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中国文化遗产/推荐阅读条目/秋霞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秋霞圃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嘉定区东大街,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198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了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身份并设立了大理石文保碑。在早期,秋霞圃仅有龚氏园(今桃花潭景区)。到了清雍正四年(1726年),秋霞圃被改属为了邑庙的后园并一度长盛不衰。但在咸丰十年至同治元年间(1860年至1862年)清军洋枪队屡次同太平军在嘉定交战,园林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光绪帝登基后,园林开始逐渐得到修复,再现朝晖。民国9年(1920年),启良学校的校长戴思恭将学校搬至此地并发动实业界对之加以修缮。民国26年(1937年),园林为日军所控,启良学校也被迫停办。园西部分建筑被知事冯诚求改为私宅,大部分匾额都被日军捣毁。日军投降后,它曾被三青团嘉定分团部和启良学校占用。此后它先后被列为了县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秋霞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此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对其大幅重修,耗资近两百万元,学校也搬离了秋霞圃。1987年9月竣工,同年中国国庆节(10月1日)时全园正式对外开放。198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重新确定了秋霞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身份并为其设立了大理石文保碑。现在的秋霞圃可分为桃花潭景区(原龚氏园)、凝霞阁景区(原沈氏园)、清镜塘景区(原金氏园)和邑庙景区4个部分,以山取胜、以水为中心,其中12株已列入上海古树名木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