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葛雷納
外观
保羅·赫爾曼·弗朗茨·葛雷納(德語:Paul Hermann Franz Graener;1872年1月11日—1944年11月13日)是德國作曲家、指揮家。其創作風格受理查德·施特劳斯、马克斯·雷格等後期浪漫主義者的影響甚多。
葛雷納出生在柏林,自小與雙親失散。1896年他前往倫敦,以私人教學維生,此外曾短暫地在乾草市場劇院做指揮。在這之前他與瑪利亞·伊莉莎白·豪席爾德(Maria Elisabeth Hauschild)成婚,他們在倫敦育有三名子女。1901年英國人口普查記有葛雷納之名:「劇院音樂總監,與其妻瑪利亞(生於基尔)居於漢默史密斯白楊街3號。同住家人尚有其子海因茨(4歲)、保羅(2歲),以及表親喬治。」
約1910年左右,葛雷納遷居維也納,任教於新維也納學院。幾年間他遷徙數次,包括薩爾茨堡、德累斯顿與慕尼黑等地。最後他接受了萊比錫音樂院的邀約,前往任職。[註 1]1925年,葛雷納辭任教職,專注於作曲活動。
1930年他返回故鄉柏林,指導私立史騰學院。1935年至1941年間,在帝國音樂部(局,Reichsmusikkammer)擔任副主席。這一職位曾由指揮家威廉·富特文格勒任職,相較於富特文格勒直截了當的表態,葛雷納對猶太人的遭遇僅止於同情。艾瑞克·列維(Erik Levi)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中主張,直到去世為止,葛雷納都支持納粹當局。二〇年代末,葛雷納加入德国文化斗争联盟。1933年4月1日他成為納粹黨員。在二次大戰期間,葛雷納在柏林的住處遭到轟炸,他與家人輾轉於威斯巴登、慕尼黑、維也納和薩爾茨堡等地。1944年他在薩爾茨堡去世,享年72。
作品節選
[编辑]- 室內樂
- 4首弦樂四重奏(作品54、作品65、作品80)
- 組曲,長笛與鋼琴,作品63
- 管弦樂
- 2首小品,作品9
- 3首小品,作品26
- 小交響曲,弦樂與豎琴,作品27,1910年
- D小調交響曲,作品39,1912年
- 來自潘國(Aus dem Reiche des Pan),作品22,1920年
- 浪漫幻想曲,作品41
- 夜晚音樂,作品44
- 俄羅斯民歌變奏曲,作品55
- 林間音樂,作品60
- D大調嬉遊曲,作品67
- 序曲,作品73
- 組曲,作品74
- 《無憂宮的長笛》(Die Flöte von Sanssouci),作品88,1930年
- 喜劇,作品82
- 歐根王子變奏曲,作品108,1939年
- 交響曲,作品96
- 3首瑞典舞蹈,作品98
- 《莊嚴時刻》(Feierliche Stunde),作品106
- 《守塔之歌》(Turmwächterlied),作品107,1938年
- 維也納交響曲,作品110,1941年
- 協奏曲
- 鋼琴協奏曲,作品72
- 協奏曲,大提琴與室內樂團,作品78
- 小提琴協奏曲,作品104
- 長笛協奏曲,作品116
- 歌劇
- 忠實的哨兵(The Faithful Sentry),作品1
- 達斯納倫格里希特(Das Narrengericht),作品38,1913年
- 唐璜的最後一次冒險(Don Juans letztes Abenteuer),作品42,1914年
- 西奧法諾(Theophano),作品48
- 席林和格特勞德(Schirin und Gertraude),作品51,1920年
- 漢內勒斯升天(Hanneles Himmelfahrt),1927年(根據格哈特·霍普特曼的戲劇)
- 弗里德曼·巴赫(Friedemann Bach),作品90,1931年(根據Albert Emil Brachvogel的小說)
- 洪堡親王(Der Prinz von Homburg),作品100,1935年
- 施萬希爾德(Schwanhild),1941年
以及約130首歌曲作品。
註釋
[编辑]- ^ 此前這一職缺由马克斯·雷格持有。
參考資料
[编辑]- 文獻
- Don Randel, The Harvard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Music. Harvard, 1996, p. 327.
- Knut Andreas, Zwischen Musik und Politik: Der Komponist Paul Graener (1872–1944), Frank&Timme Berlin, 2008.
參見
[编辑]外部連結
[编辑]- 葛雷納的紀念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Paul Graener的作品 - 古騰堡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