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台灣選舉模版加入公民投票:​ 與立委選舉無關
第585行: 第585行:


== 台灣選舉模版加入公民投票 ==
== 台灣選舉模版加入公民投票 ==
{{saveto|Talk:臺灣選舉|Template talk: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saveto|Talk:臺灣選舉}}


因各選舉模版遭破壞,所以尋求共識。由於[[公民投票法|台灣公民投票]]屬[[台灣選舉]]的一項,故於各台灣選舉模版(Template:中華民國公民投票、Template:中華民國罷免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Template:臺灣鄉鎮市區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省與直轄市級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上方列加入公民投票的列表。[[User:Zenk0113|Zenk0113]]([[User talk:Zenk0113|留言]]) 2017年12月25日 (一) 05:57 (UTC)
因各選舉模版遭破壞,所以尋求共識。由於[[公民投票法|台灣公民投票]]屬[[台灣選舉]]的一項,故於各台灣選舉模版(Template:中華民國公民投票、Template:中華民國罷免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Template:臺灣鄉鎮市區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省與直轄市級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上方列加入公民投票的列表。[[User:Zenk0113|Zenk0113]]([[User talk:Zenk0113|留言]]) 2017年12月25日 (一) 05:57 (UTC)

2018年1月2日 (二) 15:47的版本

此頁面探討條目模板主題相關議題;与条目是否符合中立的观点有关的问题,亦可在此探讨。

  • 發表任何問題或討論前,請先參閱常見問題解答帮助信息新手入門,或搜索舊討論記錄。
  • 由於互助客棧討論踴躍,經常遭遇載入及儲存過慢等困難,任何條目或模板的交流應考慮先在其討論頁發表,並徵求廣泛意見↓查閱相關議題);若無人加入討論,或本涉及較多條目或主題者,則亦可直接在此提案。
  • 提議將條目删除,請至頁面存廢討論提出。
  • 提报对条目的破坏,请至對應管理員布告板提出。
  • 發起討論時,請使用{{存档至}}模板設定討論結束後應存檔到哪個條目或模板的討論頁,以便日後翻查相關討論;从其他页面移动过来的讨论,请在移出的页面使用{{移动至}}模板标出讨论的去向,并在本页面使用{{移动自}}模板标出讨论的来源。


請注重礼仪、遵守方針與指引,一般問題請至互助客棧其他區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公告欄
# 💭 話題 💬 👥 🙋 最新發言 🕒 (UTC+8)
1 中華民國、台灣之架構 116 15 洪尼玛 2024-05-28 22:41
2 刻晴条目能否收录用刻晴悼念李克强的事情? 16 9 Dnaimfz 2024-05-23 11:30
3 《通用規範漢字表》以外的簡體字是否應該類推簡化 1 1 T45614631 2024-05-25 12:13
4 原創譯名? 30 9 Happyseeu 2024-06-01 14:52
5 「模板:最近逝世」裡的黑絲帶 105 14 Tp0910 2024-06-02 09:08
6 Blocked user和Sockpuppeteer模板里的“遭到”一词 8 7 魔琴 2024-05-24 01:06
7 Template:Cvt 5 2 Kethyga 2024-05-24 17:15
8 关于清朝相关称谓 1 1 Jimmy-bot 2024-06-02 08:14
9 关于数据库的疑问 5 4 快乐的老鼠宝宝 2024-05-25 00:51
10 Template:Rightmost與Template:Str rightc重複的問題 1 1 Sanmosa 2024-05-23 17:47
11 各国各党派人物分类命名统一 35 8 Kethyga 2024-05-23 15:11
12 我才把en:Nuclear power in China翻譯為中文 7 5 S8321414 2024-05-28 14:30
13 南越與南越國 99 9 桜花雪 2024-05-26 13:06
14 china shock 10 6 2603...D280:37FB 2024-05-25 13:16
15 “海得拉巴 (印度)”的条目名问题 13 8 Ericliu1912 2024-05-25 01:38
16 有关于“种族灭绝加害者”的分类 8 5 魔琴 2024-05-30 22:05
17 关于有固有译名者是否应当只用姓氏为标题 4 4 CaryCheng 2024-05-24 22:41
18 關於減少政黨模板使用的想法 8 5 Yumeto 2024-05-29 21:48
19 闽方言条目命名 5 3 桜花雪 2024-05-30 20:09
20 各地色情法律地圖 3 2 世界解放者 2024-05-31 21:05
21 有關日本皇后、中宮等位號的事宜 8 4 Sanmosa 2024-05-30 07:56
22 台灣行政區劃被塞了整個世紀前的族群統計數據 6 6 MilkyDefer 2024-05-31 17:15
23 關於把特定連結加入垃圾連結白名單之請求 3 2 HK5201314 2024-05-29 22:40
24 關於族群之知名人物是否需於條目中羅列 4 4 向史公哲曰 2024-05-31 15:15
25 求考证:这个“Lao Pie-fang”到底是谁? 1 1 Cwek 2024-05-30 01:19
26 有關 Template:電子音樂類型 的編輯方案 1 1 AoN3ko Yachiyo 2024-05-31 04:03
27 移動條目「王守仁」至「王陽明」 10 7 Ericliu1912 2024-06-02 00:18
發言更新圖例
  • 最近一小時內
  • 最近一日內
  • 一週內
  • 一個月內
  • 逾一個月
特殊狀態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手動設定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正在廣泛徵求意見的議題

以下討論需要社群廣泛關注:重新整理

傳記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經濟、貿易與公司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歷史與地理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語言及語言學

Talk:道本语 § Toki Pona中文名寻求意见

數學、科學與科技

Talk:1000 § 應收錄幾個1000~1999的數字?

媒體、藝術與建築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政治、政府與法律

Talk:无国家民族 § 關於收錄民族的爭議

Talk:2024年立法院改革爭議 § 條目拆分

宗教與哲學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社會、體育運動與文化

Draft talk:台灣妖怪列表 § 恢復正式條目

关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双边关系相关的条目名称的统一问题

维基上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双边关系”的条目的名称有三种:

  1. 简体“中国—XXX关系”,繁体“中国-XXX关系”。此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者。
  2. “中X关系”。此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者。
  3. “中国与XXX关系”。此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无外交关系者。

经过搜索与统计,以第一种前者为大多数。 建议将相关条目名称由第二种类型统一到第一种类型,即无歧义也一目了然。--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2日 (二) 07:15 (UTC)[回复]

我在Talk:中菲關係提過過去的慣例:
  1. 中外關係條目,另一方的國號第一個字不與其他國家重複,都命名為「中X關係」。
  2. 另一方的國號第一個字與其他國家重複,才使用樓主提到的原則,「中X關係」改為消歧義頁面。
另請留意樓主今天手動改了20幾篇條目的命名。如果樓主的統計把這兩個情況一概而論,我覺得並不合理。如果樓主是採用這個手段得到這個結論,我覺得更不合理。--春卷柯南慶祝加入維基十週年 ( ) 2017年12月12日 (二) 07:49 (UTC)[回复]
和我讨论了半天,可惜你从未进行搜索和统计。--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2日 (二) 08:18 (UTC)[回复]
耽誤了一點時間。只計算PRC的邦交國,第一行已經考慮到大陸譯名和台灣譯名。蒙古國本來屬於第二類,不過由於樓主今天的操作,現歸入第一類。
模式 涉及的國家
第一類
(國名首字重複)
  1. 阿尔巴尼亚
  2. 阿尔及利亚
  3. 阿富汗
  4. 阿根廷
  5. 阿联酋
  6. 阿曼
  7. 阿塞拜疆
  8. 爱尔兰
  9. 埃及
  10. 埃塞俄比亚
  11. 爱沙尼亚
  12. 安道尔
  13. 安哥拉
  14. 安提瓜和巴布达
  15. 巴巴多斯
  16. 巴布亚新几内亚
  17. 巴哈马
  18. 巴基斯坦
  19. 巴勒斯坦
  20. 巴林
  21. 巴拿马
  22. 巴西
  23. 贝宁
  24. 博茨瓦纳
  25. 波黑
  26. 波兰
  27. 布隆迪
  28. 东帝汶
  29. 多哥
  30. 多米尼克
  31. 厄瓜多尔
  32. 厄立特里亚
  33. 刚果(金)
  34. 刚果(布)
  35. 格林纳达
  36. 格鲁吉亚
  37. 哥伦比亚
  38. 哥斯达黎加
  39. 吉布提
  40. 吉尔吉斯斯坦
  41. 几内亚
  42. 几内亚比绍
  43. 加纳
  44. 加蓬
  45. 科摩罗
  46. 科特迪瓦
  47. 科威特
  48. 库克群岛
  49. 莱索托
  50. 卢森堡
  51. 卢旺达
  52. 利比里亚
  53. 利比亚
  54. 马达加斯加
  55. 马尔代夫
  56. 马耳他
  57. 马拉维
  58. 马来西亚
  59. 马里
  60. 马其顿
  61. 毛里塔尼亚
  62. 毛里求斯
  63. 摩尔多瓦
  64. 摩洛哥
  65. 摩纳哥
  66. 南非
  67. 南苏丹
  68. 尼泊尔
  69. 尼日尔
  70. 尼日利亚
  71. 纽埃
  72. 瑞典
  73. 瑞士
  74. 萨摩亚
  75. 塞尔维亚
  76. 塞拉利昂
  77. 塞内加尔
  78. 塞浦路斯
  79. 塞舌尔
  80.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81. 圣马力诺
  82. 斯里兰卡
  83. 斯洛伐克
  84. 斯洛文尼亚
  85. 苏丹
  86. 苏里南
  87. 汤加
  88. 土耳其
  89. 土库曼斯坦
  90. 乌干达
  91. 乌克兰
  92. 乌拉圭
  93. 乌兹别克斯坦
  94. 新加坡
  95. 新西兰
  96. 伊朗
  97. 伊拉克
  98. 印度
  99. 印度尼西亚
  100. 中非共和国
第一類
(避免混淆或其他)
  1. 赤道几内亚
  2. 佛得角
  3. 冈比亚
  4. 喀麦隆
  5. 津巴布韦
  6. 肯尼亚
  7. 拉脱维亚
  8. 立陶宛
  9. 罗马尼亚
  10. 蒙古国
  11. 密克罗尼西亚
  12. 莫桑比克
  13. 纳米比亚
  14.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5. 文莱
  16. 西班牙
  17. 亚美尼亚
  18. 赞比亚
  19. 乍得
第二類
  1. 澳大利亚
  2. 奥地利
  3. 白俄罗斯
  4. 保加利亚
  5. 比利时
  6. 冰岛
  7. 玻利维亚
  8. 朝鲜
  9. 丹麦
  10. 德国
  11. 俄罗斯
  12. 法国
  13. 斐济
  14. 芬兰
  15. 菲律宾
  16. 古巴
  17. 圭亚那
  18. 哈萨克斯坦
  19. 韩国
  20. 荷兰
  21. 黑山
  22. 加拿大
  23. 柬埔寨
  24. 捷克
  25. 克罗地亚
  26. 老挝
  27. 黎巴嫩
  28. 列支敦士登
  29. 美国
  30. 孟加拉国
  31. 秘魯
  32. 缅甸
  33. 墨西哥
  34. 挪威
  35. 葡萄牙
  36. 日本
  37. 沙特阿拉伯
  38. 索马里
  39. 塔吉克斯坦
  40. 泰国
  41. 坦桑尼亚
  42. 突尼斯
  43. 瓦努阿图
  44. 委内瑞拉
  45. 希腊
  46. 匈牙利
  47. 叙利亚
  48. 牙买加
  49. 也门
  50. 意大利
  51. 以色列
  52. 英国
  53. 约旦
  54. 越南
  55. 智利

按此,把國名首字重複和其他情況混為一談的話,樓主的說法沒錯。但是把兩個情況分開的話,我的說法也沒有錯。--春卷柯南慶祝加入維基十週年 ( ) 2017年12月12日 (二) 09:38 (UTC)[回复]

  1. 数据才有力。但是二楼的统计也有一些小的失误:博茨瓦纳、布隆迪、东帝汶、库克群岛、莱索托、纽埃、萨摩亚、汤加、中非都不属于(国名首字重复)的第一类,并没有其他国家和他们的国名首字重复。
  2. 另一方面,任何人想知道中国和阿富汗的关系,也不会直接去搜“中阿关系”。所以这和首字重复与否并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
  3. 我的目的就是要让维基的条目名称更精准一些、系统化一些。
请问这个目的阁下是否支持呢?--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2日 (二) 11:01 (UTC)[回复]
萨摩亚与萨尔瓦多首字重复,博茨瓦纳的台湾译名是波札那,首字与波兰、波黑重复,汤加的台湾译名是东加,首字与东帝汶重复,莱索托台湾译名为赖索托,利比里亚的台湾译名是赖比瑞亚,二者首字重复,新西兰的台湾译名是纽西兰,首字与纽埃重复,中非和中国首字重复(中中关系?),布隆迪的台湾译名是蒲隆地,或许是避免与葡萄牙混淆,库克群岛或许是避免与荷兰自治国库拉索混淆。--大南國史館從九品筆帖式留言2017年12月12日 (二) 13:00 (UTC)[回复]
  1. 麻煩樓主睜開眼睛。一、上表只計算PRC的邦交國(也就是民國的邦交國),二、「第一行已經考慮到大陸譯名和台灣譯名」。逐风天地君上面已經替我解釋了;此外布隆迪首字與布基納法索重複。辯論要有點技巧,實際上這九個國家劃入第一列還是第二列,也不影響我剛才的結論。
  2. 人家怎樣搜尋和維基百科條目如何命名并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
  3. 一、日常生活中簡稱阿富汗為「阿」的人非常少,所以很少人用“中阿关系”指代中國-阿富汗關係很正常。然而日常生活簡稱美國為「美」,簡稱英國為「英」,簡稱日本為「日」的人並不少,難道要為了這個“標準化程序”,把中美關係、中英關係、中日關係改作中國-美國關係,中國-英國關係,中國-日本關係?二、除非是國名首字重複和避免混淆,否則所有中外關係條目命名為「中X關係」,這樣做反而可以留下模糊的空間,避免爭議(幾年前有人在檢討中外關係系列條目應該用甚麼名義來表述中國這一邊,結果牽連出台灣地位、共和國是不是正統等幾個問題,有興趣可以翻查早期的討論)。三、現在只有我一個在這裏和樓主討論(應該還有很多人在這個領域有利益關係),說甚麼標準化。
  4. 最後一題,如果樓主所需要的答案是贊成或者反對,我反對。--春卷柯南慶祝加入維基十週年 ( ) 2017年12月12日 (二) 13:15 (UTC)[回复]
我把布基纳法索给忘了,哈。补充一个,现在中国—蒙古国关系中的一字线不符合要求,应该使用“-”。--大南國史館從九品筆帖式留言2017年12月12日 (二) 14:37 (UTC)[回复]
  1. 先聲明,我才疏學淺不懂過於理論性的問題,因此只發表我的直觀意見。這個問題我也想過,我支持將中國對外雙邊關係條目統一命名:建交的稱為中國-XX關係非建交的稱為中國與XX關係,減少目前多種命名的情況(中X關係、中國-XX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XX關係),且中國一詞就包含從古至今的各朝歷代。以我的立場來看,中華民國歷史當然屬於中國歷史,但從1949年至今,中華民國歷史也屬於臺灣歷史,但中華民國歷史不宜分割,且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重疊,為求條目單純性(與顧及傾向臺灣意識的人),因此才另成立中華民國與XX關係條目。
  2. 若從簡稱、使用多寡的角度看,例如中冰關係中古關係.....的命名是否得宜?其實不只中國條目,其他國家的雙邊關係條目簡稱也是,為何不用例如泰國-英國關係蒙古國-美國關係.....,國名對國名再自然不過了。還是怕更名的話,有成百上千的條目要改,是大工程,所以一動不如一靜?--Tp0910留言2017年12月12日 (二) 15:36 (UTC)[回复]
  3. 以這兩天被移動的中蒙关系中国—蒙古国关系中蒙关系來看,在其他外文的維基百科中,都是用中國—蒙古(國)關係,英文是用China–Mongolia relations英语China–Mongolia relations;就日蒙關係來看,日文也是用日本とモンゴルの関係日语日本とモンゴルの関係。但我看到在日文中,也有以簡稱命名的,例如日米関係日语日米関係日英関係日语日英関係.....,中文也是用美日關係日英關係,但中文皆是在日文後創建的,不知是否受其影響?以簡稱(或外文縮寫)命名的也只限於中文、日文,其他外文維基若有,請指正。話說回來,上面提到的中冰關係中古關係.....或許在政府(尤其是外交部)的記者會、新聞稿中常出現,但一般人很少這樣說、搜尋吧?應該會說、搜尋中國與冰島關係,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冰島關係。再以中哈關係來看,若日後有哈日關係、哈韓關係、哈美關係.....來命名,問問路人甲乙丙丁,看會不會很奇怪?至少我覺得很奇怪。維基百科是寫給大家看的,當然要以大家都看得懂、一目瞭然的標題來命名。中冰關係、中古關係?那有沒有大冰關係、小冰關係;遠古關係、近古關係?--Tp0910留言2017年12月13日 (三) 17:47 (UTC)[回复]

@User:春卷柯南

  1. 这里没人要跟你辩论!我在说明为什么这个提议有道理。
  2. 对于大陆简体的读者而言,不存在那些首字重复。
  3. 条目名称不规范就是会影响维基百科的使用体验,同时造成混乱。
  4. 既然阁下认为日常生活中简称阿富汗为“阿”的人非常少,那请问阁下认为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将阿富汗简称为什么呢?
  5. 传播知识就是要清晰、明确。保持模糊是什么意思?!
  6. 这里讨论的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邦交国之间的双边关系,这有什么争议?!请问你阅读过这些条目么?中华民国与这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国的关系的条目都是“中华民国与XX关系”的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那些中华民国邦交国的关系的条目也是“中国与XX关系”的形式。而且每个条目下都有相关的消歧义指引项。--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3日 (三) 22:04 (UTC)[回复]

@User talk:Tp0910

  1. 这些条目中的中国均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华民国政权存续期间,中华民国的历史当然不是这个“中国”的历史。而这些条目是与政治相关的条目,与历史没什么直接关系。就是要以政权为划分标准。而且现行的与建交与否像关联的这种区分方式是非常好的。不然请问读者对断交潮后的中华民国和之前的邦交国之间延续的非正式的外交关系,要怎么才能在维基上了解到?
  2. 如果是对的、有益的做法,就应该实行,而不是任由混乱存在。何况按照User:春卷柯南的统计,需要更改的页面也不是很多,并没有很大的工程。
  3. 另外,请给出一个明确的意见,是支持还是反对。谢谢。--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3日 (三) 22:04 (UTC)[回复]
    1. 有些條目裡的內容包括民國之前的中國對外歷史,所以我說中國一詞就包含從古至今的各朝歷代,但中華民國的部分,因為特殊原因,才從中國-XX關係中拆分出來。目前世界各國對外雙邊關係裡,不只有政治,也包含歷史、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內容,也可說是雙邊關係的小百科全書,若歷史比重大,則可單獨創建某國-XX關係史,例如中美關係史中日關係史
    2. 如果包括世界各國對外雙邊關係的話,那數量就不少了,但若只討論中國的部分,那數量是不多。
    3. 我一開始就說:我(+)支持將中國對外雙邊關係條目統一命名。--Tp0910留言2017年12月14日 (四) 02:40 (UTC)[回复]

不考虑是否用简称的问题,我认为没有必要区分是不是邦交国,统一用“-”就可以--苞米() 2017年12月14日 (四) 06:06 (UTC)[回复]

  1. “不存在那些首字重复”,那只能說明那是怎樣的自以為是。維基百科的讀者不只是來自大陸。
  2. 現在我們按照慣例給對外關係條目命名,也是有規可循的,並不是不規範,會造成混亂的表現,至少我是這樣認為。
  3. 怎麼改也好,爭議還是會出現,“台灣對外關係不納入中外關係條目,算哪門子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正統,其對外關係應從「中國-XX關係」系列條目剔出”之類的怪異論點還是會出現(這就是為甚麼有些人會主張「中國-XX關係」應該酌情改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XX關係」的原因)。「中X關係」一方面留下含糊的空間,一方面剛好兼容了「中國-XX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XX關係」(你可以說「中國-XX關係」也做到這一點,但是只是刷邊球——BIAS一方面不容許編輯把共和國等同於中國,一方面規定歷史內容不在此限。據我所知,這樣命名的條目大都沒有敘述1949年後民國對外關係,只是現在大家沒有意見)。
  4. 強行規範化同樣會造成混亂。以我所知,還有參加中外關係條目的編者仍然蒙在鼓裏,要進行這個大工程之前,應該得到這群人的理解(而且他們的態度也很重要)。
  5. T君不要轉移話題,我們這裏是說條目命名,還沒有講到條目應該如何重組,配合更名。(離題一下,既然是中外關係條目的延伸,如果主條目命名為「中國-XX關係」,子條目命名為「中X關係史」,不是很奇怪麼?)--春卷柯南慶祝加入維基十週年 ( ) 2017年12月14日 (四) 11:07 (UTC)[回复]
  1. 其實,會發表意見的自然會發表意見;有監視此頁面的同樣也可以看到。如果討論放了許久,但有關編者默不作聲,就只能當作棄權。
  2. 可以一起改成中國-XX關係史。--Tp0910留言2017年12月14日 (四) 15:30 (UTC)[回复]

@User:Baomi所以是反对还是同意?--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4日 (四) 14:27 (UTC)[回复]

(-)反对LZ未经讨论擅自移动的行为。--CHEM.is.TRY 2017年12月14日 (四) 19:34 (UTC)[回复]
@User:jsjsjs1111请问你哪支眼睛看见我移动了?没有讨论我这干嘛呢?所以你不反对统一名称是吧?--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4日 (四) 22:17 (UTC)[回复]
阁下12日那天的编辑有二十几个擅自移动的行为。另外鉴于阁下说话的态度,在此特地(-)反对移动至中国—XXX关系,(+)支持维持现状。--CHEM.is.TRY 2017年12月14日 (四) 22:48 (UTC)[回复]
  1. 命名1:(+)支持统一为“A国-B国关系”等模式,常用的简称可以重定向,并在条目第一句中指明,如“中国-日本关系,简称中日关系(日语:日中関係),……”。
  2. 命名2:根据中文的习惯,将中文地区放在前面,非中文地区放在后面。都是非中文地区的,先到先得。
  3. 命名3:根据维基百科:格式手册/标点符号,此处的连接号应该是“-”,而非“-”或者“—”。如有异议,应该先修改格式手册。
  4. 内容1:条目正文以现状为主,历史拆分到“A国-B国关系史”
  5. 内容2:关于两岸问题,“中国-日本关系”中,应对台日关系有所提及,但无需太多,加个参见“台湾-日本关系”即可。--苞米() 2017年12月15日 (五) 08:26 (UTC)[回复]
  1. 關於連接號“-”“-”“—”的問題,中文版的各國對外雙邊關係條目,皆是使用「-」命名(就我所知的),若都要更改,也是一大工程。那就修改格式手冊吧
  2. 關於歷史拆分的問題,就中英關係來看,如果是拆分民國/共和國之前的歷史則有明清兩代,但如果是拆分掉整個歷史章節,那整篇條目就只剩下前言了。我認為條目中歷史比重大的,且有經濟、文化等章節的,就可單獨創建關係史,如中美關係史中日關係史
  3. 關於中日關係提及臺日關係的問題,兩岸所有的對外雙邊關係條目中,皆已用消歧義提及。在中日關係下方的參見,也有附上臺灣與日本關係
  4. 內容1、2好像離題了。由於條目名稱尚未更改,我上述所言就依然使用原名稱。
  5. 關於您認為沒有必要區分是不是邦交國。← 只要多數同意就好。--Tp0910留言2017年12月15日 (五) 21:01 (UTC)[回复]

(+)支持统一命名。现在的命名乱得一塌糊涂。--4Li 2017年12月16日 (六) 21:21 (UTC)[回复]

討論 & 投票

上面有用戶說:還有參加中外關係條目的編者仍然蒙在鼓裏,要進行這個大工程之前,應該得到這群人的理解(而且他們的態度也很重要)。

因此,為求盡量公平、公正、公開,我再次建議舉行第二輪投票(重複投票則不計算),並且將訊息轉發至所有以中X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XX關係命名條目之討論頁中。希望參與的編者能表達意見,當然,也開放給所有的用戶。討論至12月25日(一)23:59 (UTC+8)。若支持:反對為2:1,就成案通過。

若第一、第二輪投票結果平手,則計算支持、反對的總票數,若總票數相同,就不再舉行第三輪投票了,除非有人願意接棒。--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2日 (五) 16:05 (UTC)[回复]

兩輪投票,支持:反對總票數為6:7(扣除第二輪重複投票,以及計算Mongolian Beef在意見中的投票),提案不通過。--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5日 (一) 16:26 (UTC)[回复]

折衷提案

  1. 非建交國由目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XX關係,改為中國與XX關係。
  2. 建交國目前名為中X關係的,保留常用的簡稱,其餘罕用、罕見的,則改為中國-XX關係(紅字部分,可討論增刪)。
  3. 要用「-」或「-」以及不分建交與否,我沒意見,但要改,則各國雙邊關係條目都要改才行。--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5日 (一) 18:39 (UTC)[回复]
模式 涉及的國家
第一類
(非建交國)
  1. 基里巴斯
  2. 瑙魯
  3. 馬紹爾群島
  4. 帕勞
  5. 所羅門群島
  6. 圖瓦盧
  7. 伯利茲
  8. 多米尼加
  9. 薩爾瓦多
  10. 海地
  11. 危地馬拉
  12. 洪都拉斯
  13. 巴拉圭
  14. 聖基茨和尼維斯
  15. 尼加拉瓜
  16. 聖盧西亞
  17. 梵蒂岡
  18.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19. 布基納法索
  20. 斯威士蘭
  21. 科索沃
  22. 不丹中不关系
第二類
(建交國)

原本嚷嚷要討論、反對投票的人,現在卻不見蹤影。可別印證了「以討論之名,行阻擾之實」。--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6日 (二) 14:27 (UTC)[回复]

  • (-)反对:仅就阁下这次的提议,是否常用的标准不好界定。我的意见,全部统一为“中国-X国关系”--苞米() 2017年12月27日 (三) 03:12 (UTC)[回复]
    • 要「一刀切」很容易,我也支持名稱格式全部統一,但也有人認為要全部保留,或用討論來決定,現在意見南轅北轍,全部統一、全部保留都無法讓全部的人滿意,所以我又越俎代庖提出折衷意見,只更改部分,最起碼「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界定無絕對標準,就像我認為現在用「中X關係」為條目名稱很奇怪,至少部分名稱很奇怪,各國對外雙邊關係用「AB關係」也是。若反對投票,就請不要輕易使用(+)支持(-)反对。--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7日 (三) 16:31 (UTC)[回复]

若條目名稱得宜,是不會有人想更改,現在不只「想」,是已經有人「改」了,就算現在將問題壓下、冷處理,也難保日後不會再掀波瀾。有人會說,以後的事,以後再說,既然以後可能會發生,為何不現在防患於未然?見多識廣的維基人應該比我更清楚。生命自會找到出口,壓力也需要釋放--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7日 (三) 16:54 (UTC)[回复]

關於User:Simon 1996反覆創建質量低劣條目的問題

巡查員們應該深有感觸吧。如題,舉幾個簡單例子,醫療旅遊奥林匹克运动会图瓦卢代表团,該用戶創建的條目似乎總是由低劣翻譯和未翻譯的句子組成[1],如果是未完成品,應該 放入草稿頁面而非主頁面空間。巡查者確實可以幫他完成條目,但他並不是一次兩次這樣做,而是經常性的,我認爲巡查員並沒有義務反覆幫他做本來應該是他做的工作。社群也努力過對其進行引導,但似乎效果不明顯。最開始我考慮到該作者可能不是中文的native speaker,但經查,該作者在日語站和英文站的編輯也因爲語言問題被回退,可以排除這一原因,從善意推定的角度很難說得通他的條目爲何寫成這樣。說實話,該用戶的貢獻確實讓巡查員等反破壞組十分困擾,在此希望聆聽大家對此的看法。--  FV4101 Charioteer·基本法 2017年12月14日 (四) 16:54 (UTC)[回复]

维基人有义务帮助新手,但没有义务给别人的编辑揩屁股。--Techyan留言2017年12月14日 (四) 17:43 (UTC)[回复]
我成立的條目並不是沒有價值,我已成立多個體育、未能成立條目等條目,有些甚至還是最多語言版本的待撰條目,我把那些條目最多語言版本的待撰條目給建立也有貢獻。 Simon 1996留言2017年12月14日 (四) 18:12 (UTC)[回复]
樓主想要指出的并非是您創建的條目沒有價值,而是您的條目需要編修的程度可能已經超出了一個正常的老用戶需要大家協助的程度。個人建議您將未來打算建立的條目都先放在用戶空間中好好修繕一下,避免給他人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Kou Dou 2017年12月14日 (四) 18:20 (UTC)[回复]
我也不得不表示附议战车兄的意见。我们不是在否定价值和贡献;而是当眼前显然摆有更好解决方法时,Simon阁下万可不执著于原先的方法。Kou Dou兄提出的方法就很好,请您参考。--HAL Le Révocateur 2017年12月15日 (五) 01:43 (UTC)[回复]
当时我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所罗门群岛代表团做修正和润色时,便是希望创建往后类似的条目时阁下可以加以参考,甚至直接套用。但未见您这样做,反而仍是坚持机翻,令我不解。--HAL Le Révocateur 2017年12月15日 (五) 01:57 (UTC)[回复]
少而正確強於多而錯誤。--星巴克女王  咖啡廳  2017年12月15日 (五) 08:19 (UTC)[回复]
建議善用草稿,不要急著把一大堆沒翻譯的英文寫到中文維基。--No1lovesu留言2017年12月15日 (五) 08:23 (UTC)[回复]
草稿是你的好朋友。請善用草稿功能。你不是新手。--1233|點此與此廢青展開激情對話 | 千錯萬錯都是阿道夫的错! 2017年12月15日 (五) 15:36 (UTC)[回复]

要说劝,早就劝过了吧。事实证明这没什么用。--Techyan留言2017年12月15日 (五) 18:17 (UTC)[回复]

虽然此君有一定的进步(一开始提DYK基本都会被人贴上{{不合要求}},但现在他提DYK虽然反对票多多,但至少不会不合要求),不过他这段时间里进步多少,是否进步到不再被人叫成新手,我们一看就能明白。--№.N留言2017年12月17日 (日) 02:24 (UTC)[回复]

该期节目中的“钟恩柔”座椅上挂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原因很可能是一个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需不需要在条目中加上注释?--偷窥ACU的用户页/留言余光中 2017年12月15日 (五) 10:09 (UTC)[回复]

※而最强大脑#第六期_4章节中的“钟恩柔”前并无旗帜icon--偷窥ACU的用户页/留言余光中 2017年12月15日 (五) 10:13 (UTC)[回复]
@A-Chinese-Wikipedian幾乎所有中國媒體都會把多數台灣人(政治人物除外)的國籍標成中國,如[2][3],體育選手或演藝人士特別多,我的看法是應採當事人認定為主,而非賽事或節目官方的資料,亦不需要註釋(否則所有被中國這麼報導過的台灣人都得註釋了 沒完沒了)。 -KRF留言2017年12月24日 (日) 06:11 (UTC)[回复]
其實中國媒體也不會把台灣政治人物的國籍稱為「中華民國」的吧、 囧rz……--O-ring留言2017年12月26日 (二) 10:31 (UTC)[回复]
(:)回應我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政治人物會用「台灣政治人物」、「台灣地區民意代表」吧?(按新華社的用詞規範),並不會標注國籍,我是很少看到把中華民國的政治人物寫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或「中國政治人物」的 -KRF留言2017年12月26日 (二) 11:33 (UTC)[回复]

{{两岸四地货币}}模板的标题怎么写比较合适?

如题--苞米() 2017年12月19日 (二) 13:30 (UTC)[回复]

這模板最初就是中國貨幣,不懂為啥要把台灣也列入,這不是在吃豆腐嘛。硬要說中華民國也曾是中國的話,頂多就是列模板: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貨幣而已。建議改為原名模板:中國貨幣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19日 (二) 14:06 (UTC)[回复]
會不會有人堅持(比如說該模板的一些編輯)認為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導致堅持要納入?現在用「兩岸四地 」作為妥協或許還可以(至少同時隸屬於中华民国货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這兩個分類)。題外話:那麼之前舊台幣還有日本的台灣銀行券呢?應該有台灣貨幣史模板之類的模版而非中國貨幣模版來收納。-- Matt Zhuang留言2017年12月19日 (二) 17:30 (UTC)[回复]
如果這個先例開了,以後不就以兩岸三地為名去創任何模版或條目了,請依外交條目處理方式該屬中國範疇的列入,其他刪掉(跨語言的內容也只是中國貨幣,結果連來中文版本卻是兩個國家的貨幣,不懂中文的人還想說是不是統一了)。貨幣是國家發行,兩岸三地是政治用語完全不同分類。這不是像語言,可以跨國家或跨族群成立中文電影華人地區的延伸。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01:56 (UTC)[回复]
所谓“两个国家”只是支持台湾独立运动的人才那样认为而已,并不等于就是事实。--苞米() 2017年12月20日 (三) 03:16 (UTC)[回复]
(!)意見:閣下的認知有嚴重錯誤。--Kolyma留言2017年12月28日 (四) 17:54 (UTC)[回复]
@Baomi你這樣想彷彿認為現在中華民國已經真的完全滅亡而現在在台灣的政權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叛亂組織嗎?這樣在一些人眼裡跟認為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也就是一個中國,又有什麼不同?現在台灣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實際控制的國土了没?現在兩岸(ROC和PRC)就是互不隸屬的國家級組織。我認為貨幣也是政治一部分,這議題也就牽扯到台灣問題。既然中共還沒吞併台灣,還是刪除台灣部份回歸原來的模板:中國貨幣並且備註未實際統治台灣,台灣部份另外掛模板:台灣貨幣算了。 -- Matt Zhuang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09:45 (UTC)[回复]
@Mattc123456c有些歪楼了,现在我们讨论的不是你怎么想或者我怎么想,而是这个模板应该怎么样。现在的模板并不会让人有“現在中華民國已經真的完全滅亡而現在在台灣的政權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叛亂組織”的感觉,就可以了。--苞米() 2017年12月21日 (四) 04:08 (UTC)[回复]
乾脆把圖格里克也併在一塊好了[開玩笑的] -KRF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10:23 (UTC)[回复]
@Mattc123456c首先,我的确认为“台湾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其次,我怎么认为其实和维基百科关系不大。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维基百科现有方针是不承认也不否认“台湾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这一观点。--苞米() 2017年12月20日 (三) 11:26 (UTC)[回复]
@Baomi我知道了。雖然我是否定論者,不過我們可以繼續尋求共識。-- Matt Zhuang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11:43 (UTC)[回复]

貨幣的概念是國家發行。請問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行過新台幣了嘛? 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03:23 (UTC)[回复]

货币并不一定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地区、地方政府、国家联盟等都可以发行货币--苞米() 2017年12月20日 (三) 03:30 (UTC)[回复]
這幾套錢幣有什麼關聯性?如果沒有,這就是沒有必要的模板 -KRF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09:04 (UTC)[回复]
如果關聯性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治下,還是刪除未實際統治的台灣部份然後改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幣吧。 -- Matt Zhuang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09:45 (UTC)[回复]
两岸在法理上是同一个国家,四个地区的关联性自然就在这“同一个国家”上,对于这个国家是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个人认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属于两岸关系的讨论范畴,这个货币模板现在的条目名是可以规避这个分歧的。--苞米() 2017年12月20日 (三) 11:26 (UTC)[回复]
但是現在的事實就是未實際統治台灣,如果有標示會更好;而跨語言導致混淆也是問題。-- Matt Zhuang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11:43 (UTC)[回复]
直接断开他们的跨语言应该也是一个处理措施,毕竟,英语版的里面有古代货币部分。--苞米() 2017年12月20日 (三) 11:47 (UTC)[回复]
法理是什麼東西?維基百科不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規行事。而且既然你自己都承認兩岸同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你自己的個人觀點,那就不該以這個人觀點創建模板。-KRF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12:28 (UTC)[回复]
@Kerolf666,法理上两岸同属一国,是指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兩岸同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我个人认同这个观点;而中华民国宪法的观点是“两岸同属中华民国”。至少在两个政府修改宪法相关论述之前,两岸在法理上是一个国家。再次重申,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维基百科现有方针是不承认也不否认“台湾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这一观点。--苞米() 2017年12月20日 (三) 13:10 (UTC)[回复]
照以往模版處理經驗,也不會將兩地政府的相關條目擺在一起(維基百科:避免地域中心)。所以我也建議了改回原名並列入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貨幣就差不多了。跨語言的部分,更不建議更動,原本就是中國貨幣模板翻成日文或英文,現在為了你的想法又要改名然後斷掉跨語言連結??那原中國貨幣模板怎麼辦???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13:46 (UTC)[回复]
@Zenk0113原中国货币模板被我拆分了,这个模板下方的几个链接就是,而这个模板是1949年之后的货币链接。另,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货币有个专门的模板{{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貨幣}}--苞米() 2017年12月20日 (三) 16:09 (UTC)[回复]
跨語言的部分應該去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幣模板。這個模版不應該使用中國貨幣歷史那排連結,就把兩邊的國旗都放上吧。 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16:49 (UTC)[回复]
之所以没有像{{中国历史(按行政区分)}}模板一样删掉台湾,而加脚注,是因为“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货币”和1949年之后的台湾货币有承继关系。而为了避免陷入两岸议题的争论,没有使用“中国人民共和国货币”或“中国货币 (1949年后)”等名称,而是用了“两岸四地货币”。另,港币和澳门币条目只有一个,包含了回归前的内容,也是当时没有使用“中国人民共和国货币”的一个原因--苞米() 2017年12月20日 (三) 17:51 (UTC)[回复]
不管使用“中国人民共和国货币”或“中国货币 (1949年后)”都包含港澳回歸前後的時間點,所以這個考慮不存在。另外現在有Template:台灣貨幣,我看不出為啥要把台灣加進去的理由,就算你覺得同屬一個中國,但現階段的模版就是沒有人把這兩個國家的東西擺在一起。唯一有的應該就是Template:台灣海峽兩岸主題,所以兩邊國旗都上去了。再來就是像Template:中國駐外大使一樣用附註的方式。同時有Template:台灣貨幣Template:中國貨幣Template:兩岸四地貨幣或許就一次解決大家的問題了。但這三個模板代表不同意思就是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1日 (四) 02:29 (UTC)[回复]
还可以有一个{{中华民国货币}},收录从1912年至今的中华民国货币链接,包括现有的{{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貨幣}}和新台币,但是叠床架屋的并无必要。--苞米() 2017年12月21日 (四) 04:05 (UTC)[回复]
(~)補充過往中國想把台灣列入的模版的討論,模板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軌道交通。大概就是2008年吵到2014年。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15:24 (UTC)[回复]
既然維基百科不承認也不否認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那你要以主張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來認為這四個地區屬於同一個國家並以此將四者歸於同一個模板,不就違反方針了嗎?不然按中華民國憲法,蒙古還是中華民國的,那我是不是能把中港澳和蒙古的各個條目都放進中華民國的模板底下,再畫蛇添足地註釋一番?-KRF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14:09 (UTC)[回复]
这就抬杠了,台湾能不能独立也不是我们几个可以决定的 囧rz……。实际统治蒙古的蒙古国政府并没有在宪法写蒙古国和中国大陆或者台湾是一个国家,曾经不承认过的只有某一个时期的台湾政府而已。而与之不同的是台海两岸的两个政府的现在在用的宪法中都说台湾和中国大陆是一个国家。--苞米() 2017年12月20日 (三) 17:40 (UTC)[回复]
我認為法理上台湾和中国大陆不是一个国家,台灣的國家名叫中華民國;中國大陸的國家名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大家的憲法除自己領土外都包括對方治理領土,兩部憲法也沒互相從屬,就是地球有兩個可以簡稱為中國的國家就這樣而已。Silvermetals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18:52 (UTC)[回复]
@Silvermetals台湾能不能独立也不是我们几个可以决定的。现状是台湾还没有独立,中华民国的主权范围依然没有排除中国大陆。--苞米() 2017年12月21日 (四) 04:05 (UTC)[回复]
参见一个中国,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都在法理上主张全中国主权。—— Jyxyl9批判一番 2017年12月23日 (六) 16:31 (UTC)[回复]
(*)提醒:建議不要討論兩邊的「法理」問題。即使兩部「憲法」都「说台湾和中国大陆是一个国家」(實際上中華民國憲法有好幾種詮釋方法,所以這也不一定),但是這個世界上並不是只有這兩部憲法,維基百科也不用管這些。注意到WP:BIAS_POLITICS:「維基對於海峽兩岸究竟是一個國家或是兩個國家所選擇的立場是保持沉默。」,並不是這兩部憲法的「共識」就是維基百科要遵循的。這個問題有點麻煩,含糊帶過其實就可以。我覺得現在的標題(「1949年後兩岸四地的貨幣」)就很好了,沒啥必要改。--140.112.102.5留言2017年12月21日 (四) 05:26 (UTC)[回复]
(:)回應:我对WP:BIAS_POLITICS「維基對於海峽兩岸究竟是一個國家或是兩個國家所選擇的立場是保持沉默」的理解是,编辑者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自行处理,存在争议时,争议双方可以讨论寻求合适的处理方式。--苞米() 2017年12月21日 (四) 08:06 (UTC)[回复]

(!)意見:改成T: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另有{{台灣貨幣}}。内容应该以地区或主导而非管辖权主张为名,否则附属国、争议地区也能列入(虽然并非始终不可)。
这样修改可以吗。{{中国货币索引}}没想好怎么改,以{{PRC}}主导(国际承认)还是加括号或竖线(有点怪)。写或更名{{中华民国货币}},会有上面提到的蒙古、中国大陆等主张问题。模板中是否不需要彰显主权问题(已使用内部链接解释),或者WP:PB是要求明确标注(比如“未直接管辖”)才能避免地域中心?目前的版式虽然互有一定关系,但没有体现出足够的关联性。--YFdyh000留言2017年12月21日 (四) 06:40 (UTC)[回复]

(:)回應:“两岸四地货币”的名称是为了规避相关主权问题,
如果在{{台灣貨幣}}底下加上中国历代货币模板的导航{{中国货币索引}},铁定是不合适的。而将台湾货币从这个模板删除,并将这个模板改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则从{{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貨幣}}往后就需要分为两支了,一个是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一个是新台币。--苞米() 2017年12月21日 (四) 07:40 (UTC)[回复]
再提供一种思路,将{{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貨幣}}和{{两岸四地货币}}合并。缺点是会变得很臃肿,这也有违我当初拆分这个模板的初衷,退出来大家参考一下。另,{{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貨幣}}是一个不完善的模板,1912年-1949年间发行的各式各样的货币海了去了,已经被列入模板的只是一部分而已--苞米() 2017年12月21日 (四) 07:45 (UTC)[回复]
目前写法感觉使主题有点模糊不清,两岸四地偏向一个地理概念而非主权或管辖权概念(且还欠缺来源,有原创研究之嫌),仅从名称上看,加入出现在这些地区的非法定货币(包括网络货币、虚拟货币)好像也是合理的。大陆与台湾的货币关联性也未见体现。索引中写“1949年后:共和国政权民国政权”可以吗。不希望变得太臃肿,不利于排版和定名。--YFdyh000留言2017年12月21日 (四) 16:23 (UTC)[回复]
@Walter Grassroot看到阁下回退了这个模板的上一个编辑,邀请您来参与这个讨论--苞米() 2017年12月21日 (四) 11:02 (UTC)[回复]
您好,我只是看到有编辑人在其他条目上乱编破坏,跟到这个编辑上了。Walter Grassroot留言2017年12月21日 (四) 12:04 (UTC)[回复]

(※)注意:我看你们讨论这么多字,真辛苦,恕我暂时没精力看完;我就把我在Template Talk上的留言复制一下,苞米其实应该复制才对的:

个人感觉目前的“两岸四地”之模板地址名和标题(编辑战的一方5k8421最后的妥协编辑)就挺好,如果读者想要点击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链接,横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陆)经济·香港经济·澳门经济·中华民国(台湾)经济】和左侧分类条不都有了吗?总之,现在就挺好,别搞了。
所以我的意见是,采用“两岸四地”这个词,地址(名字空间)和横幅标题都采用;不知WG兄怎么看。换句话说,我觉得采用哪种方案,不应该受编辑战、破坏的影响,不能因为某个(词语)方案被破坏者用过,所以就不能再用了。-- SzMithrandirEred Luin 2017年12月21日 (四) 23:46 (UTC)[回复]
不认同此观点,目前没有展现出内链的相关性,不能为方便而形成堆砌,“两岸四地”也缺乏来源。Wikipedia:导航模板:“只适合条目之间关连性或同质性非常高的主题”,各版人民币与新台币的关系在哪里。如果只为地域或文化,“金砖国家货币”也可以吗。--YFdyh000留言2017年12月22日 (五) 14:23 (UTC)[回复]
我认为阁下对“只适合条目之间关连性或同质性非常高的主题”的理解过于苛刻,{{亚洲货币}}{{欧洲货币}}{{非洲货币}}{{后苏联国家货币}}并不比这个模板的关联性更强。--苞米() 2017年12月25日 (一) 06:42 (UTC)[回复]
目前主要担忧两点,“两岸四地”的可供查证,“各版”货币间的关联性。如果模板只表述货币名称(不分各版,读者需要可以在条目中找),内链关联性会高一些,不然有点堆砌信息给读者。--YFdyh000留言2017年12月29日 (五) 16:39 (UTC)[回复]
現有分類就已經可以達到這個功能了 [[分類:各國貨幣]]。真的要把兩國的內容當成模板串在一起就是參考現有的做法而已(外交模板或是兩岸關係模板)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31日 (日) 08:54 (UTC)[回复]
你们真无聊;1949年后的两岸,有什么问题吗?-- SzMithrandirEred Luin 2017年12月27日 (三) 00:21 (UTC)[回复]

(!)意見:插個嘴,貨幣這個東西一般是由對該地區具有主權管轄權力的政權授與發行的,中國人民銀行不會在台灣發行人民幣,相對的台灣銀行也無法在大陸發行新台幣。在使用面來說大陸、台灣的一般商店也不會收受新台幣及人民幣,所以個人認為{{两岸四地货币}}或許可以改為{{大中華區貨幣}}以避免政治觀點爭議。最終大陸(含香港、澳門)貨幣與台灣貨幣模版各自存在是比較務實的方法 -- Hoyalang留言2017年12月22日 (五) 14:32 (UTC)[回复]

Template:華人地區貨幣,如果跨國或跨組群好像這個名稱或許可以。不過照現在華人地區的定義是四地跟新馬汶跟耶誕島。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2日 (五) 15:05 (UTC)[回复]
@HoyalangZenk0113“大中华地区”自身就是个有歧义的概念,而“华人地区”的概念还不如两岸四地来的明确。--苞米() 2017年12月24日 (日) 12:52 (UTC)[回复]

分成两个系列的提议

(!)意見:支持将{{两岸四地货币}}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把新台币放到{{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貨幣}},改成{{中华民国货币}};{{台湾货币}}保留。这样形成并行的两个系列:一是朝代系列,从商朝到清朝、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是地域系列,例如台湾、江西、福建等等。这也是维基过去解决类似问题的一种思路。Sgsg留言2017年12月23日 (六) 12:47 (UTC)[回复]

其實有沒有拆開,只要兩岸四地並列都還是有些政治表態啦。至少就不會有人做什麼「日本海周圍國家貨幣」或者「環太平洋各地貨幣」的模板。--Reke留言2017年12月23日 (六) 13:38 (UTC)[回复]
您把臺灣和江西、福建並列是又要另起紛爭了?-KRF留言2017年12月24日 (日) 13:32 (UTC)[回复]

T:IRLT:UKR等出错

变成了这样: 爱尔兰 烏克蘭。可能还有其他出错的。--CuSO4 2017年12月23日 (六) 12:58 (UTC)[回复]

看不出來哪裡不對。盼賜教。-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2月23日 (六) 13:22 (UTC)[回复]

条目中应不应该使用“祂”字代指神?

--CuSO4 2017年12月23日 (六) 13:13 (UTC)[回复]

為什麼不?-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2月23日 (六) 13:23 (UTC)[回复]

(+)支持:根據維基辭典及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祂」可以作為神靈的第三人稱代名詞。不過個人認為不需要強制編者一定要使用「祂」來編輯 -- Hoyalang留言2017年12月23日 (六) 13:35 (UTC)[回复]

如果使用这个字,需不需要在前面空格?--大南國史館從九品筆帖式留言2017年12月26日 (二) 15:19 (UTC)[回复]

有用户坚持在条目资讯框加入外语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条目,有一名用户反复坚持在资讯框加入外语名称,私以为此举不当、亦毫无必要;为免触犯3RR,希望交由社群裁断,谢谢。附知涉事用户@It's gonna be awesome。--胡蘿蔔 2017年12月23日 (六) 15:33 (UTC)[回复]

您好,辛苦了。在下僅是發現許多條目都是以此格式進行,遂效法之。不好意思,打擾社群了。--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3日 (六) 15:35 (UTC)[回复]
Wikipedia:別往臭水溝倒髒水WP:OTHERCRAPEXISTS--胡蘿蔔 2017年12月23日 (六) 15:38 (UTC)[回复]
補充一下,下方為在下加入的外文標註,其他條目也都是這樣的樣式,在下遂效法之,感謝關注。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3日 (六) 15:40 (UTC)[回复]
(※)注意「許多條目都這麼做」不能成為理由 -KRF留言2017年12月24日 (日) 07:54 (UTC)[回复]
(!)意見 我是認為资讯框可以加入一個至二個主要的外语名称--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24日 (日) 21:10 (UTC)[回复]
完全不能夠理解這樣做的原因和意義。如果要加入英語譯名的話,請問為甚麼加入的是英語,而不是俄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英語、俄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都是主要語言,都是學術界有使用的語言,都是有讀者用作母語的語言。依此而言,世上數百種外語,都應一一加入。除非條目描述的是一件作品,那麼加入作品的官方外語名稱亦無不妥。若非如此,加入英語實在不當。如果有用户執意要加入英文,煩請順道加入世上所有外語的譯名。--胡蘿蔔 2017年12月24日 (日) 21:35 (UTC)[回复]
縮寫ADHD並非來自西班牙語Trastorno por déficit de atención con hiperactividad或葡萄牙語或俄語,而至少在臺灣,ADHD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常見外文簡稱,有必要告知讀者ADHD的原文為何。-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2月25日 (一) 02:43 (UTC)[回复]

台灣選舉模版加入公民投票

因各選舉模版遭破壞,所以尋求共識。由於台灣公民投票台灣選舉的一項,故於各台灣選舉模版(Template:中華民國公民投票、Template:中華民國罷免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Template:臺灣鄉鎮市區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省與直轄市級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上方列加入公民投票的列表。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5日 (一) 05:57 (UTC)[回复]

真是作惡卻喊自喊抓賊。破壞者就是Zenk0113本人,居然這個破壞者還有膽把我舉報到破壞。真是奇觀。--Fauzty留言2017年12月25日 (一) 06:14 (UTC)[回复]
我做的事情只不過是正常編修、調整分類:正常編修一正常編修二正常編修三正常編修四正常編修五正常編修六正常編修七,這樣的編修居然被Zenk0113聲稱是破壞,簡直莫名其妙。照你這些行徑,乾脆維基不讓別人編輯,你自個兒編不是更好。--Fauzty留言2017年12月25日 (一) 06:20 (UTC)[回复]
是的,我不清楚中國是否有公民投票這種選制。但是這的確算是選舉的其中一環。需要進投票所蓋選票表達自己的意見。不過台灣之前把標準定太高,造成此項制度無用武之地。另外,英文版的台灣選舉模版及其他七個跨語言的版本部分也列入公民投票。—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Zenk0113對話貢獻)於2017年12月25日 (一) 16:24‎加入。
公民投票介紹「Q: 何謂公民投票?A: 公民投票在概念上而言,是直接民主的表現,而直接民主相對的概念是代議政治。代議政治下,人民選出議員(和政務首長),由當選的議員和政務首長進行政治決策。民眾直接對政策表示意見,甚至加以決策,則謂之直接民主;公民投票,即是民眾對政策選項表示意見的一個機制。中華民國憲法第十七條對人民政治權力的四種保障之中,創制權和複決權,就和公民投票有密切關係。但是直到2003年《公民投票法》完成立法,我國公民始得行使這兩項政治權利。」。—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Zenk0113對話貢獻)於2017年12月25日 (一) 16:24‎加入。
上述论述仍未证明投票=选举--无所事事/想要狗带 2017年12月25日 (一) 09:21 (UTC)[回复]
另外英文维基模板虽然叫“Template:Taiwanese elections”,但标题将“election”与“referendums”分列--无所事事/想要狗带 2017年12月25日 (一) 09:27 (UTC)[回复]
選舉是一種正式的決策過程,所以不限制於候選人競爭,一群人想要決定某件事也是一種決策過程。代議政治只是其中一種選舉實踐方式。公民投票也是其中一種。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5日 (一) 10:31 (UTC)[回复]
公民以投票行使的四權是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公投應該是創制複決,不是選舉。--Reke留言2017年12月25日 (一) 13:23 (UTC)[回复]
這是選舉權的定義吧? 但廣義來講是選舉還是應該包含各種決策過程。不然照這個定義不是該把罷免選舉跟公民投票都拿掉? 模版都已經分拆成這樣個個選舉了 我覺得不用再細分了 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5日 (一) 14:15 (UTC)[回复]
A属于C,B也属于C,但a不是b。--无所事事/想要狗带 2017年12月25日 (一) 16:56 (UTC)[回复]
這不是推論概念,法律明定有這四權屬總括概念。由這四權衍生出的投票行為放於一起,也使條目及模版說法一致。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5日 (一) 17:08 (UTC)[回复]
其他模板名称是选举而不是投票,个人仍旧认为不应该并列--无所事事/想要狗带 2017年12月25日 (一) 18:00 (UTC)[回复]
(~)補充台灣選舉也是直接提到這四權。臺灣選舉起始於1930年代的日治時期,目前的選舉制度與架構則來自《中華民國憲法》,其中第二章「人民之權利義務」第17條載明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及複決之權。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5日 (一) 14:25 (UTC)[回复]
其實看了中文版的第一句,應該是譯自英文版的「An election is a formal group decision-making process by which a population chooses an individual to hold public office.」所以句子不能斷在那個逗號。該句的「決策」不是指所有的決策,而是「該由誰來擔任公職或組織領導人」的決策。比較不會產生誤會的寫法應該是「選舉是當一群人要決定公職人選時,集體決策的過程。」就我個人意見,罷免投票及公民投票的確不應該列入選舉的一種(不過可以視相關性列入選舉導航模板,例如綁大選的公投不妨列入該公投案所綁的該屆選舉模板,因為其內容可能也會影響選舉結果),但歷屆模板並不需要列入。--Reke留言2017年12月25日 (一) 19:41 (UTC)[回复]
人民行使選舉、罷免、創制及複決四權是依據中山先生的政權理論,在政治學上即參政權,以往西方國家人民參政權大多僅有選舉權,中山先生才創立政權理論、提倡四權。而隨著國民主權意識抬頭,即便國會主權的英國也承認公民投票效力及制定《國會議員罷免法》,因此參政權意涵絕非等於選舉權,其理自明。--Justice305留言2017年12月26日 (二) 00:42 (UTC)[回复]

選舉、罷免、創制及複決這四權,選罷是一類,創複又是另一類。目前的法條也是如此,選罷用《選舉罷免法》,創複用《公民投票法》。--Fauzty留言2017年12月26日 (二) 16:45 (UTC)[回复]

創制、複決是針對法律或公共政策,不是人的選舉,就說四權是參政權、不應全列入選舉制度。--Justice305留言2017年12月27日 (三) 13:37 (UTC)[回复]
我沒意見,有共識之後一起刪掉而已。那需要連英文板的公民投票一起刪嘛 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7日 (三) 16:22 (UTC)[回复]
中文維基百科社群的共識不及於其他維基計畫,英文版要不要連動牽涉英文版編輯的看法。--Reke留言2017年12月29日 (五) 07:02 (UTC)[回复]

模板台灣選舉

另外討論,英文版台灣選舉模版en:Template:Taiwanese elections是把所有糢板整理在一起,至少現在有七種跨語言的wiki都是這樣列表。目前只有台灣跟日本的wiki採個別選舉模版的方式。是否將中文版整理成英文版的模版的方式合適? 以上討論 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5日 (一) 05:56 (UTC)[回复]

我個人比較支持保留本地的表現方式。對英文讀者來說反正可以查到台灣每次選舉就好,但若對台灣讀者可能更有背景知識,像總統選舉就會想要分出國大間接選舉跟全民直選,在英文版的模板裡沒辦法看到這個沿革。--Reke留言2017年12月25日 (一) 19:31 (UTC)[回复]

双边关系条目命名中的连接号

改为统一使用“-”号,优点:

  1. 符合“维基百科:格式手册/标点符号”要求;
  2. 便于输入

--苞米() 2017年12月26日 (二) 03:56 (UTC)[回复]

參見WP:命名常規,英文連字號只用於帶有連字號的外語專有名詞(比如摩棉-加冷、布特羅斯-加利),以及技術規範。雙邊關係條目應該用中文連字號。(上個星期才因為這個問題,回退了一次移動操作。)採用哪種連字號對於讀者搜索相關條目應該沒甚麼影響。--春卷柯南慶祝加入維基十週年 ( ) 2017年12月26日 (二) 06:03 (UTC)[回复]
“中国-日本关系”这样的连接号,不是应该属于“复合名词中起连接作用”吗--苞米() 2017年12月26日 (二) 07:00 (UTC)[回复]
短横线“-”属于中文连接号的一种,另一种是一字线“-”--苞米() 2017年12月26日 (二) 07:39 (UTC)[回复]
同上,重定向即可。--Leiem留言2017年12月28日 (四) 06:15 (UTC)[回复]
@SzMithrandir这个问题就这样吧,后来想想,觉得有些像“茴”字的写法,没什么讨论的必要。--苞米() 2018年1月1日 (一) 09:13 (UTC)[回复]
(:)回應:不至于那么trivial。连字符这个东西,很大程度上是要跟西方文字(尤其英文)对应;而英文中双边关系(如Canada–United States relations、Canada–China relations)显然用的不是hyphen,“Hungarian-American”“Saxe-Coburg”这些才是hyphen——虽然这种思想有点过于依赖enwiki,认为enwiki都是对的,但现实确实如此。参见en:dash。-- SzMithrandirEred Luin 2018年1月1日 (一) 20:30 (UTC)[回复]

InternetArchiveBot機器人是不是矯枉過正出錯了?

「康世儒條款」的這筆差異為例

  1. 來源尚未死鏈,為什麼要標註deadurl=yes?
  2. 為什麼一定要把存檔網站的短網址改成長網址(例如把http://archive.is/kvbij改成https://archive.is/20171007014927/http://city.udn.com/54543/5034996)?我覺得這是沒有必要的。
-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2月27日 (三) 04:57 (UTC)[回复]
有人問過了: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存档/2017年10月#InternetArchiveBot修復死鏈時會誤判?。--Xiplus#Talk 2017年12月27日 (三) 05:09 (UTC)[回复]

我也有相同疑問,再以中華民國與阿富汗關係來看,原本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的網頁是連結到新網頁,但機器人更改之後卻變成舊網頁,而且速度變慢,新網頁反而變成原始內容了,我之前已撤銷過一次,不久,機器人很執著又來改一次,同類條目都這樣。請問要如何阻止這位機器人多次「騷擾」此連結?--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9日 (五) 21:28 (UTC)[回复]

关于条目宁高城际轨道交通分割讨论

目前南京地铁宁高城际有S1和S9两条线,建议称S1为南京地铁机场线,S9为南京地铁宁高线。

先前讨论参见talk:宁高城际轨道交通。--Leiem留言2017年12月27日 (三) 15:19 (UTC)[回复]

Template:Oppose 在 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顯示異常

我在 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17/12/21#Template:新黨三傑討論時使用此模板,結果在此模板在該頁顯示異常:應該要顯示 (-)反对 實際在該頁面顯示成 (-)反對 ,不知道是該模板問題還是頁面存廢討論有問題? -- Matt Zhuang留言2017年12月28日 (四) 15:48 (UTC)[回复]

如何评价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不再列国务院序列,而是归中央军委建制?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Cu3P2017年12月29日 (五) 13:33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連結翻譯器自動翻譯」是什麼?

@*angys*用這個工具在槟城頁面進行了這編輯並作出了下列修改:

  • 华人>汉族
  • 胡汉民>胡漢民
  • 福建人>福建省人
  • 中国港湾建筑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湾建筑公司
  • 棉兰>棉蘭
  • 华文报纸>漢語書面語报纸
  • 988 (电台) > 988年
  • 姓陈桥>姓陈姓桥
  • 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孤獨星球《孤独星球》
  • 福布斯(Forbes)>福布斯(福布斯)
  • Jimmy Choo Ltd 创办人>周仰杰 创办人
  • 台湾鹿港辜家先祖 > 中華民國鹿港辜家先祖

--——C933103(留言) 2017年12月30日 (六) 00:26 (UTC)[回复]

@*angys*原因可能是因為user:*angys*要加入英文條目的模版, 利用連結翻譯器將加入模版中的英文條目連結翻成對應的中文, 但連結翻譯器也會同時修改原有的條目連結, 這樣處理不太好, 我的想法是建議先回退, 加入英文模版對應的中文內容即可, 不太需要為了加入模版而大幅調整其他部份的內容--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30日 (六) 00:36 (UTC)[回复]

有關車站類條目分類之疑問

在下近期與User:Simon Wade就地鐵車站之條目分類有關問題展開討論後未能獲得共識,遂將該問題發至互助客棧上,諮詢廣大維基人之意。

在下私見車站條目理應加入以「該車站所在線路+車站二字」為名的分類再將該分類作為所在線路分類之子分類,但wade並不認同,而認為直接加入以「該車站所在線路」為名之分類便可。

如下為wade君與在下之相關討論內容,還請諸君發表看法。

按目前杭州地铁的编辑的惯例,车站的分类归入Category:杭州地铁X号线,例如龙翔桥站归入Category:杭州地铁1号线。又因杭州地铁某条线路的模板添加后,车站的条目会自动归入Category:杭州地铁X号线。所以您创立的Category:杭州地铁5号线车站似乎有画蛇添足之感。如有问题请回复。

Simon Wong (留言) From Hangzhou 2017年12月29日 (五) 02:02 (UTC)[回复]

@Simon Wade在下私見將某車站編入以該車站所在線路車站為名之分類更具層次,就閣下所言「因杭州地铁某条线路的模板添加后,车站的条目会自动归入Category:杭州地铁X号线。」,該問題可經由修改模板或在條目源碼內添加「nocat」參數解決。以上-- CreampiePatrol 2017年12月29日 (五) 05:15 (UTC)[回复]
(~)補充如閣下認可在下之做法,在下可利用元旦假期期間空閑時間將杭州地鐵車站條目全數依上述做法修正。鄙人為沒有及時處理完畢分類工作給您帶來的不便向您致歉。-- CreampiePatrol 2017年12月29日 (五) 05:19 (UTC)[回复]

恕在下并不认同君之观点,Category:杭州地铁 下已有Category:杭州地铁X号线 分类,并认为添加模板后自动归入分类很便利,没有修改之必要。 —Simon Wong (留言) From Hangzhou 2017年12月30日 (六) 06:16 (UTC)[回复]

@Simon Wade可将category:x号线车站加为category:X号线的子分类,稍稍修改模板即可。不过,阁下与在下都坚持己见,不如移至互助客栈探讨?-- CreampiePatrol 2017年12月30日 (六) 06:26 (UTC)[回复]

在下希望阁下能和其他杭州地铁条目的编辑就以上问题做一个沟通。—Simon Wong (留言) From Hangzhou 2017年12月30日 (六) 06:34 (UTC)[回复]


-- CreampiePatrol 2017年12月30日 (六) 06:48 (UTC)[回复]

关于将某个条目合并进三上悠亞

这位管理员在没有合并请求的情况下独断的将某个条目合并进了三上悠亞这一条目,之前讨论时多数意见为不合并,并无任何官方来源证明两者为同一人物,这是违反WP:BLP的行为,请这位管理员说明理由,并请其他管理员尽速回退--无所事事/想要狗带 2017年12月30日 (六) 15:53 (UTC)[回复]

27.246.39.0留言2017年12月31日 (日) 08:29 (UTC)[回复]

不太會用。(-)反对不同時空背景的東西,不應該合併。27.246.39.0留言2017年12月31日 (日) 08:33 (UTC)[回复]

有IP用戶偽造簽名假冒他人

有IP用戶在此互助客棧偽造簽名假冒他人,請大家留心注意。此用戶也用複製他人講過的話來偽冒。--Fauzty留言2017年12月31日 (日) 08:43 (UTC)[回复]

我只是想說貼過來 大家好討論而已 是你提醒我要簽名的也 現在又說假冒 可以不要這麼假掰嘛27.246.39.0留言2017年12月31日 (日) 08:58 (UTC)[回复]

歡迎你參與討論,討論的地方是在條目討論頁。討論的地方並不是互助客棧,所以你貼錯地方了。另外,請文明討論,勿作人身攻擊。我本人也表達了拒絕讓你貼到互助客棧。--Fauzty留言2017年12月31日 (日) 09:03 (UTC)[回复]

重覆撰寫 原創研究?

  • 依照《憲法增修條文》,立法委員應於每屆任滿之前三個月內選舉出新一屆委員[11]。憲法中所規定的各種選舉,除了立法委員有期限規定,其他選舉並無此種三個月的規定。立法委員雖然是中央層級職務,不過和地方民選職務同樣適用《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反之,雖然一樣是中央層級的立法委員選舉與總統選舉,兩者適用的是不同法律;立法委員適用《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而總統適用《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
  • 歷來各屆立法委員的就任幾乎都是2月1日。由於解散國會的可能性,一年當中任何一天都是法律所容許的就任日;而之所以都在二月的原因,是由於法律明文規定了立法院會期為二月起,也規定了報到日為2月1日起。就任日雖然沒有規定,但是也受到了會期開始日及報到日必定是2月1日的影響。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選舉日期都在該年年底的十二月初。
這種小事為啥不是在條目討論頁討論,貼到互助客棧來是想做什麼?--Fauzty留言2017年12月31日 (日) 18:59 (UTC)[回复]
再說,只要仔細看看你所寫到的那三個頁面,讀過就會發現字句根本就不同,你連讀都沒讀就謊稱聲稱是重覆,這種只要做過最簡單的查證就可以證偽的胡亂指責……。也只能苦笑了。--Fauzty留言2017年12月31日 (日) 18:59 (UTC)[回复]

條目探討的深入研究形式

字句是不是真的一樣,頁面證據一之立法院頁面證據二之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頁面證據三之2020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頁面二頁面三之比較頁面一頁面三之比較頁面一頁面二之比較,想自己親身檢證再確認的人可以自己點進去看。六個鏈結我幫忙建好了。懶得點進去看的也可以看看我的總結就好,省時間。--Fauzty留言2017年12月31日 (日) 19:34 (UTC)[回复]
總結:三個頁面的字句都各有不同。讀過條目的話應該可以分辨出來。聲稱三個頁面相同的人,我是不知道他說相同這有什麼根據。單純就是誤報或搞錯或謊報。該位聲稱貼貼貼的人所剪貼到互助客棧的字句當中,有的根本只存在於一個頁面。從來沒有在其他頁面(包括頁面歷史中)出現過。根本是針對每個條目下去寫的東西,刪除狂人看也沒看就刪了。這對編寫的人很沒禮貌吧。沒有刪除不了的內容,只有閉眼亂刪和看完再刪。--Fauzty留言2017年12月31日 (日) 19:34 (UTC)[回复]
話又說回來,「立法委員適用《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而總統適用《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這種接近直白的直述句,到底哪個部分才是屬於原創研究,這才令人完全莫名其妙。一點半點原創研究也不是。話又說回來,指責這句是原創研究的傢伙自己才是原創研究吧。簡直……。都已經是訂成兩部法了,光看法律名稱就已經不證自明的東西也可以拿來說嘴。實在是誇張。--Fauzty留言2017年12月31日 (日) 19:50 (UTC)[回复]
條目討論頁講一講就好的東西,就要這樣一一拿來互助客棧講,令人難以置信。這種小到不能再小的小問題,你在條目討論頁就不能講了還是怎麼了嗎?--Fauzty留言2017年12月31日 (日) 20:01 (UTC)[回复]

It's gonna be awesome君把條目110改成消歧義

@It's gonna be awesome君把條目110改成消歧義,但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第一,「台灣、中國大陸的警察局專線」沒有對應的條目;第二,原本的條目110的「在其它领域」章節就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日本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报警电话,具有通用性和免费性。在挪威王国,110是火警和救援服务的电话。」敘述了。

不知各位覺得如何?應該移回去嗎?-游蛇脫殼/克勞 2018年1月1日 (一) 02:41 (UTC)[回复]

贊成移回去--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1日 (一) 03:03 (UTC)[回复]
我都可以喔。謝謝。新年快樂。--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1日 (一) 03:49 (UTC)[回复]
@Cwek君這樣改還是不對,因為110 (數學)有「科學上」與「在其它领域」段落,這不是數學內容。我的提議是110根本不該建立消歧義頁,並把110 (數學)移回去,再刪除110 (數學),不留重定向。-游蛇脫殼/克勞 2018年1月2日 (二) 07:34 (UTC)[回复]
理论上如此,只是那样的消歧义感觉不太好,只有一个消歧义链接项。——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8年1月2日 (二) 07:47 (UTC)[回复]

有用戶竄改「存檔至」模板誤導機器人存至草稿

有用戶竄改「存檔至」模板,誤導機器人存錯,誤存到草稿去。證據在此鏈結。請大家小心、留意。如果不幸遭遇此種移花接木時,敬請依自己的判讀來更正到適當存檔條目。--Fauzty留言2018年1月1日 (一) 10:55 (UTC)[回复]

偶像練習生的籍貫一欄

在此想問各位用中立的方針兩岸三地的選手國籍要放什么,因為會有用戶認為台灣是/不是國家。 angys 2018年1月1日 (一) 19:07 (UTC)[回复]

台湾不是国家,但中华民国的国籍是可以用的。——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8年1月2日 (二) 01:51 (UTC)[回复]

同样的{{亚洲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也有用户把香港自立group,在英文是没有的。 angys 2018年1月2日 (二) 09:05 (UTC)[回复]

看视为地区还是国家(政治实体),如果前者则可以分立,如果后者则应该合并。——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8年1月2日 (二) 09:31 (UTC)[回复]
可參考先前討論-KRF留言2018年1月2日 (二) 09:40 (UTC)[回复]

想请问各位中文维基应该建立一个像英文维基的地图工作室如这个 angys 2018年1月2日 (二) 06:21 (UTC)[回复]