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討論:2006中文維基年會/地點選擇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裡是2006中文維基年會,年會地點的投票頁面。報名候選城市包括上海北京台北香港深圳澳門,參與候選的城市,必須符合城市頁面基本要項

  • 投票方式:
  1. 先進行為期2星期的第一輪投票,所有在投票開始前註冊的維基人都可以參與投票(每人可在自己支持的城市投一票,所支持的城市個數不限)和討論,選出支持率最高的前3名的城市。
  2. 一星期討論並確定各個城市的舉辦條件,並進行SWOT分析,討論並進行審核確定符合條件的城市。
  3. 如果有2個以上城市符合基本條件,進行為期一星期的維基見習編輯參與的第二輪投票(建議結合,個人可能出席的城市)。

第一輪投票[編輯]

第一輪投票時間為2006年2月18日18:02 (UTC)起,至2006年3月4日18:02 (UTC),投票限註冊用戶,不限票數。

  • 投票已經結束,結果如下:
    • 上海:54票
    • 北京:54票
    • 台北:61票
    • 香港:99票
    • 深圳:22票
    • 澳門:18票

第一輪投票詳細結果

根據第一輪投票結果,香港,台北得票位居前兩位,上海和北京得票數相同,並列第三位,以下是各個城市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的分析,請繼續在討論部分討論,意見將及時整理到相應部分。


以下僅列出各種觀點,非正式的SWOT分析,待充分討論後,將整理各個城市的SWOT,供第二輪投票參考!

香港[編輯]

投票結果地點介紹

  • 優勢
  1. 言論自由:沒有問題。
  2. 交通:兩岸四地及全球各地的維基人訪港,在入境及機票方面都比較便利,很多地方均有直航班機。
  3. 市內交通:方便及快捷。
  4. 媒體和資訊成熟。
  5. 購物點繁多而且方便,各類商店都很易找到。
  6. 便利店及快餐店很多。
  7. 多種選擇食店和酒吧,豐儉由人。
  8. 治安及衛生等方面均屬優良。
  • 劣勢
  1. 物價水平:較高,舉辦會議開銷以及飲食住宿開銷可能比較大。
    克服辦法:找贊助商支持會議開銷,以及選擇較廉價的飲食住宿
  2. 當地暫時沒有足夠可全權承擔及有經驗的維基人。
    克服辦法:邀請熟悉維基百科,而有足夠經驗的維基人負責,或邀請依附其他單位成立主辦單位。
  3. 中國大陸人去香港並沒有那麼方便,可能只有廣東和一些開通香港自由行的共43個城市稍微好一些。
    克服辦法:
  • 機會
  1. 香港大學老師Fuzheado及其學生Cathy Ma可提供支持
  2.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可能提供支持
  3. 香港中學生聯盟可能提供支持
  • 威脅
  1. 中國大陸43個開通香港自由行城市以外的維基人前往香港時無法迅速獲得簽證
    克服辦法:
  2. 天氣:8月是颱風季節。2006年將是拉尼娜年,颱風將非常活躍。
    克服辦法:籌備時需要有天氣方面的應急計劃。

台北[編輯]

投票結果地點介紹

  • 優勢
  1. 無言論自由問題。
  2. 交通:良好
  3. 市內交通:大眾交通工具大致完整。市區小,移動方便。
  4. 物價水平:尚可
  5. 便利商店密集,可隨時補充民生物品。
  6. 沒有活動規模太大引起當局關注的擔憂;相反地,如果規模夠大,可以藉由媒體的報導擴大宣傳。
  7. 官方和民間皆有單位支持維基社群活動
  8. 可以尋求政府機關的經費補助,節省荷包 。
  9. 可舉辦場地多。
  • 劣勢
  1. 中國大陸人士來台灣不便。
  • 機會
  1. 中央研究院將協助提供場地支持
  • 威脅
  1. 中國大陸維基人前往時無法獲得簽證。
    克服辦法:中研院將可能選擇團體邀請,但需雙向擔保,而獲得大陸單位支持,卻是手續繁雜且很可能辦不下來。
  2. 交通:大陸人來往台北要經香港轉機。
    克服辦法:
  3. 天氣:8月是颱風季節。2006年將是拉尼娜年,颱風將非常活躍。
    克服辦法:籌備時需要有天氣方面的應急計劃。

上海[編輯]

投票結果地點介紹

  • 優勢
  1. 交通:中國大陸南北海岸線中點,到南北各地交通比較方便,且距離比較平均,有利於公平分擔交通成本
  2. 市內交通:良好
  3. 物價水平:較低
  4. 購物方便,服務業較為成熟,便利店、早餐店比較容易找到
  5. 台商聚集地,有比較適合台灣人生活習慣的社區
  6. 傳媒利用率高,信息較為透明暢達
  7. 治安環境比較理想,法制監控嚴密
  • 劣勢
  1. 維基媒體相關計畫封鎖地區
  • 機會
  1. 有可能聯繫到政府部門的官員參加,對解封可能有利
  2. 中央研究院提供協助
  • 威脅
  1. 言論自由受影響。
    克服辦法:
  2. 政府尚未對維基的封鎖進行解封,有可能影響會議的進行
    克服辦法:
  3. 交通:台灣人往返上海要經香港轉機。
    克服辦法:


北京[編輯]

投票結果地點介紹

  • 優勢
  1. 交通:大致方便,世界各大城市均可順利到達
  2. 市內交通:良好
  3. 物價水平:四個城市內最低
  4. 飲食住宿方便
  5. 入境簽證方便,台灣、香港居民均可提出入境申請
  6. 方便大陸維基人參加,而港台就不一樣了。同時港台人來大陸相對於大陸人去港台要方便的多。
  • 劣勢
  1. 維基媒體相關計畫封鎖地區
  • 機會
  1. 有可能聯繫到政府部門的官員參加,對解封可能有利
  2. 中央研究院提供協助
  • 威脅
  1. 言論自由受影響。
    克服辦法:
  2. 政府尚未對維基的封鎖進行解封,有可能影響會議的進行
    克服辦法:
  3. 交通:台灣人來往北京要第三地轉機。
    克服辦法:

討論[編輯]

請在下面討論各城市的SWOT情況,維游將會定期總結放到SWOT分析中,討論時間為一周。

  • 截至時間:2006年3月12日 11:49 (UTC)。

討論目標[編輯]

有優先次序:

  1. 保證會議的順利舉行(場地,志願者,經費,飲食,住宿,交通,言論)
  2. 儘可能使得願意參加的維基人不因為不能克服的客觀原因導致不能成行
  3. 儘可能的獲得有實力的單位協辦

討論內容1[編輯]

  • 個人支持香港的,對於缺點2 有點不大認同,雖然籌備小組中香港只有6 個人,但台灣不也都只有6 個人嗎 ? 北京/上海都是4 個。 涼宮遙 16:31 2006年3月5日 (UTC)
    • 我覺得上海和香港比較合適。在上海舉行,各地路費都相仿。在香港舉行,大陸和台灣都比較容易進入,但物價較高。但是二地鐵桿支持者是否夠多,以產生足夠的志願者?在台北舉行,大陸維基人成行的可能性很低。相比之下,北京的優勢最少。--用心閣(對話頁) 05:30 2006年3月6日 (UTC)
      • 根據各候選城市頁面的本地聯絡,台北只有一人? 上海和北京也只有2人?香港雖然有6人,但有2個不在香港(當中也包括我在內><)--Stewart~惡龍 (講講講!) 13:46 2006年3月6日 (UTC)
  • 另外我們不是還要看城市的條件中有兩個協辦的要求,香港和台北肯定確實都只有一個,上海和北京也未有落實的....? 涼宮遙 16:45 2006年3月5日 (UTC)
    • 上海和北京都不能找到協辦單位嗎?! 是不是政治方面太敏感了? 是不是Google、Baidu、中科院、開放源碼社群、大學圖書館相關學系、社科院新聞研究所這些之前被人提議過的也不可以嗎?--Stewart~惡龍 (講講講!) 13:30 2006年3月6日 (UTC)
  • 天氣應該不能順作弱勢吧。天有不測之風雲,誰又能現在就預計到八的天氣呢?況且颱風不只會吹襲香港,台北、深圳和澳門都有機會受吹襲。--助理編輯encyclopedist (對話頁) 16:49 2006年3月5日 (UTC)
還有空氣污濁跟進行年會沒甚關係吧。 --Lorenzarius 18:19 2006年3月5日 (UTC)
推,空氣污濁對年會沒有很大的影響吧。--Jasonzhuocn...._交流19:26 2006年3月5日 (UTC)
不認為空氣汙濁是弱勢條件。--KJ(悄悄話) 03:25 2006年3月6日 (UTC)
颱風一項應該是Threat 。(現代科技之下「天有不測之風雲」已有點落伍……事實上長期預報已開始有點實用。現在仍未能準確至數天的天氣,但是計劃時要有應急準備。香港對颱風的處理跟台北、深圳不一樣;只要八號風球一掛起,大多數場所及交通都會關閉,大會很可能難以繼續。萬一真的發生,該如何應變,在事前想一想並通知所有人,會減少很多可能的問題。) Peterpan 18:02 2006年3月6日 (UTC)
除非空氣污濁到氣象單位發出警告,勸年長者及呼吸道不好的人避免外出,否則應該還好吧。除非是移駕到偏遠的地方舉辦(例如鄉村)。--Ellery 03:26 2006年3月9日 (UTC)
個人在北京體會:香港空氣最污濁的時候走在銅鑼灣感覺都比平日在北京大街的空氣好。再說香港舉辦的話具體地點很可能就在中文大學,那裏的空氣是很不錯的。Chungpui 16:40 2006年3月10日 (UTC)
  • 交通費用應為個人考量,不宜為弱勢條件。不論辦在哪裡,都會有交通費用的差別,總不能選個大家交通費用都一樣的地方,永遠都是那個地點來辦吧。另外如果以特快的火車軟臥到深圳來回(1440人民幣),和台北到香港的機票錢(6000台幣)約都是185美金,參加維基的人大部分都是學生,以學生的經濟能力而言,不管對誰來說這筆負擔都是要去克服的。--KJ(悄悄話) 03:16 2006年3月6日 (UTC)
    • 補充一下,大陸很少人坐火車軟臥的,因為軟臥票價已經和打折後的飛機票價位相當,有時甚至超過飛機票。而硬臥的價錢從北京到深圳的來回票價為934元;而對於學生業說,可以選擇坐硬座,北京到深圳的硬座來回票價為514元,我們當學生都是這樣坐硬座過來的。--長夜無風 04:29 2006年3月6日 (UTC)
      • 是否可請教一下北京坐到上海及廣州的火車各要幾小時?--Ellery 03:26 2006年3月9日 (UTC)
    • 北京直達到香港的京九線是24小時正,如果去深圳的火車因中間有停站所以時間會長一點。Chungpui 16:40 2006年3月10日 (UTC)

討論內容2[編輯]

  • 在香港舉行很合適的,如果將城市投票按照區域劃分的話很容易看出香港周圍的票數遠遠高出。北京或上海所要面臨的問題很嚴重,有可能對會議順利召開造成影響。我想費用的問題可以繼續想辦法,是否可以針對大陸較遠地區的學生提供部分路費資助。--張立強 08:25 2006年3月6日 (UTC)
    • 雖然深圳已落選,但以交通成本衡量,深圳離香港很近,香港及台灣成員入境便捷,而國內朋友到深圳的成本又比到香港便宜和容易,不過,深圳的治安可能是大家比較關注的。Cmlau 13:21 2006年3月6日 (UTC)
      • 一來你應該在投票期間拉票,二來深圳不只這方面的問題,人手告協辦單位,還有最大的封鎖問題未解決。--Stewart~惡龍 (講講講!) 13:34 2006年3月6日 (UTC)
    • 路費資助大概不太可能,除非找到很強的贊助商,甚或航空公司。況且維基年會的城市是輪流產生的,所以不會一面倒不公平吧!--Stewart~惡龍 (講講講!) 13:30 2006年3月6日 (UTC)
  • 有沒有可能設計一套類似於遠距教學的機制,讓其他人可以就地參加維基年會?一個網路媒體的聚會還要花上大筆的交通費,技術上有點落後。或許台灣的中研院或大專院校可以出借這種環境?--Orion talk 09:18 2006年3月6日 (UTC)
    • 這個已經有過考慮,但維基大會的概念是聚會,平時就可以有很多的線上聚會,在維基大會上也會採用這種形式,讓實在沒有辦法參加的人也可以參與,但舉辦維基年會的一個目標是讓所有對維基感興趣的中文維基人可以聚在一起交流討論。如果你對技術上的實施感興趣,歡迎你參與規劃設計網絡參與方案。--維游 (+_+) 09:28 2006年3月6日 (UTC)
      • 遙距教學或是視像會議,語音廣播等應該作為輔助設施作考慮。--Stewart~惡龍 (講講講!) 13:30 2006年3月6日 (UTC)
  • 請在香港的機遇中加上:香港中學生聯盟可能提供支持--RockLi 10:07 2006年3月6日 (UTC)
    • 這個是已連絡的組織嗎?!啊~失敬, 原來你是現任內務文書兼秘書長。中二?! 還真年輕...--Stewart~惡龍 (講講講!) 13:30 2006年3月6日 (UTC)
    • 協辦單位最好是已經按「社團註冊條例」註用的正式社團。再說,中二年齡真的太小,如果參與維基人年齡小於18歲,應該有監護人同意並負責。Chungpui 16:40 2006年3月10日 (UTC)
      • 協辦的要求不是那麼嚴格吧! 而且也不是只可以有一個協辦團體的情況。--Stewart~惡龍 (講講講!) 14:24 2006年3月13日 (UTC)
  • 關於第一點「物價較高」的剋服方案:「舉辦會議開銷」,找贊助商支持;「飲食方面」,已經在「優勢」上說明可以豐儉由人,因為香港各種檔次的食店都有;「住宿開銷」方面則在候選城市頁上提供了較廉價的團體住宿資料。 「空氣污染和颱風」方面是當初考慮可能發生的問題,並沒有說明到其他城市沒有相似的問題。--Stewart~惡龍 (講講講!) 14:04 2006年3月6日 (UTC)

討論內容3[編輯]

  • 香港、澳門、台灣對於中國內地人都不太方便,特別是台灣省,勢必會減少與會人數,建議香港或者北京,條件還是比較豐儉由人的Derek He 09:55 2006年3月7日 (UTC)
    • 不想吵架的話後面最好不要加省,還有你強調的內地非常的礙眼
      • 請您說話客觀點,台灣不是省是什麼?
        • 台灣是一個國家.(繼續正題吧,這問題難解,不在此討論) --FROT 09:28 2006年4月21日 (UTC)
  • 我想要進行第二輪投票大約一兩個星期,即是大約到三月尾,申請8 月尾到香港也不是不行吧.........? 有關香港不能"無法迅速獲得簽證"我想最直接便是早一點申請簽證吧, 但不太清楚細節手續,不知是否已太遲....? 涼宮遙 12:21 2006年3月7日 (UTC)
  • 大陸人進入香港需要使用港澳通行證,申請辦理到發放兩周,使用的具體時間要一併提交。使用時間長短可以使一周、兩周。具體難易程度要看有否人事關係,一般工薪人員都不難吧,不清楚學生的情況。如果從事某些特別工作(比如國防)可能會受限吧。具體簽證事宜不清楚。進入台灣對於普通人幾乎不可能(雙方都很限制吧)。--張立強 13:19 2006年3月7日 (UTC)
  • 提醒申請大陸人士去港需提前準備,特別是非自由行開放地區。此外,戶籍屬非自由行地區,但常住在自由行地區者,似乎有一些其他的方式。例如,深圳有規定,持深圳暫住證半年以上人士可以申請,但尚不清楚是否在其他自由行地區亦是通用規定。另外,有關香港物價水平較高的弱點,可以考慮在深圳居住,從深圳羅湖口岸到香港,有地鐵可以抵達香港各主要地區。對於自由行地區人士,香港提供的似乎是可以多次往返的通行證,非自由行地區人士,提供的似乎是單次到港通行證,因此,均可以先抵深後再過關到香港,但單次通行證離港後無法再次進入,需要重新申請;對於台灣人士及其他外國人士,若需要進入深圳,可以申請特區旅遊簽證,但只能在特區內活動,無法到達中國大陸其他地區,但手續應較普通的中國簽證簡便。--瀑布寒 夏用瀑布汗,冬改瀑布寒(這裡暖和) 13:25 2006年3月7日 (UTC)
  • Wikipedia:2006中文維基年會/候選地-香港中加入了「機遇」,列舉了個別維基人的名稱,那是甚麼意思呢?「機遇」是協助舉辦的意思嗎?--助理編輯encyclopedist (對話頁) 13:53 2006年3月7日 (UTC)
  • 建議討論點到為止吧。反正在台灣開,相信基本上大陸的一個也去不了。在京滬深開好處是吃飯便宜,但是台港的明顯有顧慮。澳門缺人氣。香港是唯一的折衷方案。--日蝕 04:38 2006年3月10日 (UTC)
  • 不是已說了台灣"團入團出" 是其中一個可能行得通的方法嗎....? 涼宮遙 10:43 2006年3月10日 (UTC)

討論內容4[編輯]

  • 反而我現在最顧慮的是有多少人能走出來做籌辦成員? 根據基本要項,"當地可動員成員至少五人,含成年人至少兩人"。各個城市中有哪五個人真正是"可動員"? 或者有很多人在討論,但真正開始籌備我覺得不是簡單的。我一開始便問了大家這個問題現在也沒有人關心.....多過兩天才發現不符合這些條件的,被人自動淘汰可不能怪誰。 涼宮遙 10:42 2006年3月10日 (UTC)
    • 我是香港代表,可以做籌辦成員--RockLi 11:12 2006年3月10日 (UTC)
  • 有沒有多地作為分會場(設立或者不設立主會場)的可能呢?如果在兩個、三個或者更多的地方同時舉辦會議,而通過電視電話會議,或者網絡視頻會議等方法共同交流,是否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因為人們可以就近選擇參與的會場。不過看起來這樣操作起來會有一定複雜程度。--Gene吉恩 (說) 11:09 2006年3月10日 (UTC)
    • 上面的討論有提到,會研究,但是現時連能上網的場地也未固定。--Stewart~惡龍 (講講講!) 13:46 2006年3月13日 (UTC)
  • 我來自中國大陸,我在為中國大陸的城市爭取支持和機會。不過,要說明的是,無論維基年會在哪裡舉辦,我都贊成。無論是香港、台北、上海、北京、或者其它城市,每個城市都有它好的地方和有待改善的地方。對個人來說,只要能去那裡,認識新的朋友,就是很好的事情;然而更重:要的還是要對維基計劃本身有好的意義才可以。
  希望各位能注意到一點點背景問題,就是在投票的期間,中國大陸的絕大多數人是無法通過正常方式訪問微基計劃的各媒體資源的,因此這無疑會對投票結果,尤其是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得票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Google也曾經受到過類似的限制,但由於太多的人使用和依賴它,因此在全面被封鎖了幾周之後又重新開放(當然,限制並未全面解除,經常有搜索一些學術或技術方面的文章時由於搜索結果中出現了無關的敏感內容而導致連接被切斷的情況),這裡說這個例子是想表示,如果得到人們強烈的支持,目前這種受到比較嚴格的限制的情況可能就會改善。
  維基計劃在中國大陸的影響似乎不如在其它地區那樣廣泛和深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這種條件下,很多人缺乏了解和使用它的機會;另外一個問題也有一些影響,就是在維基計劃中擔負責任的中國大陸用戶相對比例有些少,因此他們發揮自己作用的空間也相對較少。中文維基應該主動創造機會來吸引更多的中國大陸用戶,以擴大它的影響。包括維基年會和其它類似的活動都應該是很好的機會,此外多讓一些中國大陸的維基人更深入地參與進來並發揮他們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策略。
  雖然中國大陸用戶只是廣大的中文維基用戶中的一部分,但對於中文維基來說他們有可能會產生比較大的推動力。雖然中文維基面向的是世界各地所有使用中文的人群,這也包括母語不是漢語的人們,但是如果缺乏了中文使用者數量最多的中國大陸用戶,這無疑是很令人遺憾的事情。
  如果會議地點選在香港和台北,對中國大陸用戶中的一多半來說,不單會有行政手續方面的麻煩,甚至連費用都可能會有一定負擔,這是比較實際的問題。如果會址選在中國大陸的其它城市,中國大陸的用戶能來參會的機會會稍微多一些(但是籌備組還需要增加維基的影響力、並設法提高人們的參與熱情)。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大會在中國大陸的某個城市召開,無疑會有助於提高中文維基在中國大陸的影響。
  上面是一點個人想法。我努力用自己認為儘量「中立」的語言敘述,如果仍有不當,請大家明白我的本意沒有任何涉及政治觀點的意圖。謝謝大家別罵我。renda 18:32 2006年3月11日 (UTC)
不過renda的觀點是大家都明白的,但是卻忽略了維基年會在內地舉行的問題,不多說了請參看上面的SWOT分析。--Stewart~惡龍 (講講講!) 13:46 2006年3月13日 (UTC)

SWOT結果[編輯]

SWOT的負責執行人維游因為家有事情,所以將結果委託給Smartneddy協助幫忙,目前我尚未收到判讀的結果。依照218會議討論是「如果有2個以上城市符合基本條件」才會進行第二輪投票,詳細的情形,我會儘快和Smartneddy討論後公佈。--KJ(悄悄話) 14:02 2006年3月12日 (UTC)

當初開會的結果,第二輪投票是在有2個以上城市符合條件才會進行,意思是,如果只有一個通過,就直接宣佈舉辦城市。因為維游家裡臨時有事,所以工作遲了一點,我和Smartneddy討論後,會在今天(3/13 UTC+8)時間內公佈。非常抱歉,拖了兩天。--KJ(悄悄話) 02:55 2006年3月13日 (UTC)

2006中文維基年會在香港[編輯]

2006中文維基年會在香港

就SWOT的分析狀況上海和北京的優勢不足,且劣勢均無解決方法,地方協辦者的參與度不足,均未達到基本要求的標準。以第一輪票選前兩名的香港和台北兩城市來看,台北的優勢雖大於香港,但台北對其劣勢無法提供解決辦法,相對於香港而言,香港不但在第一輪票選獲得第一,且支持者數量遠超過第二名的城市。若以香港和台北兩個城市比較,香港的機會和威脅比較,明顯優於台北。就整體的籌辦過程而言,香港的參與者表現積極,對於各方意見均能合作想出解決方法,在討論過程中,非香港的維基人也能認同現階段香港這個地點,適於舉辦第一屆的中文維基年會,希望所有維基人,共同支持香港維基人來舉辦這次的活動!--KJ(悄悄話) 15:58 2006年3月13日 (UTC)

可以順道更新最近更改的公告欄嗎? --Lorenzarius 17:39 2006年3月13日 (UTC)
支持。--Stewart~惡龍 (講講講!) 18:43 2006年3月13日 (UTC)
想起十幾年前艾敬的一首歌,「讓我去花花世界吧,給我蓋上大紅章……」「1997快些到吧,我就可以去香港了……」現在是2006了,我可以去蓋大紅章了。--長夜無風(風言風語) 20:09 2006年3月13日 (UTC)
我想知道年會將在何時舉行?最好就在7,8月吧....不少中文維基人都正在放假...--中華文化五千年 13:27 2006年3月14日 (UTC)
之前定了在8月26-27日,見Wikipedia:2006中文維基年會/時間選擇。 --Lorenzarius 15:18 2006年3月14日 (UTC)
想問問哪個是後備城市.....? 其他三個都被批評得不能舉辦的樣子........? 最像樣還是台北吧, "但台北對其劣勢無法提供解決辦法" 涼宮遙 15:40 2006年3月14日 (UTC)
有設立後備城市這個需要嗎?另外,上文台北舉辦的威脅是「中研院將可能選擇團體邀請,但需雙向擔保,而獲得大陸單位支持,卻是手續繁雜且很可能辦不下來」,可看到「中國大陸問題」,足以使中國大陸和台灣都不是舉辦的理想地方。「中國大陸問題」仍然是最棘手而又不是單有金錢就解決到的問題,解決方法就唯有是在中國大陸和台灣以外的第三地進行(我並不是在說非在香港舉辦不可,如澳門也曾在考慮之列)--Hello World! () 16:11 2006年3月15日 (UTC)
大家開始存錢準備到香港聚會囉!A94140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