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牛津风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牛津风云
A Yank at Oxford
基本资料
导演杰克·康韦
监制迈克尔·巴尔肯
编剧罗兰·珀特威
约翰·桑德斯
利昂·戈登
西德尼·吉威特
麥可·賀根
安格斯·麦克菲尔
约翰·帕迪·卡斯泰尔斯
剧本马尔科姆·斯图尔特·博伊伦
瓦尔特·费瑞斯
乔治·奥本海默
弗兰克·威德
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主演罗伯特·泰勒
赖尼尔·巴利摩
莫琳·奥沙利文
费雯·丽
埃德蒙·格温
配乐休伯特·巴特
爱德华·沃德
摄影哈罗德·罗森
剪辑马哈雷特·布斯
查尔斯·弗雷德
制片商米高梅
片长102分钟
产地英国
语言英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1938年2月18日 (1938-02-18)
预算$1,374,000[1]
票房$2,736,000[1]

牛津风云》(英語:A Yank at Oxford),英国电影,由杰克·康韦执导约翰·桑德斯利昂·戈登编剧,米高梅英国工作室德纳姆工作室制作,罗伯特·泰勒赖尼尔·巴利摩莫琳·奥沙利文费雯·丽埃德蒙·格温主演。

《牛津风云》是费雯·丽和罗伯特·泰勒首次共同出演的电影。他们后来成为《魂断蓝桥》(1940年)的主演。 在这部电影之前,泰勒被比作1930年代的鲁道夫·瓦伦蒂诺,其男性气质饱受质疑。他在这部电影中的出演成功打消了这些疑虑,并极大地提升了他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声誉。[2]

剧情

[编辑]

李·谢里丹(罗伯特·泰勒饰),一位自负的美国运动员,于1937年获得奖学金,准许到牛津大学红衣主教学院学习。由于他的父亲丹(賴尼爾·巴利摩饰)收入有限,李起初不愿意去大学,但他最终还是决定去学习。甫一进入英格兰,李即在前往牛津的火车上向保罗·博蒙特(格里菲斯·琼斯饰)、韦弗特里(罗伯特·库特饰)和拉姆齐(彼得·克罗夫特饰)吹嘘自己运动生涯的胜利。他们很生气,于是骗李在错误的车站下车。然而,李继续前往牛津,学生们再次欺骗他,这次他认为将有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等着他。他看穿了这个欺骗行为,决定跟着冒充主任的恶作剧者,最终却给了真正的主任(埃德蒙·格温饰)屁股一脚。李道歉后,他们之间的充满争议的关系开始了。

李想着离开牛津,但在被他的私人仆人斯卡特斯(爱德华·里格比饰)说服之后决定继续留下来。李遇见了艾尔莎·克拉多克(费雯·丽饰),一位帮助新生的已婚女子,并与保罗·博蒙特的妹妹莫莉(莫琳·奥沙利文饰)建立了恋爱关系。运动会上,李穿着帽子和长袍,超越了其他选手。就在开始融入新环境的时候,他在一次田径比赛的重要接力比赛中拒绝休息,推倒他的替补选手保罗并取得胜利,人们为他感到羞愧。李愤怒地去了一家禁止学生光顾的酒吧想与保罗对峙,却在一个私人小间发现他与艾尔莎在一起。他与保罗打架,但韦弗特里警告他们牛津大学警察马上就要来了。李和保罗跑了,当他们差点儿被其中一个警察抓住时,李打了警察一拳。保罗被叫到主任面前,因为打警察而被罚款并受到警告。他说是李打的,却受到蔑视,李反而很快就成了保罗的老朋友最好的朋友。莫莉开始再次和他见面,但李仍然觉得她和保罗之间的关系很紧张。

李开始在牛津大学划船会划船。在代表红衣主教划船俱乐部参加的碰撞比赛中,他在赢得比赛后试图对保罗表示和好,但保罗拒绝接受友谊。虽然这样,但当艾尔莎寻找保罗时,李仍然帮助保罗将艾尔莎藏在自己的房间里。院长抓住他们两个并将李从牛津大学开除。李的父亲没有听说李被驱逐出牛津大学,仍然前来观看比赛。李告诉他他和艾尔莎有染,然而丹却认为他在撒谎。丹从李写的有关莫莉的信中看出他对莫莉的感觉,觉得李不可能与艾尔莎有染。丹与莫莉会面,两人制定了让李重新回到大学的计划。丹在书店遇见艾尔莎,并说服她与主任交谈。她与主任调情,并告诉他李只是为了避免她被韦弗特里找到才将她藏起来。李随后被允许回到牛津。韦弗特里则想利用这整个故事来让自己被驱逐,进而使他可以继承一笔遗产,然而让他失望的是,他只受到了轻微的惩罚。李和保罗终于和好,最后赢得了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

演员

[编辑]

制片

[编辑]

《牛津风云》是米高梅的第一部英国作品,米高梅的负责人路易·B·梅耶个人对本片制作感兴趣。[3] 英国剧作家罗兰·珀特威是几位名字未在电影中出现的编剧之一,而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也花了三个星期的时间编写剧本,改了一些粗糙的内容并增加了一些对话。梅耶和巴尔肯后来就布景问题发生争执,教费雯·丽和莫琳·奥沙利文听到了,使巴尔肯辞去了制片人的职务。[4]

令其他演员惊讶的是,泰勒能够自己完成所有的体育镜头,特别是跑步和划船。[5]他学生时曾在多恩学院参加田径比赛[6]

起初,梅耶不愿意让当时不怎么出名的费雯·丽扮演艾尔莎·克拉多克的角色,直到被迈克尔·巴尔肯说服,因他说她就住在英国,而让其他人坐飞机来英国会花费更多的钱。[7]

根据费雯·丽的说法,她得自己花钱买鞋,并要求米高梅报销部分款项。另一方面,米高梅表示,他们已经买了鞋子,她不需要为这部电影支付一分钱。由于这个争议,她的经理亚历山大科达给她发了一条消息,说如果她继续这样,他就不会续签合同。她最终有所改变,她的合同也得到了续签。[8]

一些电影历史学家认为,《牛津风云》有助于让大卫·O·塞尔兹尼克注意到费雯·丽,最终将她选为《乱世佳人》女主角。[9]不管她以前的行为如何,她在拍《牛津风云》时尽量不再争吵,并给罗伯特·泰勒留下深刻印象。[10]泰勒回到好莱坞后,谈论起曾与之合作过的伟大的英国女演员,并向仍在寻找郝思嘉的塞尔兹尼克建议,他们应该考虑考虑她。[11]

反响

[编辑]

《牛津风云》及其续集,1942年的《伊顿风云》,以一种总体上积极正面的角度描绘了英国人,并为战争年代在美国和英国流行的其他电影奠定了基础。[12]这部电影后来在勞萊與哈台电影《漫游牛津》(A Chump at Oxford)(1940年)中被模仿,并改编为《牛津之恋》(1984年)。

票房

[编辑]

根据米高梅的记录,这部电影在美国和加拿大票房为1,291,000美元,在其他地方票房为1,445,000美元,总获利513,000美元。[1]

参考资料

[编辑]

脚注

  1. ^ 1.0 1.1 1.2 "The Eddie Mannix Ledger." Margaret Herrick Library, Center for Motion Picture Study, Los Angeles.
  2. ^ Wayne 1973, p. 79.
  3. ^ Taylor 1984, p. 51.
  4. ^ Looney, Deborah."Article: 'A Yank at Oxfor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urner Classic Movies. Retrieved: 27 January 2015.
  5. ^ Wayne 1973, p. 80.
  6. ^ Kral, E. A. "Robert Taylor of Beatrice: The Nebraska Roots of a Hollywood St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Nebraska History, Volume 75, Issue 4, Winter 1994, pp. 280–290.}
  7. ^ Landazuri, Margarita. "Article: 'A Yank at Oxfor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urner Classic Movies. Retrieved: 27 January 2015.
  8. ^ Walker 1987, p. 95.
  9. ^ Capua 2003, p. 43.
  10. ^ Vickers 1988, p. 87.
  11. ^ Walker 1987, p. 96.
  12. ^ Glancy 1999, p. 59.

参考书目

  • Capus, Michelangelo. Vivien Leigh: A Biography.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 2003. ISBN 978-0-7864-1497-0.
  • Glancy, H. Mark. When Hollywood Loved Britain: The Hollywood 'British' Film 1939-1945. Manchester, U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978-0-7190-4853-1.
  • Taylor, John Russell. Vivien Leigh. London: Elm Tree Books, 1984. ISBN 0-241-11333-4.
  • Vickers, Hugo. Vivien Leigh: A Biography. Lond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edition. ISBN 978-0-33031-166-3.
  • Walker, Alexander. Vivien: The Life of Vivien Leigh. New York: Grove Press, 1987. ISBN 0-8021-3259-6.
  • Wayne, Jane Ellen. Robert Taylor. New York: Warner Paperback Library, 1973. ISBN 978-0-446-76103-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