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杜審權(804年—875年),字得钧京兆郡杜陵县(今陝西西安)人。

生平[编辑]

杜如晦叔父杜淹七世孙。大和五年(831年)進士得第,授弘文馆校书,初为崔郾鄂州觀察推官,後被聘為浙西幕府推官。又以书判拔萃,授蓝田县尉,一年後为河中節度使鄭肅奏授监察御史,掌記室事。拜右拾遗,再转右补阙,进起居舍人。唐宣宗时,歷司勲、考功、吏部三貟外郎,兼史馆修撰。升爲兵部郎中,兼侍御史知雜事。又知制誥。大中十年,加中書舍人,知礼部贡举。十一年,拜礼部侍郎。其年冬,出为陕州大都督府长史、陕虢都团练观察使,加检校户部尚书、河中尹、河中晋绛节度使。拜刑部侍郎,翰林承旨,累加户部、兵部侍郎。懿宗即位,咸通三年(862年)以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轉中書侍郎,兼工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户部、吏部尚書、兼門下侍郎、監修國史。咸通九年(868年)罢相,出京為鎮海軍節度使。當時徐州戌卒龐勳自桂州擅还,派遣劉佶以精兵數千人協助吳迥攻打泗州。布衣辛讜冒著生命危險殺出重圍向杜審權求援。審權與淮南节度使令狐綯、荆南节度使崔铉出师討伐,咸通九年(86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審權派遣都頭翟行約率領四千人救泗州,終於平定龐勳之變。詔加檢校司空,進司徒,兼尚书左仆射。咸通十一年,复任检校司徒、同平章事、河中尹,充河中晋绛节度观察等使。加太子太傅乾符二年(875年),授忠武軍節度使、平章事如舊,其年七月十八日卒,享年七十二,贈太尉[1]

家庭[编辑]

  • 曾祖:杜俌,洋州長史
  • 祖父:杜佐,大理正
  • 伯父:杜元颖,宰相
  • 父亲:杜元绛,太子宾客。妻清河崔氏,陝州都督府右司馬崔勝女[2]
  • 弟弟:杜廷美[3]
  • 弟弟:杜致美[4]
  • 妹妹:杜氏(827年 - 850年),虢州弘農縣令李鄖妻[5]

夫人[编辑]

  • 李琛(819年-865年),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谥文公李翱第七女,封鲁国夫人

子女[编辑]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舊唐書/卷177》,出自刘昫舊唐書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新唐書·卷096》,出自《新唐書

參考書目[编辑]

  1. ^ 《唐故忠武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司徒兼太子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贈太尉京兆杜府君墓誌銘》
  2. ^ 《唐故忠武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司徒兼太子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贈太尉京兆杜府君(審權)墓誌銘》:“公先妣清河崔氏,贈魏國太夫人,開元中御史大夫隱甫之曾孫,陕府右司馬贈右庶子勝之女。”
  3. ^ 《北梦琐言》卷十:“杜相审权弟延美,亦登朝序,乘马入门,为门楣所轧,项颈低曲,伸脰前引,肩高于顶,乃一生之疾也。”
  4. ^ 《唐故太常博士杜君(敏求)墓誌銘并序》:“堂弟鄉貢進士致美書兼篆盖。”
  5. ^ 《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墓誌》《虢州弘農縣李令(鄖)夫人杜氏墓誌銘并序》:“太傅生絳,皇太子賓客,贈工部尚書。夫人即賓客之次女也……以大中三年歸于虢州弘農縣令、宗室鄖。合好二姓,年纔一周,以二月蓐中寢疾,明月二日卒于官舍,享年廿四……兄,吏部員外郎審權,深哀同氣。”
  6. ^ 《唐故杜氏隴西李夫人(綽)墓誌銘并序》:“其元舅(讓能)今丞相前鄭夫人語余之室曰:“他日當以我子娶姑之女……丞相後夫人盧氏,燕國崇封,不驕其貴。”
前任:
夏侯孜
唐朝尚书左仆射
(非宰相)
869年—870年
繼任:
曹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