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菲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因菲塔又稱第43號法律1974年43號法律,為原名阿拉伯語的 انوتاح infitāḥ(Infitah)的音譯,是埃及在沙達特統治期間,於1974年通過的一項政策,意思是「開放」。時任埃及總統安瓦爾·沙達特在1973年十月戰爭後的幾年中提出“打開大門”使私人企業與公司投資埃及的政策。隨著菲塔伴與長期對埃及友好的援助友邦--蘇聯決裂,以及沙達特於1977年訪問耶路撒冷,促使埃及與以色列的和平進程展開。因菲塔結束埃及經濟由公部門主導的局面,並鼓勵國內、外對私營企業的投資。埃及軍隊在1973年10月的「贖罪日戰爭」中渡過蘇伊士運河,最終戰敗,但許多埃及人認為這場戰爭取得政治的成功,沙達特的政治聲望也因此勝過前埃及總統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並結束先前納賽爾所推行的「納賽爾主義」及「阿拉伯社會主義」。

概述[编辑]

在時任埃及總統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的領導下,國家主義和私人投資受限的計劃經濟支持者主導國內發展。至1970年代,批評者認為埃及的經濟及其龐大的公部門已經演變成「低效、浪費資源、令人窒息、充滿官僚主義蘇聯式體系」。沙達特期望埃及不再執著於與以色列的對抗,而是將資源投入大規模的軍事研究中,他相信資本主義經濟政策會建立龐大的私營部門,並與政府結盟。沙達特認為美國和西方的經濟政策將使其更加繁榮,並最終使埃及走向民主多元化。由於菲塔除了在意識形態上具備足夠動機,因此在政治行動上也有所改變,藉由通過與西方資本主義以及埃及社會的富人和權勢階級結盟,沙達特與他的前任納賽爾產生區隔,同時確保他在政壇的當權地位。

缺點[编辑]

因菲塔政策的實施通常被認為存在缺陷,因為它具備過大企圖心,而且表面上似乎已經放棄「與窮人的團結」的理想。政府獎勵自身的親信和盟友,其中許多官員與親信變得非常富有,並透過在土地、貨物和商品上的讓步,建立效忠當時政權的權力基礎。然而政府與代理機構和經銷商的授權和合同,對於創造自由市場和開放經濟幾乎沒有作用。數以百萬計貧窮的埃及人民在納賽爾政權下,透過接受教育,並成為醫生、工程師、教師、律師、政府或半官方機構的記者等職業成為中產階級。因菲塔對納賽爾時代的中產階級而言也產生衝擊,它顛覆納賽爾主義的社會主義原則,消除免費教育、社會平等,並廢除封建制度、土地和工業國有化以及累進稅等政策。與此同時,公部門仍持續主導經濟。國家的勞動力人口比例從納賽爾時代鼎盛時期的 3.8% 增長到 1980 年代初期因菲塔全力推進後的10%,約佔該國全部勞動力的35%。儘管促進外國的私人投資,國家對投資資本的貢獻程度(72%)從1960年代中期到 1970 年代末幾乎沒有變化。

結果[编辑]

1977年,當埃及政府宣布取消對基本食品的補貼時,由於民眾對因菲塔政策產生的不滿,導致數十萬人發起大規模暴動。1981年10月6日,沙達特在開羅閱兵式上被暗殺。

參考文獻[编辑]

1.Tarek Osman,瀕臨崩潰的埃及,第 67 頁

2.Tarek Osman,邊緣的埃及, p.117–8

3.Tarek Osman,瀕臨崩潰的埃及,第 125、127 頁

4.Tarek Osman,瀕臨崩潰的埃及,第 118-9 頁

5.Tarek Osman,邊緣的埃及, p.120–21

6.Tarek Osman,瀕臨崩潰的埃及,第 124 頁

7.Tarek Osman,瀕臨崩潰的埃及,第 126 頁

8.Tarek Osman,瀕臨崩潰的埃及,第 12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