期維基簡訊 · 單頁版本 · 訂閱設置更改

感謝您的訂閱,祝編輯愉快。 --Ben.MQ 2011年8月30日 (二) 04:32 (UTC)

問:一些英文維基里有而中文維基里沒有的內容,可以連結過去嗎?

如題——林輕武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06:58 (UTC)

請善用t:link-en模板。-- 同舟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08:44 (UTC)


維基簡訊2011年第38期

維基百科和維基媒體的每周簡報,本期內容有:

  • 維基新聞
    • 部分英文維基新聞貢獻者開設新的網站、圖片過濾器討論繼續進行、其他消息
  • 外界關注
    • 創用CC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得到德國法院認可、其他消息
  • 技術報告
    • MediaWiki 1.18即將到來、其他消息
  • 質量提升
    • 3條新進優良條目、其他消息

閱讀本期維基簡訊 · 單頁版本 · 訂閱設置更改

感謝您的訂閱,祝編輯愉快。--Ben.MQ 2011年9月20日 (二) 12:24 (UTC)

德語維基百科拒絕啟用圖片過濾器

在15日結束的投票中,86%的德語維基百科編輯者反對在德語維基百科上啟用圖片過濾器(de:Wikipedia:Meinungsbilder/Einführung_persönlicher_Bildfilter)。而之前的信息顯示這一功能會在所有計劃上啟用。目前尚不清楚基金會的態度。

支持與反對的理由在投票頁面可以看到(德語)。經過二次轉述之後大致的反對理由包括以下幾點:

  • 對內容非中立的判定違反NPOV
  • 對內容的歧視(對內容的標記,即labelling)
  • 增加大量潛在的衝突(對圖像的標記過程只依據個人觀點)
  • 圖片存在於條目內的事實說明本地認可這個圖片是適宜的
  • 為過濾審查提供了模具(在代理、ISP伺服器端可以進行輕鬆的屏蔽,尤其在欠發達地區),導致實際上讀者對啟用過濾器沒有選擇
  • 社會壓力導致過濾器的啟用
  • 問題:誰來決定什麼樣的內容可以顯示?(讀者還是標記者)
  • 問題:決定是基於什麼作出的?

希望可以有熟悉德語的朋友幫忙翻譯一下具體的理由。--Ben.MQ 2011年9月16日 (五) 18:47 (UTC)

問題是現在過濾器的實際運作模式尚未明朗,反對方就已經將最壞的情況列出並以此為反對理由是問題癥結。例如被第3方審查媒介利用其標籤記錄進行強制過濾,理論上只要標籤是不開放給一般用戶查閱就不存在這個問題,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是只有特定用戶組才能決定什麼圖片應該添加哪個標籤,而按照我所知道基金會是打算外判給獨立於維基媒體的第3方團體處理,有錯請指正。不過就算這個問題是無論如何都不能避免,亦不見得會有更進一步的不良後果,因為如果第3方審查媒介要利用標籤過濾圖片/條目,現存的分類系統已經非常充裕,根本不用等這個圖片過濾器的分類面世。所以結論是已經受到網絡審查影響的讀者不會因為這個過濾器而受到更嚴重的審查,更重要的是那已經超越了基金會的干涉範圍了。
另一點是添加標籤的準則,反對方的理由是反正分類的標準一定不能滿足全部讀者的口味,例如有人覺得衣著比較性感的女性(未有裸露敏感部位)需要加上色情標籤,但另一個都啟動了色情過濾選項的讀者可能不認為必要,所以乾脆不要浪費時間金錢去搞。而我的意見是,只要讀者開啟了過濾器就必然要對標籤分類的標準作出妥協,而我的收錄傾向是,能收錄的都盡量收錄。民意調查時我的意見是寫細分每個標籤的級別(例如溫和與嚴重級別)及列明分級的基準,又或者按不同國家民族取向作為細分標準。
有人認為讀者理應可以從條目標題或圖像題註(caption)知道自己將會讀取什麼類型,但另一個問題是讀者如果利用隨機條目功能或wiki首頁已經因為推薦DYK/優良/特色條目/圖片而顯示了敏感圖片又怎辦呢?2010年3月22日德語WP首頁的外陰圖片門事件就是最佳例子(en:Wikipedia:Wikipedia Signpost/2010-03-22/News and notes)。之後就有反對方提議改用全部圖片屏蔽功能,再由讀者自行逐張圖片選擇是否顯示,但考慮到Commons上10萬張圖檔量,其效率可想而知,如果用戶自建過濾庫是能夠與其他用戶共享,亦即是說過濾庫本身是對外公開的,那麼就會回到上面提到被第3方審查機制濫用的問題。
德語WP投票者的態度是迫使基金會不對其wiki附加過濾器功能,誠言如果其行政員利用個人權限修改德語WP JS代碼來掩藏過濾器功能,我認為他須要被革職。因為過濾器的目的應該是讓用戶進行一次設定後就能安心通行任何維基媒體的wiki,而德語WP的讀者不單是德國人自己而理應是來自世界各地,禁止其他讀者在德語WP使用過濾器是變相的以德國人自身價值觀去剝奪來自其他民族讀者的選擇權。諷刺的是正正是因為德語WP的外陰門才會催生了這提案,雖然這一點並沒有列於過濾器的提案中,但我眼中這些德國用戶在享受自由的同時不懂得尊重與自己價值觀有衝突的人的權利,只會一副臭臉地說,要不照單全收,要不請你離開。
不過現在反對方基本是到達了不願意讓步的地步,在元維基我都已經死心懶得和他們舌戰,他們預言搞出圖像過濾器之後就是文字過濾器,一笑置之。-- 同舟 (留言) 2011年9月17日 (六) 12:59 (UTC)
據何處所知?「而按照我所知道基金會是打算外判給獨立於維基媒體的第3方團體處理」--Ben.MQ 2011年9月17日 (六) 21:41 (UTC)
元維基的一個舊討論,不過反對方一直強調這個過濾提案是「浪費捐獻者的金錢」,雖然有一部分是指基金會出錢找顧問研究改善維基媒體的親和力(meta:2010 Wikimedia Study of Controversial Content: Part Two),但另一方他們都認為這個機制本身不會是由維基媒體的貢獻者免費製作的。-- 同舟 (留言) 2011年9月17日 (六) 23:16 (UTC)
沒有跡象表示這次一定會由第三方來進行。--Ben.MQ 2011年9月18日 (日) 14:54 (UTC)
飯桶強烈要求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圖片過濾器必須過濾所有出現黃色、黑色或者白色的圖片。因為出現黃色的圖片讓飯桶想到了黃色人種的裸體男人,出現黑色的圖片讓飯桶想到了黑色人種的裸體男人,出現白色的圖片讓飯桶想到了白色人種的裸體男人。--罪孽深重的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1年9月19日 (一) 09:39 (UTC)
白色圖片讓我想起了飯桶。。強烈支持過濾。。 囧rz...-治癒留言 2011年9月19日 (一) 10:5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