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讨论:建立條目精靈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A2093064#Talk2016年9月22日 (四) 10:20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團隊合作[编辑]

有些人喜歡分享,有些人擅長找資料、蒐集資料,有些人擅長提升關注度,有些人擅長完善內容,維基百科需要各路人馬團隊合作,但是建立條目精靈讓人感覺好像要每一項都會才有辦法寫,希望改善。218.161.71.11留言2015年10月24日 (六) 02:44 (UTC)[回复]

Hi Max0953999831留言2017年3月29日 (三) 19:36 (UTC)[回复]

HELLO--Xavier Ariad留言签名追随2020年3月7日 (六) 07:53 (UTC)[回复]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Wolfch (留言)歡迎參加第16次動員令 2018年8月13日 (一) 12:22 (UTC)於2018年8月13日 (一) 12:22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提议将建立條目精靈作为条目创建的首选项[编辑]

在新页面巡查、存废讨论或是存废复核中,我们似乎花了大量的时间在一个条目的存废问题上,其中的大部分主要是因为关注度不足或只是来源不足以彰显关注度。我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新手过于急切,想要尽快的把内容呈现出来,我希望可以通过把建立条目精灵作为条目创建的首选项(效果见截图,修改mw页面见下所述),来使得新手可以通过较少的时间,就可以大致了解一个条目怎样才能保留下来。

对于新手已经完成的草稿,由于中文维基百科还没有完善的WP:AFC,目前可以暂时以移动请求替代作者发布已经完成的草稿的请求,我已经相应修改了Template:Article_wizard/skeleton来引导新手进行移动请求,如果未来移动请求积压过多,可以考虑推动建立完善的WP:AFC

同时,建立条目精灵还需要完善,例如这里Wikipedia:建立條目精靈/通用關注度,还可以建立多个分类的具体关注度说明;另外,WP:建立条目精灵这一页面还可以考虑放更多链接。

  • 合理性:只是调整了建立条目精灵和直接编辑选项的展示顺序,并不像英文维基百科那样在技术上限制非自动确认用户的条目创建权,所有用户仍然可以直接通过编辑源代码创建不受白纸保护的条目
  • 可能的积极影响:未来能减少一些的有关关注度的AFD积压;由于草稿时间存留时间更长,创建者或保留派有更多的时间在草稿空间改善、打捞关注度不足的条目
  • 可能的消极影响:新手看到建立条目精灵中文字太多感到繁琐(但并不知道可以直接编辑)从而放弃创建条目
  • 实现方法:修改MediaWiki:Noarticletext,修改的草稿见Draft:MediaWiki:Noarticletext,前后页面对比见这里所示,效果见截图。(同时顺手添加了Draft空间的中文)

以上只是初步的想法,想要实现还需一定时日,期待诸位踊跃参与讨论。--及时雨 [ 谈笑风生或批判一番 / 微小贡献 ] 2019年2月12日 (二) 09:25 (UTC)[回复]

  • (+)支持,对新手非常友好。可以仿照enwiki设计更加友好的界面。—玉环文旦专卖店顾客登记|进店咨询·台州专题2019年2月12日 (二) 12:43 (UTC)[回复]
  • 赞同大体想法。提交移动请求的部分,我的设想是设计一个模板,属于草稿 preload 的一部分。模板内容指引创建者写完以后修改某个模板参数,修改后自动将草稿加入一个待审核分类,有经验的用户可监视分类中的条目,帮助移动或打回继续改善。这样对新手来说只需要更改很少的内容就可以请求移动,而不需要研究移动请求相关的内容。--Tiger留言2019年2月12日 (二) 12:45 (UTC)[回复]
  • (!)意見:这个想法很好,但条目创建精灵还有太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就目前的版本而言,我是比较反对将“建立条目精灵”作为条目创建的首选项的。我认为现在有三个主要问题:界面太繁琐,新人容易望而却步(针对这一点,建议让界面更加友好、一部分不太重要的细节可以省略掉或者改为注释等扩充内容);部分内容仅适合英语维基百科(比如WP:COI,在中文维基百科尚未达成共识);一部分句子是欧化的,读起来比较别扭,需要改为更自然的中文。我希望能有一个核心思想是,条目创建精灵是为新手而写,能让新手快速学习到主要的相关政策、建立一篇合格的条目。--クオン·🀢🀣🀤🀥·翡翠·鵺鳥·十姉妹·夜啼鳥 2019年2月12日 (二) 13:12 (UTC)[回复]
能否只向新手提示使用條目精靈?--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9年2月13日 (三) 03:33 (UTC)[回复]
另外,Wikipedia:建立條目精靈Wikipedia:条目向导能否合并,互相取长补短?--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9年2月13日 (三) 03:35 (UTC)[回复]
(:)回應:有办法实现,但需要限制他们的条目创建权限,英文维基百科是使用了en:Template:No_article_text(搜索{{ #ifeq: {{{nopermission}}}的一段),首先判断有无条目创建权限,如果无看是否为页面保护并给出对应的保护提示,排除掉所有保护情况就剩下非自动确认用户无权创建的情况,并提示只能用条目向导创建。Wikipedia:条目向导没有解释关注度,所以我选用了WP:建立條目精靈,如果能在Wikipedia:条目向导中加入关注度的介绍我认为使用它也可(较为简洁)。--及时雨 [ 谈笑风生或批判一番 / 微小贡献 ] 2019年2月14日 (四) 12:47 (UTC)[回复]
相关的引导页面:WP:新用户着陆页(没用,英文维基对应非自动确认用户尝试创建主名字空间条目)、WP:建立條目精靈(老版常用)、WP:条目向导(因为快捷方式被改了所以也有人在用),其中最后一个直接自英文维基翻译过来,所以直接引导建立草稿。我支持使用更简单的条目向导并自老版扩充一些必要的内容,然后完全使用新版;如果可能,还要兼顾手机查看(目前两种向导均对手机端不甚友好,例子不过这个好改)。另可见目前两种向导的所有内容页面,关于新版有个想法:各步骤前进作按钮,而其他选项则是小字链接,更加清晰,如:

我与条目主題没有关系

其他选项 · 利益相关 · 有偿撰写

另外希望能就非(自动)确认用户能否创建条目,不能创建则选择草稿或其他地方编辑这个问题达成共识,同步修改最后引导编辑的页面。——小老虎3018 2019年2月14日 (四) 16:46 (UTC)[回复]
關於此點,目前我有針對Wikipedia:建立條目專題進行建置,歡迎各位參與。臺灣杉在此發言 (會客室) 2019年2月15日 (五) 03:23 (UTC)[回复]
建立條目專題改为條目建立專題会不会好一些?--Leiem签名·留言 2019年2月15日 (五) 06:56 (UTC)[回复]
由於「建立條目」用作精靈以及其他相關頁面的普遍用詞,所以我認為維持較佳。臺灣杉在此發言 (會客室) 2019年2月15日 (五) 07:21 (UTC)[回复]
@Taiwania Justo:您好,在Template:AFC_submission/pending审查似乎违背了WP:维基百科不会审查内容,可否使用复核?另外登录我认为也不太合适,可以说说您修改的想法吗?--及时雨 [ 谈笑风生或批判一番 / 微小贡献 ] 2019年2月15日 (五) 07:45 (UTC)[回复]
@94rain:經查submission在劍橋詞典的解釋,確認提交較佳,這個可以修正;而review這個詞,在劍橋詞典有「審查」、「審核」兩種意思,個人認為可以改為「審核」,「覆核」在個人理解,應該會有一個「初核」,但在此處是直接由reviewer進行審核,沒有初核和覆核的程序,因此覆核這個詞比較不妥。此外,由於該模板會和整個Wikipedia:建立條目專題的用詞進行統一,因此這個部分希望能夠確立共識。臺灣杉在此發言 (會客室) 2019年2月15日 (五) 08:05 (UTC)[回复]
@Taiwania Justo:在没有更好的词替换前,就统一用审核吧,不过要改的地方比较多。--及时雨 [ 谈笑风生或批判一番 / 微小贡献 ] 2019年2月15日 (五) 09:22 (UTC)[回复]
审查常被用作是censor的中文翻译。但实际上审查的中文含义非常广泛。review和censor的区别太大了。censor是指因为政治、社会原因,某些观点具有争议性而删去,而维基百科不进行这些工作,比如某些人可能不喜欢的裸体图片等。凡符合维基百科方针,皆可记载。censor是说尽管真的发生了,但因为有争议性所以不刊登,这是censor。修改格式、或者是其他编辑性工作,则只是review。个人觉得也没必要由于翻译问题而替换用词。~ viztor 2019年2月27日 (三) 20:00 (UTC)[回复]

刚才试了一下,发现不太会用{{AFC submission}},还得写一个审核者操作手册呢。--Tiger留言2019年2月20日 (三) 05:28 (UTC)[回复]

(+)支持想法--Techyan留言2019年3月6日 (三) 13:41 (UTC)[回复]


(+)支持想法--Xavier Ariad留言签名追随2020年3月7日 (六) 07:55 (UTC)[回复]

谷歌SEO优化需要注意什么?[编辑]

为什么现在谷歌SEO优化这么难做,关键词排名很难做上去,来的询盘也不精准──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陕西同创优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討論貢獻)於2021年11月11日 (四) 05:57 (UTC)加入。[回复]

海苔娛樂網路電視
国家/地区 臺灣
开播日期2020年8月22日
代表人物營運長:台灣彥騰 (Eric)
网站频道官方网站
WalkGame Corp.
成立2000年7月17日
業務範圍台灣
产业傳播產業

海苔娛樂網路電視(Camerabay)為網路電視頻道,2020年8月22日開播,在網路上迅速竄起,宇宙調查電競實況直播遊戲老歌開箱 懷舊 公益民主自由

海苔娛樂網路電視的合作伙伴為五哥大家族 美麗華家族 啟文歌友會 美麗之星──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001:B011:3004:18DB:6899:1B94:757C:3024討論)於2021年11月11日 (四) 11:24 (UTC)加入。[回复]

​​吃貨與阿毛的逍遙遊
먹보와 털보
类型真人實境秀綜藝節目
制作国家/地区 韩国
语言韓語
集数13
每集长度約50-60分鐘
播出信息
首播频道netflix
图像制式1080i高清電視
声音制式立體聲
播出国家/地区 韩国
播出日期2021年12月11日 (2021-12-11)—2022年12月11日 (2022-12-11)
相关节目
相关节目The Genius
外部链接
官方网站

吃貨與阿毛的逍遙遊》(朝鮮語:먹보와 털보)是netflix真人秀綜藝節目。

主持人[编辑]

姓名 姓名 暱稱 MBTI
정지훈 Rain 鄭智薰 吃貨 ESFP
노홍철 盧弘喆 阿毛 ENFP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Snowhuang99討論貢獻)於2021年12月14日 (二) 13:55 (UTC)加入。[回复]

General Information[编辑]

subgiks is general information website here i’ll share trading artical related health, Movie,technology,Art,Businees, home,pet,news,computer.Shopping,kids,etc.--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Jeyas26393討論貢獻)於2022年2月12日 (六) 04:15 (UTC)加入。[回复]

现有两个指导新手创建条目的功能,一个是以向导式介绍条目创建过程的Wikipedia:建立条目精灵,一个是自身编辑指导新手创建条目的Wikipedia:创建条目。由于两者功能相近,建议进行整合。整合后,在条目创建精灵的最后一步引导新手积极使用创建条目,增加实操经验,提升创建条目专题的指导效果。--百战天虫留言2022年6月2日 (四) 17:31 (UTC)[回复]

还有一个Wikipedia:条目向导,都是同一个功能,为什么要弄那么多东西。--百战天虫留言2022年6月2日 (四) 17:38 (UTC)[回复]

您知道Wikipedia:創建條目中、「立刻點擊這裡建立一個條目!」的按鈕,是連到Wikipedia:建立條目精靈嗎?而Wikipedia:條目嚮導,在精靈頁面中,有說明是2018年的嚮導,是舊版的。--0906(回復請Ping我) 2022年6月2日 (四) 17:56 (UTC)[回复]
之前有相關討論認為可以建立條目精靈為首選。我覺得至少可以把條目嚮導整合到建立條目精靈之中。——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3日 (五) 07:3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