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臺灣古典文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灣古典文學,意指在臺灣創作,而且對臺灣文學發展產生影響力的傳統文學。創作者不一定要是臺灣人,不過作品需     與臺灣的人情、風土、歷史有所關係。這類作品以古典詩為大宗,且以詩為主流 。傳統研究往往將臺灣古典文學自鄭氏時期起算,並以日治時期的結束為止 。然而,臺灣古典文學創作在戰後仍持續發展,時至今日,全臺各地仍有古典詩社活動。[1]

宦遊古典文學[编辑]

比鄭成功軍隊還早來臺的沈光文(1652年)     有「海東文獻初祖」的美稱,他同時創立了臺灣第一個傳統漢詩社「東吟詩社」。鄭成功、鄭經父子也擅長作詩,鄭經有《東壁樓集》傳世。

清初郁永河《裨海紀遊》、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則為著名的宦遊散文。詩作方面則出現了具有特色的「臺灣八景詩」。

本土古典文學[编辑]

清代本土文人諸羅的王克捷、澎湖的蔡廷蘭[1] 、彰化的陳肇興、淡水的黃敬、曹敬、新竹的鄭用錫、林占梅甚有盛名。宦遊人士劉家謀的《海音詩》、《觀海集》頗能反應社會實況。唐景崧任職於臺南及臺北時,帶動地方文風,有功於詩歌傳播。[2] [3] 林豪所寫《東瀛紀事》記錄了三大民變之一的戴潮春事件。彰化吳德功所寫《讓臺記》記錄了臺灣民主國與乙未戰爭始末。臺南施瓊芳、施士潔父子,為臺灣唯一父、子     進士,詩作反映臺灣本土文人在乙未之際的進與退。彰化洪棄生的詩作具反殖民精神,有臺灣詩史之譽。

日治時期連雅堂編輯《臺灣詩薈》月刊,保存古典文獻有其勞績。臺灣中部的櫟社、南部的南社、北部的瀛社是日治時期臺灣370多個詩社中最有代表性的詩社。文社則有 林子瑾、吳子瑜等人創立的臺灣文社。而賴和、楊守愚、周定山、陳虛谷、楊雲萍     、林荊南等是新舊文學兼擅的文人。《詩報》則是日治時期發行最悠久的文學刊物。其他如《風月報》(《南方》)、《臺灣文藝叢誌》、《崇聖道德報》、《南瀛佛教會報》亦收集相當分量的傳統文學作品。林獻堂著作以1927年臺灣文化協會分裂後,     至歐美遊歷時所留下的《環球遊記》最為膾炙人口。林獻堂留有1927年至1954年的《灌園日記》,為臺灣歷史上     重要的私人文獻之一。張麗俊的《水竹居主人日記》可充實櫟社研究的文獻,亦可見日治時期地方基層文人的文學、經濟、社會等不同文化面向。北部的文人如魏清德,久任報社主筆,與當時臺、日的新舊文人都有交集。南部的文人,如洪鐵濤兼擅詩書,為擊缽場上的常勝軍,書法宗顏真卿,具何紹基之風姿。王開運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有詩文集傳世。同一時期,除了臺灣詩人的作品之外,也有在臺灣的日籍人士     ,留下數量不少的在臺日人漢詩文作品。《臺灣日日新報》、《臺南新報》、《臺灣新聞》、《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昭和新報》、《三六九小報》、《南瀛新報》等報刊均刊載一定數量的傳統文學。 國府遷臺以後, 廣設大學中文系 ,每年籌辦全臺中文系詩詞聯吟,包括近年鼓勵臺語吟唱,詩社如鯤瀛詩社甚至已經延續百年歷史,至今詩刊仍然刊行不輟。

參考資料[编辑]

Category:臺灣1000專案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