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優良條目/氣旋喬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強烈熱帶氣旋喬伊於1990年末襲擊澳大利亞,在昆士蘭州洛坎普頓引發了當地有紀錄以來第三嚴重的洪災。該氣旋源於索羅門群島附近一股微弱的熱帶低氣壓,起初向西面行進,於12月18日獲命名為「喬伊」,成為1990-1991年澳洲地區熱帶氣旋季期間第二個獲得命名的風暴。轉向西南後,喬伊發展出層次分明的風眼,並在逼近凱恩斯的過程中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165公里強度。凱恩斯受到狂風吹襲,風暴在這一過程中迅速減弱並轉朝東南方向前進,之後又蜿蜒折回西南,於12月26日在昆士蘭州的湯斯維爾附近登陸。喬伊於次日消散,其殘留水分繼續在昆士蘭州上空產生傾盆大雨並持續了兩周之久。氣旋在澳大利亞東北近海飄流期間給凱恩斯帶去了時速約124公里的陣風,引起部分地區停電。風暴在麥凱催生出龍捲風,導致40套民房受損,該市以南持續瓢潑大雨共計產生的降雨量超過2米之多。喬伊引發的大部分破壞都是由嚴重的洪災造成,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洪災持續了數周之久。許多河流水位大幅上漲,菲茨羅伊河開閘洩洪,在25天內共向吉寶灣排放了約18萬億升的洪水,致使大堡礁珊瑚褪色鹽度降低,生態環境大受影響。菲茨羅伊河位於羅克漢普頓河段水位上漲至9.3米,迫使大量居民離開家園,一些滯留人員只能由救援直升機送來食品維生。風暴對澳大利亞其他地區有所助益,降水緩解旱情的同時,還幫助撲滅了雪梨附近的森林火災。喬伊一共奪走了6人的生命,造成價值約3億澳大利亞元的破壞。風暴過去後,昆士蘭州宣傳全州三分之一地區淪為災區,氣旋名稱「喬伊」也在氣旋季過後予以退役,今後都不會再在澳州地區熱帶氣旋命名時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